<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缔造现代: 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span>超过五十位艺术巨匠汇聚一堂,百余件奥赛博物馆馆藏杰作悉数亮相上海浦东美术馆,向库尔贝、马奈、莫奈、高更、梵高、博纳尔等杰出艺术家致敬。</p><p class="ql-block"> 尤以文森特.梵高的《自画像》(1887年)令人惊叹!参观者需排队依次拍梵高《自画像》。</p><p class="ql-block"> 以及梵高画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作为了美术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缔造现代: 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宣传说明书上的背景画。</span></p><p class="ql-block"> 6月21日,一个雨天的周六,欣然来到浦东滨江大道,参观浦东美术馆,这座美术馆每当在浦西外滩观赏浦东陆家嘴夜景时,都会看到浦江对面浦东美术馆灯火通明,21日如愿参观,同时令人赞叹的是浦东美术馆的镜厅:</p><p class="ql-block"> 浦东美术馆的镜厅是建筑标志性空间,位于西侧2层和3层,由两面长55米、高度分别为12米和6米的镜面走廊组成,设计灵感源自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大玻璃》。 位置面向黄浦江和浦西外滩,可观赏江景与城市天际线。 </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大厅的宣传广告</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大厅《缔造现代: 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几幅代表性画作宣传牌。</p> <p class="ql-block"> 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1887年,布面油画,1947年雅克﹣拉罗什保留用益权的捐赠。</p><p class="ql-block"> 梵高的自画像可被视作他与精神分裂症持续抗争的证明。1886年1888年间,梵高寓居巴黎。在此之前,他似乎从未绘制过任何自画像,无论是素描还是油画。而在1890年5月中旬离开普罗旺斯地区圣雪米的精神病院之后,他也不再绘制自画像。这位年逾三十的荷兰画家在抵达巴黎并进入科尔蒙的画室后,决定以绘画作为表达自我主张的方式。其最早的几幅自画像便完成于该时期。1887年春,梵高开始采用点彩派的技法,描绘了自己身着翻领夹克、目光炯炯的样子。同年年底,他进一步简化画面,增强纯色对比,在面部周围营造出一种光晕效果。埃米尔贝尔纳将之称为“燃烧的脸”。前往阿尔勒之后,梵高仍延续了这种创作手法。</p> <p class="ql-block"> 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1887年。</p><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这幅画,你觉得梵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想要真正了解自己很难,但要画出真实的自我也同样不容易。”这段话出自梵高在1889年9月写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简短却深刻。通过自画像,梵高不仅仅是在展示他的外貌,还试图通过画面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他。</p><p class="ql-block"> 如果给自己设计一幅自画像,你最想让别人看到你的哪一面?</p><p class="ql-block"> 爱笑的你,勇敢的你,还是安静思考的你?</p> <p class="ql-block"> 参观者需排队依次拍摄凡高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 拍摄梵高画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的参观者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 文森特·梵高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1889年,布面油画,1959年依据与日本签订的和平条约修交。</p><p class="ql-block"> 1888年2月19日,梵高登上了开往阿尔勒的火车。他南下的原因众多:一方面,他与弟弟提奥都看好这个阳光充沛、充满异国情调之地所蕴含的艺术商机;另一方面,他也相信那里的环境对自己的健康大有裨益。对身处巴黎的梵高而言,南法如东方般耀眼,又更易抵达,也许还能吸引高更的到来。10月中旬,他给高更寄去一封信,随信附有一幅描绘自己卧室的草图,并详细描述了画作的色彩:除了被罩醒目的红色,画中其余的颜色柔和克制。正如梵高所说,这是一幅简单的画,试图“表达一种绝对的停息”,但加剧的透视效果却为画面注入了一丝不安的情绪。最终,他与高更的情谊也在阿尔勒以悲剧收场。</p><p class="ql-block"> “我画了我的卧室。色彩平铺,但笔触粗放,颜料厚涂: 墙壁用了淡丁香紫,地板为柔和、略显褪色的红,椅子和床则是铭我想表达一种绝对的休息……”(1888年梵高致高更)。</p> <p class="ql-block"> 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 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宣传说明书上的背景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span></p> <p class="ql-block"> 克劳德·莫奈 《路易﹣若阿基姆·戈迪贝尔先生的夫人》,1868年,布面油画,1951年通过一笔来自加拿大的匿名捐赠资金购得。</p> <p class="ql-block"> 爱德华.马奈 《埃米尔.左拉》,1868年,布面油画,1918年埃米尔.左拉的夫人保留用益权的捐赠。</p> <p class="ql-block"> 皮埃尔.博纳尔 《梳妆》,1914年,布面油画,1922年购得。</p> <p class="ql-block"> 阿尔弗雷德·史蒂文斯 《沐浴》,约1873年,布面油画,1926年莱昂.莱尔米特遗赠。</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总服务台后壁上电子屏宣传广告:《缔造现代: 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浦东美术馆位于浦东滨江大道,每当在浦西外滩观赏浦东陆家嘴夜景时,都会看到浦江对面浦东美术馆灯火通明。</p> <p class="ql-block"> 浦东美术馆的镜厅是建筑标志性空间,位于西侧2层和3层,由两面长55米、高度分别为12米和6米的镜面走廊组成,设计灵感源自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大玻璃》。 位置面向黄浦江和浦西外滩,可观赏江景与城市天际线。 </p> <p class="ql-block"> 镜厅面向黄浦江和浦西外滩端,浦西外滩历史建筑群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镜厅镜面反射的是浦西外滩历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留影背景是镜厅镜面(反射的浦西外滩历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2025蛇年大年初三由浦西外滩摄浦东陆家嘴,浦东美术馆灯火通明。</p> <p class="ql-block"> 浦东美术馆纪念商品部</p> <p class="ql-block"> 上海国际大都市,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浦东美术馆引进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缔造现代美术之交流互鉴,引领文化时尚。可嘉可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