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到暑假,我就有一颗驿动的心。很多次的冲动,无非败给了患得患失的性格和时间,还有夏天的烈日。我需要一声嘹亮的号角,把我从鼹鼠般的生活中唤醒,并赋予我无穷的精神和力量。无疑,学期末,同事的山西游提议就是那一声嘹亮的号角。又是个一拍即合!</p><p class="ql-block"> 6月30号散学典礼一结束,六人就直奔上海,晚上六点,乘坐Z196列车从上海出发开往太原,开启了山西七天之旅。我们一路前行,欣赏了夕阳下南方山水的灵秀婉约,一夜醒来,又饱览了清晨北方大地山川的雄浑,自然风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上午踏入山西博物院,仿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这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琳琅满目。从远古时期的质朴遗存,到明清时代的精美器物,各类文物依次陈列。“鸟尊” 尤为引人注目,它作为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别致新颖,生动展现了当时炉火纯青的铸造工艺。众多精美的佛像雕塑,承载着不同朝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移步前行,不住惊叹山西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事指着地图说,当年我们的家乡还未成陆,还在黄海里。我们不时被文物颜值、历史厚重感“击中”心动,可背后故事、工艺、文化深意又像蒙层纱。瞅着精美玉器,想不通咋在没现代工具时雕琢出来。不懂,是逛博物馆的独特体验,但这倒也奇妙——它像颗种子,让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总想去博物院看看,多靠近一点点,去触摸历史冰山的一角。可惜“看过即惊叹,转身便无知”。</p> <p class="ql-block"> 下午前往晋祠,这座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的皇家祭祀园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此类建筑,也是三晋历史文脉的集大成者。我们跟着导游从晋祠公园进入,因为天热,无心欣赏公园景色,只为早点到达晋祠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后,沿中轴线参观,依次经过水镜台、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等核心景点,都是走马观花。导游重点介绍了晋祠三宝三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献殿堪比现在的空调间,鱼沼飞梁造型类似现代立交桥,圣母殿木雕盘龙栩栩如生。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范例,也只有亲眼看了,才由衷佩服古人的智慧。 三绝:即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周柏已有3000多年历史,依旧郁郁葱葱,倾斜而生延生出了动人故事。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终年潺潺流淌,水质清冽透亮。侍女像形态万千,圣母像庄严肃穆,她是晋祠的核心所在。当听说接过难老泉的水就会好运连连时,我们就挨来接水,还不忘摸摸佛头,喝着凉凉的泉水,感觉喝的不是水,是能让福气“满格加载”的快乐源泉。</p> <p class="ql-block"> 经司机推荐,晋祠出来,我们就去了天龙山。 他说天龙山的盘山公路,简直是藏在太行山脉里的“网红打卡机”。</p><p class="ql-block"> 由于太热,半路上看到路边的水果店,我们就停下来买了个西瓜,这吃相: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弯着的,此时来一口,便是真正“三伏天吃凉西瓜”,一口下去,不知产生多少多巴胺。吃完,抹抹粘粘的嘴又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公路像条银灰色的绸带,在浓绿的山坳里绕来绕去,快到山顶时,公路变得开朗,我们选了一处人少的地方停下,下车开始拍照拍视频,每个人都开始活跃起来,无惧热浪和疲惫。原来最好的打卡不是定格风景,是把自己扔进途中,让风带着笑声,在每一处留下回音。</p> <p class="ql-block"> 在天龙山打完卡,大家都有些累了,一致决定回柳巷弄点吃吃。到了柳巷,看到许许多多的店面都是卖醋卖酒的,好奇,踏进了一家,店主是个小伙,很热情,让我们品尝三度、六度、八度的醋,呵,又酸又辣又咸又涩,五味杂陈,抿一口,五官都皱成一团。每人买了五瓶八度的,快递回家,也算带回特产了哈。本来想逛逛柳巷,吃吃小吃,无奈两腿酸沉,就驱车回住处那吃饭了。问司机山西特色美食是什么?他说除了面食就是面食。哦,怪不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西被称为“碳水之乡”。晚饭,我们就以各种面食为主,</span>刀削面、打卤面……,还知<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了“原汤化原食”,“</span>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的说法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旅行就在快乐和疲惫中结束,明天去雁门关怀古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