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证券博物馆位于上海黄浦路15号。是2018年1月经中央编办批准、由中国证监会在上海设立,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榕基在此主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敲响了“中国证券交易第一锣”,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发育和成长。博物馆集优秀历史建筑和现代证券交易场所于一身,门口的“浦江饭店”依旧高悬, 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因其风彩依旧的曲线地板、拱形彩色玻璃窗和罗马柱构成了优美典雅的展览环境,可以说是魔都最美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栋老楼灰白墙砖与红色瓦顶下,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地,也记录着晚清巨贾、民国名流、改革先锋的足迹。如今的中国证券博物馆——一栋建筑,半部中国金融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浦江饭店,1949年前是曾经名震中外的礼查饭店,由英国商人礼查RICHADS创建于1846年,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式饭店,也是中国最早接受当时国际现代化事物的场所: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西方半有声露天电影在这里首次亮相,中国交谊舞会发祥于此。在20世纪20年代前,被誉为虹口最雄伟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9年,礼查饭店更名为浦江饭店。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里挂牌,经营至1997年迁往浦东陆家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幢新古典主义建筑与外白渡桥、上海大厦呈“品”字形,当年一起曾是上海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中国证券博物馆以“三个为主、三个兼及、三个功能”界定业务范围与功能。一是“三个为主、三个兼及”:展藏品以股票、期货、债券、基金、期权等市场相关藏品为主,兼及银行、保险等行业相关藏品;时间以改革开放以来证券期货业发展的当代藏品为主,兼及古代、近代证券金融历史溯源;空间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为主,兼及全球金融证券历史文化成果。二是“三个功能”:作为国家级证券博物馆,重点培育证券文物收藏展示中心、金融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金融证券知识教育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曾经的岁月中,礼查饭店声名遐迩,是上海滩中西闻人、名媛淑女、工商巨贾们的经停之地,譬如有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1879年入住)、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1920年入住)、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入住)、喜剧大师卓别林(1931年和1936年两次入住)。埃德加·斯诺夫妇1931年就和美国著名报人密勒及鲍威尔一起在礼查饭店下禤,并称礼查饭店为:“最富有历史意义的旅馆” 。</p><p class="ql-block"> 礼查饭店由新瑞和洋行设计,最能体现设计者思想的,莫过于孔雀厅。这也就是上海证券所曾经的交易大厅。</p> <p class="ql-block"> 孔雀厅有“上海第一舞厅”之誉,见证了无数名流在这里的交集。如1897年,上海署理道台蔡钧在礼查饭店孔雀厅举办大型交谊舞会,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所以被认为是中国交谊舞会的发祥地。还有1934年,女作家张爱玲的父亲和其后母在孔雀厅举行的婚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 孔雀厅内由12根保存完好的大理石罗马壁柱,支撑弧形内弯顶的半透明彩色玻璃天棚,如果正午时分来到这里又恰逢晴天丽日,太阳光从玻璃天顶穿越而来,将玻璃上的花纹一同捎带到地面。这样,地板上便会出现朦胧、幽雅的蓝绿色影子,犹如孔雀开屏般地绚丽动人,令大厅内充满戏剧般的光影。</p><p class="ql-block"> 孔雀厅中的地板,都由宽仅一厘米的长条形木材拼接而成,许多地方还呈曲线状,工艺难度极高。在孔雀厅中央,木地板拼出了一个恢弘的星形图案,围绕这个星形,木地板一圈圈次第向四周扩展。地面上的壮观景象,对应着开埠后上海的万千气象,让人遐想无穷。</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1月10日至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会后,邓小平11月14日会见参会的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用一句“现在世界股市大跌,不过我的股票还在上涨”展现改革魄力。范尔霖向邓赠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邓回赠的是一张中国公司的股票。大厅醒目位置复制了这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礼查厅,是一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厅,曲线优美的大提琴形状条木镶嵌地板、拱形彩色玻璃窗和罗马柱构成了优美典雅的展览环境。它是上海最早举办交谊舞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三楼是“周恩来在上海红色足迹专题展”。</p><p class="ql-block"> 311室是周总理曾经的居室。展览通过场景还原真实讲述1927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与礼查饭店之间的秘密往事,展览突出馆舍建筑的红色基因,将百年建筑与名人故事作为本馆专题展览的延伸。周恩来的这段上海岁月,后来被拍进电影《建国大业》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窗外就是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由德国建筑师汉斯·埃米尔设计,周瑞记营造厂承建,1914年奠基,1916年10月竣工。假四层砖木石混合结构,带阁楼,折衷主义风格,占地面积875㎡,建筑面积3264㎡。白墙红瓦,色彩明快。平面呈长方形,可三面凭栏观赏黄浦江和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是外滩地区现存唯一仍在原址使用的外国领事馆建筑。</p>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孟莎式屋顶颇为醒目,东西两个不同造型的敞廊,不对称的展开,别具风味。</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门,对面就是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如果不来参观证券博物馆,许多人都不会知晓的。只是和M国领事馆相比,真的是清静了许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