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家港夏日絮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晨光初绽,如碎金般穿透云层,悄然叩响张家港的窗棂。这座依傍长江、浸润吴风越韵的城市,在蝉鸣初起的时节,正徐徐铺展一幅绚烂多姿、层次丰盈的夏日长卷,每一帧都镌刻着岁月的深情与土地的灵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地理风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浩浩汤汤,至此却放缓了脚步,以母亲般的温柔孕育出这片丰饶的土地。江水日夜奔涌,与陆地缠绵交织,勾勒出蜿蜒曲折的江岸线。站在双山岛上,极目远眺,浩浩江水东流入海,“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尽入眼底。江风拂面,带着湿润的水汽,裹挟着一丝咸涩,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岁月的沧桑变迁。双山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碧波之中,岛上河网纵横交错,绿树成荫,“江中有岛,岛中有江”的独特景致,宛如世外桃源,静谧而祥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沾染着江水的灵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与长江相依相伴的故事。潮起潮落间,双山岛的芦苇荡随风起伏,白居易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恰似这芦苇丛中若隐若现的渔家小屋,为长江画卷添上朦胧诗意。当暮色四合,江面上升腾起薄雾,恍若杜牧所写“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只不过夏日的张家港,更添了几分热烈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市之中,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古朴典雅的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勾勒出独特的城市天际线。暨阳湖生态公园宛如城市的绿肺,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婀娜的垂柳。漫步湖边,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油然而生。湖畔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充满了古典韵味。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为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凉。偶有白鹭掠过湖面,惊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也为这幅静谧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而在张家港的街巷间,不经意便能遇见粉墙黛瓦的古宅,其马头墙造型恰似“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凌云之势,无声诉说着江南建筑的精巧与坚韧。在步行街的转角处,还藏着一座始建于明代的过街楼,砖石上的雕花虽已被岁月磨去棱角,却依旧能让人想象当年“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盛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乡村,则是张家港最温柔的底色,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凤凰山下的村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静好。这里的乡村,保留着最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整个村庄便苏醒了。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诗意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诠释。村头的老树下,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他们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如今美好生活的赞叹,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凤凰山下的古村落,巷道狭窄悠长,正如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角处忽而遇见的古井,井沿上被岁月磨出的绳痕,见证着一代代村民的生活点滴。每到农历六月六,村里还会举行“晒红绿”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将衣物、书画搬至庭院晾晒,阳光下五彩斑斓的布帛随风飘动,恍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鲜活画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人文底蕴,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河阳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张家港人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那悠扬婉转的歌声,从远古的岁月中走来,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一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万万千”,山歌手们用最质朴的嗓音,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夏日的夜晚,月光如水,河阳山歌馆内,山歌悠扬,弦索叮咚,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古老而又美好的时代。歌声在馆内回荡,与窗外的虫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夏夜交响曲。追溯河阳山歌的渊源,其与《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民间吟唱一脉相承,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在张家港的书院中,至今还流传着清代学者钱大昕在此讲学的佳话,他倡导的“实事求是”治学精神,如同春雨般滋养着这片土地,使得张家港的文化氛围中始终氤氲着一股严谨与儒雅之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评弹艺术,也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吴侬软语,配上三弦琵琶,一曲《珍珠塔》,说尽人间悲欢离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表演者们用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坐在古色古香的书场里,品一杯香茗,听一段评弹,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那悠扬的曲调,那婉转的唱腔,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而在张家港的文人雅士间,还流传着明代唐寅“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洒脱,这种对艺术纯粹的追求,至今仍滋养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土壤。每年中秋,当地的文人墨客便会齐聚园博园,效仿古人举行诗词雅集,他们或对月饮酒,或即兴赋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在觥筹交错间传递,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城市特征,彰显着独特的魅力与蓬勃的生机。这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工业之城,沙钢集团的钢铁脊梁,撑起了城市发展的一片天;澳洋集团的柔软经纬,编织出美好生活的画卷。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展现出张家港强大的经济实力。然而,这座城市并没有因为工业的发展而失去生态之美,相反,它在发展中始终秉持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完美融合。城市中,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绿化带如同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在张家港随处可见。当夜幕降临,张家港的工业园区内,灯火通明,恰似辛弃疾笔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展现出科技与工业交织的璀璨夜景。在张家港的经济发展中,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比如在建设港口时,特意保留了部分原生态的滩涂湿地,为候鸟提供了栖息之地,真正实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乡村特点更是别具一格,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永联村,作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整齐划一的别墅群,宽敞整洁的道路,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的村民们,不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还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情怀。每到传统节日,村里便热闹非凡,舞龙舞狮、打年糕、包粽子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充满了浓浓的年味。村民们欢聚一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彼此分享着生活的喜悦。而常阴沙农场,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这里的农产品,绿色有机,品质优良。夏日里,农场的瓜果飘香,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宛如玛瑙一般,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可以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在永联村的民俗活动中,舞龙队伍矫健的身姿,正如《周易》中“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丰收时节,常阴沙农场还会举办“开镰节”,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唱着欢快的劳动号子,挥舞镰刀收割稻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与喜悦,在金黄的麦浪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田园赞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产品特色,琳琅满目,令人赞叹不已。凤凰水蜜桃,个大味甜,汁水丰富,有着“天上蟠桃,人间蜜桃”的美誉。每到盛夏时节,桃园里硕果累累,粉扑扑的水蜜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香气。轻轻咬上一口,香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让人回味无穷。高庄豆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细腻的口感闻名遐迩。“豆腐本是寻常物,制作精良味不同”,高庄豆腐质地细腻,入口即化,无论是烧、煮、煎、炸,都能做出美味佳肴。还有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张家港餐桌上的珍馐美味。这些特色产品,不仅是张家港的美食名片,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张家港人的记忆和情感。凤凰水蜜桃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古人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今这满树芳华化作甜蜜果实,延续着千年的味觉记忆。而张家港的酿酒技艺同样历史悠久,当地的米酒作坊至今还沿用着古法酿造,一坛坛米酒在陶缸中静静发酵,如同杜甫笔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将岁月的醇厚与生活的闲适酿入其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风土乡情,是张家港最温暖的记忆,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在塘桥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清晨,老街便热闹起来,早点摊上,飘出阵阵香气。一碗特色豆腐花,配上刚出炉的拖炉饼,便是张家港人最爱的早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浓浓的市井气息和邻里温情。老街坊们见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相互问候,仿佛一家人一般。塘桥老街的茶馆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正如郑板桥“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所描绘,用方言谈天说地,传承着张家港的方言文化。在老街的深处,还藏着一家百年面馆,老板每天清晨便开始熬制骨汤,那浓郁的香气飘散在街巷间,引得食客们纷至沓来,一碗阳春面,承载着无数张家港人的童年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新镇的夜市,是夜晚最热闹的地方。华灯初上,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海棠糕、梅花糕、糖画等传统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这里,你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着张家港的夜生活。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大人们则悠闲地聊天,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大新镇夜市的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恰似宋代杨万里笔下“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童趣场景。而夜市的尽头,还有民间艺人表演提线木偶戏,随着艺人灵巧的操作,木偶们活灵活现地演绎着古老的故事,“一寸木人呈百伎,一双手里握千机”,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张家港,更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傍晚时分,漫步在江堤上,看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令人陶醉。江面上,渔船点点,渔歌声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那悠扬的渔歌,带着渔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在江面上久久回荡。夜晚,暨阳湖公园的音乐喷泉在灯光的映衬下,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与星空遥相呼应。湖边的草地上,人们或席地而坐,享受着夏夜的清凉;或携手漫步,诉说着甜蜜的情话。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公园。暨阳湖的夏夜,月光洒在湖面,如同李白诗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空灵意境,让人流连忘返。每逢周末,湖边还会举办露天音乐会,悠扬的小提琴曲与轻柔的晚风相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为市民们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张家港的夏日里,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美好。香山景区,山峦叠翠,景色秀丽。山间的古寺,钟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沿着山间小径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香山的摩崖石刻,历经岁月侵蚀,仍保留着古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哲思,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而在山脚下的梅园,夏季虽不见梅花绽放,却有着满池的睡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之美,同样令人心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梁丰生态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绿树成荫,湖泊清澈,各种花卉争奇斗艳。夏日里,荷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骑行,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带着家人朋友一起野餐,度过愉快的时光。梁丰生态园的荷花池边,常有文人雅士效仿王羲之兰亭雅集,吟诗作对,传承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文化雅趣。在生态园的科普馆里,还会定期举办自然研学活动,孩子们在这里了解植物的生长奥秘,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乐趣。</p> <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夏日,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类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轮番上演,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年夏季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节,汇聚各地艺术家,正如王勃《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让张家港成为文化交融的璀璨舞台。而在社区的文化礼堂里,还经常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孩子们跟着老艺人学习剪纸、刺绣,传承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匠心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就像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既有现代的时尚与活力,又有古典的优雅与韵味。她用自己的怀抱,温暖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探寻她的美丽。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张家港用它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清凉与温暖。它的地理风貌、人文底蕴、城市特征、乡村特点、产品特色和风土乡情,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层次丰富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寻得一方清凉,收获一份安宁,带着满满的幸福与希望,度过这个美好的夏天。愿每一个清晨,都能在张家港的晨光中,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愿每一个夜晚,都能在张家港的星光下,享受宁静与祥和。让我们共同祝愿,这座美丽的城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愿我们都能健康、快乐、平安地度过每一个炎炎夏日,与张家港一起,续写更多美好的故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