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提高部队人员身体素貭,1974年我专门到西安,通过三号车操纵员陈书君的父亲,釆购一批计划内体育器材,有跳箱、鞍马、杠铃、手榴弹等。 为了提高雷达跟踪目标的实际能力,1975年我从青海气象局购进了直径1米左右的氢气球及制氢钢瓶和原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自制12个面的铝箔反射体由气球带上天空,所反射信号不亚于一架中型飞机。为了提高操纵员对电子器件及整流、放大、谐振、限幅等电路的感性认识,1976年我购买一部分无线电器材,制做了多块电子电路示教板,受到好评。1974年5月,24营赴山丹靶场导弹打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第一次做军列计划,了解到车皮“换长”概念。以30吨货车长11米为标准单位,车皮长度除11为该车皮换长。如平板车长13米,除11为1.18,第二位小数点4舍5入,换长1.2。当时青海铁路坡陡路弯,要求整列“换长”不超40,约32节。军列中除打靶必要设备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安排人员乘坐一节臥铺车厢和5节闷罐车厢。部队从哈尓盖装车开拔,经兰州向河西走廊上的明珠——山丹而去。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5月的青海高原到处光秃秃,灰蒙蒙。进入湟源,渐行渐绿。进入河口,满眼绿色生机,到处春意盎然,令人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我不愿躺在卧铺上睡觉,而来到尾车后栏杆处,看两边山势、树木向后疾驰而去,享受天地日月的壮美,心中说不出的愜意。此次打靶邀请青海、甘肃领导同志观看。与1969年那次的靶不相同。上次是飞机拖带靶机,可以从扬声器里飞行员喉头送话器发出沙哑的声音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出他的恐慌。这次用的是直径6米氢气球携带12面铝制反射体靶。打靶时可以看到,发射架上的导弹随制导天线同步转动,发射后尾部喷出火舌,3秒钟后约2.1公里,一级火箭脱落,导弹一沉再昂首前飞,说明它已在雷达波束中接受制导。距汽球靶60米,导弹前端战斗部爆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弹片扇形飞出,杀伤目标。检回靶标可以看到,有4、5个核桃大的弹洞,而黄豆大的洞密密麻麻。有人玩笑说此靶焊一焊还能再用。其实这些孔洞对一架飞机来说,已经是致命的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并结束文革后,导弹营数量增至近百个,导弹师团营序列基本完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再独立作战,也无须职务高配。因此结合全军裁军整顿,导弹部队番号和建制也进行了调整,第二高射炮兵系统统一改为空军地空导弹师团营序列。此前1958-1965年我国有5个苏制萨姆导弹营,1964年后成立独4师,辖1、2、3营。1965年我国自己研制的红旗二号地空导弹兵器投入生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奇营、列车</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制作/列车</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