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座被岁月磨砺得包浆发亮的古镇,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场景,也没有人潮涌动的喧嚣,那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情,也不缺丰厚文化的底蕴,古镇一衣带水,古朴典雅,生活气息浓厚。这就是绍兴的安昌古镇,一座历史悠久有“味”也有景的烟火古镇。</p><p class="ql-block">午后的天空不作美,我们冒着蒙蒙细雨走进了安昌古镇。</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走上清风第一廊(桥),尽头是古戏台和城隍殿,相对而立,相辅相成。每逢重大节假日或庙宇菩萨忌日之际,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古戏台都会举行传统曲艺表演,城隍殿人们献上一炷香,为家人祈福平安。而老街入口写着“安昌”两个大字的马头墙,成了游客打卡留念之处。</p> <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站在水阁桥上以绝佳的视角欣赏河中及两岸的风光,1700米的老街沿河铺展,河之北是繁华的街市,河之南则是宁静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美得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走进石板铺就的老街,见到最多的就是各种酱货,家家户户摊位前都挂满了各种腊味和酱制品,到处透着醇厚浓烈的独特腊味和酱香味。沿街走拍,你不会觉得这里过于商业化,因为店铺里的商品,不是千篇一律的全国同款,而是地地道道的当地特产。</p> <p class="ql-block">安昌以制作传统腊味(如腊肠、酱鸭、酱鱼)和酱货闻名。那一串串黝红的腊肠,那一只只诱人的酱鸭,透着红彤彤,闻着甜丝丝,看着肉油油,几乎成了这里唯我独“秀”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腊味与酱货,是舌尖上的江南记忆,悬挂的腊味食品是安昌古镇的一大风景。各种肉类和水产品都可以成为安昌人手中的美食。"酱“这个词成为了安昌的标识,可谓用到极致而深入骨髓,几乎能将所有食材都纳入酱的馥郁之中,留下醇香美味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除了迷人的景致,古镇还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可谓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许多美味小吃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匠心的制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驻足品尝。</p> <p class="ql-block">雲烟朦胧中,古镇三里长的依河古街、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粉墙黛瓦的民居,碧绿清彻的河水在静静的流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着历史的气息,每一片青色的瓦当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恰似我对你绵长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水是安昌古镇的灵魂,那些纵横交错的水道与形态各异的古桥,就像一条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来。古镇有17座形态各异的古桥,与岸上古建、长廊相互映衬,构成“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巷道两旁,坐落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小店、休闲茶厅,你可以寻一处临河的茶室坐下,要一杯香茗,凝望着外面烟雨蒙蒙,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茶香萦绕在鼻尖,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最有名气的要数仁昌酱园,它创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是历史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它遵循传统酿造工艺,经多道精细工序,酿造出风味独特的酱油、米醋等产品。走进酱园,酱缸罗列,酱香四溢。这里承载着绍兴的饮食文化记忆,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曾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拍着,不知不觉下起了大雨,淅淅沥沥的雨点,它浸润了每一块青石板和每一片黛瓦,沁出了墨色,把烟雨江南水乡描绘的淋漓尽致……游客纷纷停住脚步,在老街长廊中避雨拍照……</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古镇为你勾勒岀水墨江南的诗意画卷。它满足你对水乡的所有幻想——被雨水润得发亮的石板,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摇橹船划开涟漪,油纸伞点缀巷陌,小桥、流水、人家,此刻,便是最江南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除了民居、商铺,还有一些历史老建筑,如穗康钱庄、师爷馆、石雕馆、中国银行旧址、民俗风情馆等。由于雨下的大,不方便走动,我们也就没去参观。导游小妹告诉说,这些景点需要收费的,也没啥看点。雨稍小后,我们惜别了安昌古镇。烟雨之中的江南水乡还是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与声名远扬的西塘、乌镇相比,安昌古镇虽略显低调小众,却有着独特的静谧之美。少了游人如织的喧闹,多了份悠然自得的沉静,无处不散发着历史的韵味,静静等待着有缘人的探寻。</p> <p class="ql-block"> 手机旅拍于2025•6•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