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北京东四环官庄公园的一对白胸苦恶鸟,成了京城生态故事的又一例证。白胸苦恶鸟不停的在荷塘里飞来飞去,真是太美了,全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苦恶。其实,《诗经》中象征着美好爱情故事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就是白胸苦恶鸟。这样有着美好爱情象征的鸟,怎么会起这么一个悲苦、凶恶的名字呢?让人初听该名很难联想到甜美的爱情故事。白胸苦恶鸟名字的由来可追溯至宋朝,该时期著名诗人苏轼就曾在《五禽言》中写到:“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诲孝妇死作三年干,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该诗描绘的是一苦媳妇以姑虐死的故事,而相传该鸟就是被折磨而死的苦媳妇所化,而其叫声似“gu e”与“姑恶”谐音而得名。有关白胸苦恶鸟的描述历来从未间断过,虽然其声不妙、貌不扬,但全然不影响文人墨客对它青睐。如与诗人苏轼同时期的作家于石、南宋诗人陆游、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等都对白胸苦恶鸟有或多或少描述。随着时期、背景、环境、人物的差异,白胸苦恶鸟也在随时间变迁而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白胸苦恶鸟是鸟纲鹤形目秧鸡科动物。苦恶鸟体型中等,头无额甲,附跖颜色为鲜明的红色或浅黄色、细长,其长度较中趾连爪为短;翼宽圆而短,初级飞羽第3枚最长;体色以素色、暗色、石板灰色、赤褐色或黑色为主,体腹面无横斑。苦恶鸟由于其声音十分凄凉,故得此名。苦恶鸟分布于中缅甸、印度和南洋,中国福州以南地区均有分布,栖息于低原地区如沼泽、洼地、池塘、沟渠、溪流等岸边草丛、冲积平原、水稻田;以及较干旱的草丛、高粱田、甘蔗田。苦恶鸟性极胆怯,见人即飞腿钻入草丛中,一般在晨昏或夜晚活动,有时在夏天会从炎热的南方飞到长江一带去避暑。苦恶鸟主要以田螺、虾、小鱼鳅等为食。苦恶鸟繁殖期为春夏期间,产卵6-8枚。苦恶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低危(LC)。</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