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与含羞草

深秋柿子树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些照片上蜜蜂与含羞草的情形,是不是感觉还是很有诗情画意的呢?……</p> <p class="ql-block">  像赞美和谐相处共生的诗歌;像花鸟画家笔下一幅绘画:蜜蜂与含羞草的组合会不会被小说散文作家用来表现“微小生命的互动”或“自然界的细腻情感”?</p> <p class="ql-block">  蜜蜂轻触含羞草叶片的瞬间,象征温柔与警惕的并存。</p> <p class="ql-block">  含羞草的闭合可隐喻对过度索取(如过度采蜜)的拒绝。</p> <p class="ql-block">  甚至,还可能被赋予拟人化的角色故事——即,通过蜜蜂因好奇触碰含羞草而引发一场关于“勇气与害羞”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自然界这种有意思的事情是层出不穷的,但追根究底还是生命的适应性——无论是蜜蜂的勤劳还是含羞草的防御,都是生存策略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蜜蜂与含羞草比作我和您,那我是蜜蜂采蜜,您是含羞草会不会婉拒我有目的的“有情侵略”?</p>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蜜蜂与含羞草比作自然界的传粉和采蜜的互利互动,不知道有多少人接受这种合情合理的说法?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好像看到的那么有爱的直截了当?</p> <p class="ql-block">  再如果把蜜蜂与含羞草的行为比作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情愫的话,还会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种看似简单霸道却蕴含多少含蓄的无奈与矜持里的纠结不甘?</p> <p class="ql-block">  这一组合看似不相关,但若从自然、生态或象征意义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联系和富有韵律美的隐喻——真的是这样吗?</p> <p class="ql-block">  从生态关系上看:蜜蜂与含羞草的互利互动就是蜜蜂的传粉作用——它是重要的传粉使者。</p><p class="ql-block"> 但含羞草的花朵一般人并没有见过的是,它有点太小了且结构特殊,而且主要依赖风的媒介或者以自己的花来授粉。所以说,小蜜蜂看似不辞辛苦的劳动甚至像卓别林那种停不下来的习惯性机械操作,却对含羞草的传粉贡献应该是有限的。</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资源匮乏时,蜜蜂邂逅相遇含羞草就一定会一见钟情的恋上含羞草的花朵——采集花蕊精华酿蜜是第一需要;顺便附带传授粉那是捎带着就完成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但是,含羞草就像姑娘一样具有天生的防御机制。例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会闭合。这一特性会对大型食草性动物或者人类的触碰有一定的拒绝防御甚至威慑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但话说回来,它对蜜蜂这类小型昆虫的影响较小、震慑作用微弱。所以,它对霸道的“有情入侵者”的蜜蜂无力拒绝,让蜜蜂可以大胆安全地获得。</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世界上这样无力拒绝却又欲拒逢迎的情形现象竟然就成就了多少看起来都和谐美好的事。</p> <p class="ql-block">  蜜蜂与含羞草两者的生态互利互动合情合理,运动中的蜜蜂在欣赏享受含羞草花蕊的甜蜜的同时,也会在特定情况下辅助含羞草的繁殖——毕竟传宗接代乃是上古传承下来天经地义不可或缺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其次,从象征意义的对比上来看,也有物质与精神转换的示范效应。蜜蜂就是勤劳的化身;团队合作的典范;甜蜜的制造家或本身繁衍生息的牺牲(工蜂)的奉献者。而含羞草的特性本能就是敏感、羞涩、自我保护或对环境有特殊的敏锐反应也让精神升华而脱离物质上赤裸裸的索取。</p> <p class="ql-block">  含羞草的脆弱与坚韧是显见的。含羞草看似脆弱的一碰即闭合,就是通过这种快速反应来保护自己表达羞涩矜持的同时,也表示出了拒绝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蜜蜂并不强大而看似很微小,但它的个人能动能力却是强大的。更重要的是它坚韧不拔的持之以恒,并且能通过集体力量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和实现自己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在强大的个人能动力量作用下和集体力量功能作用下,蜜蜂与含羞草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  蜜蜂是采集资源的代表能去主动适应完成自己的意愿;含羞草则代表被动防御——它们之间的不同或者互利互动的共同体现着天下生物的多样性和本能需要调适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想起来真的是好事多磨啊!</p> <p class="ql-block">  蜜蜂与含羞草的这种袒露与隐喻现象也折射着人的复杂意愿和丰富的人文情怀——高贵时尚与卑微弱势并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明显;客观本性衍生演绎多愁善感……</p> <p class="ql-block">  例如,有这样的一段涵着深情蜜意的话语:“山不见我,我去见山……山重而不语,水深更无音,原来情也是山川……我就是尘埃而最微弱,何以有风来……走过所望的山,看过流动的云,感悟这无声无息中,蕴涵无尽的美好,可这些美好却不在我的世界里,就像他乡再美,也只能是他乡,而不能属于我……”</p> <p class="ql-block">  由于角度不同经历不同,感悟这段话意同样不同。既可以隐喻为一个女人对钟情之男人的表示;也可以隐喻成一个男人对喜爱之女人的流露。男人像蜜蜂;女人像含羞草。蜜蜂对喜爱的含羞草尽心竭力却因为喜爱的含羞草迎来送往逢迎这样那样的“有情霸道的入侵者”会同样表现付出和对自己一样的本性而心有芥蒂无法忍受的忍痛割爱;含羞草对钟情的蜜蜂不能从一而终却又不能拒绝霸道者的激情洋溢,相比较下来只能自叹弗如自己的无奈——感觉有一种得好卖乖的矫情。</p> <p class="ql-block">  人有真实的一面,流露真情实感;人有虚伪的一面,掩盖虚情假意;人要想适者生存,就得八面玲珑;人的经历以往,就是酝酿陶醉自己的酒——要想清醒地活着理智地存在几乎是画饼充饥梦想成真。尤其是驾驭不了回忆的这匹红鬃烈马,就会让它天马行空肆无忌惮而让自己狼狈摔落自伤或者自毁……</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不言而喻,回应这段话语应该也是一种决绝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您说山不见我我去见山……山重而不语水深更无音。我明白,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是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的自然表达;是理解归期遥远的情绪缭绕;更是异域边陲荒漠迷城的困境缘由。或许,还有讽刺挖苦无奈无能懦弱的绝情。当我站在高山便知我低微;当我处于低微才知我与高山的差距——高山仰止。</p><p class="ql-block"> 蜜蜂依旧忙碌;含羞草仍然欲拒还迎。情未了,空蹉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