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纪念堂位于济南市趵突泉公园景区里面的东北角,是为纪念1928年日军制造的济南惨案而建,包含历史陈列、烈士铜像及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纪念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北门</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景区内,周围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是缅怀过去、启迪未来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建馆经过</p><p class="ql-block">纪念堂的建筑布局与历史背景,是游览公园区里的必去之地。铜像回归后,有关方面下决心要建一座“济南惨案纪念堂”。在济南市博物馆、经二纬四原交涉署遗址与趵突泉公园三处候选地之间,最终选定了趵突泉作为园址。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考虑到这里每年200多万的游客流量,社会教育受众面大;二是这里也是原来五三街的所在地,历史脉络上可以相顺相承。</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扩建记</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日,蔡公时烈士铜像回归安置暨济南惨案纪念堂奠基仪式在趵突泉举行。</p><p class="ql-block">2006年12月,济南惨案纪念堂主体建设基本完工,堂内布展工作正式启动。</p><p class="ql-block">2007年1月11日,济南惨案纪念堂布展方案确定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军设计的布展方案。按照总体设计,新建的济南惨案纪念堂将与五三碑、五三亭等建筑共同组成怀念济南惨案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2007年4月28日,济南惨案纪念堂布展开放。</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游览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後事师表牌坊</p> <p class="ql-block">走进牌坊,迎面就可以看到中心建筑——“济南惨案纪念堂”。这座亭阁式仿古建筑分上下两层,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一楼正中的匾额上有“济南惨案纪念堂”七个大字,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女士题写的,她的父亲何思源在惨案发生时任山东教育厅厅长,在他的提议下,当时省内各县几乎所有的公学都建立了关于惨案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楼有蔡公时的铜像、济南惨案相关的文字论述。二楼则展示了一系列民族觉醒的铜版画。纪念堂外面,有雕刻着《济南惨案歌》的巨石,东侧还悬挂了“勿忘国耻”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蔡公时烈士铜像回归泉城</p><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3日,侵华日军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时任国民政府山东交涉署交涉员的蔡公时赴任不到一天,就壮烈殉国。消息传至南洋,华人社团义愤填膺。</p> <p class="ql-block">1930年,以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南洋各界同胞,捐款铸造了蔡公时烈士全身铜像。铜像高2.18米,宽1.10米,总重250公斤。因当时国内抗战,就立在新加坡纪念孙中山的别墅晚晴园里。</p> <p class="ql-block">迈进纪念堂,最抢眼的就是蔡公时先生全身铜像。背景是“日军炮击后之济南”图,上面镶嵌着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有关济南惨案的话。两侧陈列了大量史料,分“风雨如磐”、“古城喋血”、“同仇敌忾”等几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了以强兵为富国之本,走上了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道路。从1874年日本进攻中国领上台湾为开端,一步步走上了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称霸世界的途程。1928年5月,日本军国政府借口"护侨"出兵山东,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济南惨案。</p> <p class="ql-block">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济南惨案,是他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之一,是对中国抵抗能力和抵抗决心的一次武力侦察。在兵燹炮火中,6123人罹难,1701人伤残蔡公时等17名中国外交人员惨遭虐杀。济南惨案是济南历史上的血泪烙印,也是中国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记录。</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图片史料展打开尘封的史册,展现历史的悲怆与民族的苦难,使观众走进历史,思索昨天:使历史走近观众,启迪未来。</p> <p class="ql-block">中央矗立蔡公时全身铜像,背景为“日军炮击后之济南”图,两侧陈列“风雨如磐”“古城喋血”等史料板块。</p> <p class="ql-block"> 风雨如磐 第一部分 【壹】 </p><p class="ql-block"> 一八四零年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列强虎视眈眈,神州惨遭瓜分。特别是近邻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井确立了以武力向朝鮮和中国进行侵略和奴役的大陆政策日军攻击旅顺港(绘画)﹣独自搜监新闻(年找中华民族的青说)…</p> <p class="ql-block"> 同仇敌忾 第三部分【参】 </p><p class="ql-block"> 趵突呜咽、历山垂泪,明湖泣血。五三是中华民族史上抹不去的血痕,五三是济南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济南惨案震惊中外-海内外同胞群情激憤,同仇敌忾一息尚存,響雪国耻!各地反日愛国运动如火如茶。</p> <p class="ql-block"> "五三惨案"期间美国传教士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的自供状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 李仙洲有关济南惨案的部分文章</p> <p class="ql-block"> 国府文官处译印.日本田中内阁侵略满蒙积极政策复制件</p><p class="ql-block"> 一原件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二八年五月日军在奉天(沈阳)的军事部署</p> <p class="ql-block"> 1927年,日本爆发全国性金融危机,此时,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出现南京,武汉、北京3个政权对峙的局面。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东方会议,最终确立了武装侵略中国的政策。</p> <p class="ql-block"> 5月8日晨,福田接到东京命令:济南的日军可以自行采取行动,日本侵略军彻底放开手脚。在济南城外肆无忌惮地展开了血腥屠杀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反抗,遭到沉重打击的日军恼羞成怒,丧心病狂地在顺城街,西城墙根等街焚烧民房,顺城街一片火海,居民几无幸存,日军撤离济南后,济南民众将之改名为"五三"街。</p> <p class="ql-block"> 济南惨案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 日本在济南发行的"忠魂碑"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二楼展厅门口匾额“五三堂”是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展厅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齐鲁风云”、“济南沦陷”、“奋起抗击”、“民众觉醒”等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 日俄战争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外,在红花绿叶的掩映下,两块巨石上刻着《济南惨案歌》、《国耻歌》的五线谱词曲。</p> <p class="ql-block"> 濟南惨案歌</p><p class="ql-block"> 载于一九二八年版《济南惨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 因 作歌</span></p><p class="ql-block"> 吴伯超 作曲</p><p class="ql-block"> 济南惨案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东侧悬挂了一口2.4米高的铸铁大钟,正面写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背面则是济南市人民政府撰写的铭文,共280字。</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纪念钟铭并序</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二八年五月,日本军国政府借口护侨,进兵济南,历下喋血,泉城涂炭。三日,时任山东交涉专员之蔡公公时蹈死斡旋,竟遭凌虐杀害。十一日,全城失陷。旬日间济南军民被杀者凡六千一百二十三人,伤一千七百七十人,资损数千万。暴行讯传,举世惊愤。南洋华侨陈公嘉庚募款铸造蔡公时烈士铜像一躯,以旌风节;公元二零零六年,蔡公铜像得归其殉难之地。爰徇士民敬仰之情,特建纪念堂于趵突泉畔,安放蔡公铜像以供拜瞻;并铸此钟,以警吾民,勿忘国耻。乃铭曰:</p><p class="ql-block">近代以降,列强猖狂。中华民族,屡罹祸殃。</p><p class="ql-block">倭虏野心,尤其嚣张。割我台湾,侵我海疆。</p><p class="ql-block">杀我人民,掠我宝藏。济南惨案,震惊八方。</p><p class="ql-block">所赖同胞,坚持抵抗。同仇敌忾,御侮兴邦。</p><p class="ql-block">无数英烈,勇为国殇。逝者已矣,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宫声喤喤,前事勿忘。华夏泱泱,万世其昌。</p><p class="ql-block">公元2007年5月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谨铸</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纪念馆铜像雕塑的返回过程</p><p class="ql-block">2003年,泉城人突然再次听到了蔡公远在大洋彼岸的“声音”,旋即奔走相告,人们都表露了同样的心声:热血英豪该“回家”了。</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异国他乡终于回声:该让英雄“回家”了。</p><p class="ql-block">2006年4月10日,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中国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蔡公时烈士铜像移交式”。</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晚,蔡公正式“启程”。</p><p class="ql-block">4月12日6:00,铜像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4月18日10:30,蔡公铜像从北京运到济南。</p><p class="ql-block">18:20,英雄蔡公回到泉城。</p><p class="ql-block">19:22,蔡公终于“踏”上了泉城的土地,站在了风景如画的趵突泉畔!</p> <p class="ql-block">年度公祭仪式。</p><p class="ql-block">每年5月3日举行防空警报试鸣、献花仪式及钟声纪念活动,各界代表参与公祭,强化民族记忆。</p> <p class="ql-block">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历史实物、档案及研学活动,警示后人铭记国耻,凝聚奋进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