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童年调色盘——海工商附属学校2025年美术兴趣班的时光手记

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夏日的风掠过教室窗台,画架上的颜料还留着最后一节课的余温。这学期的美术兴趣班从春走到夏,同学们小手握画笔,把课堂变成了彩色的童话剧场。没有繁复的课程介绍,只想带你看看那些伏在画纸上的专注侧脸、沾着颜料的指尖,还有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悄然生长的创造力微光。</span></p> <p class="ql-block">一、初识非遗:拨浪鼓上的脸谱奇遇</p><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的阳光特别暖,当我把素白的拨浪鼓发到孩子们手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惊叹。“脸谱上的花纹藏着好多故事呢!”孩子们歪着头听我讲非遗脸谱的色彩奥秘,转眼就拿起画笔,在鼓面上勾勒自己的“小英雄”。有的用浓墨勾出威风的剑眉,有的给脸谱涂上彩虹色的脸颊,还有的偷偷在鼓身画了有趣的图案——拨浪鼓摇起来时,不只是咚咚的响声,更是颜料与童心碰撞的叮咚声。照片里,他们趴在桌上一笔一画的样子,像极了守护宝藏的小匠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风筝教室里的云端想象:笔尖上的春日画布</p><p class="ql-block">在风筝节到来前的课堂上,空白的风筝布铺成了孩子们的“天空”。“把你们想送给春天的画,画在风筝上吧!”话音刚落,彩虹、牵着气球的小人就在布面上蹦了出来。画完后,他们举着风筝在教室前排成队,像展开一面面会讲故事的旗帜——有的风筝角垂着孩子们自己绘的彩绳,有的在尾巴处贴了亮片,阳光透过布料时,连空气都染上了他们笔下的缤纷。我举着手机录像时,镜头里晃过他们仰起的笑脸,“老师快看!我的风筝会发光!”</p> <p class="ql-block">三、日常里的绘画小剧场</p><p class="ql-block">更多时候,课堂是安静的“创作结界”:低年级的孩子趴在桌上,用画笔把纸涂得满满当当,嘴里念叨着“这是可以飞上太空的房子”;高年级的同学握着画笔,对着漫画人物皱着眉琢磨比例、细节,偶尔抬头和同桌分享画技的“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课堂中还穿插着特别的“大画挑战”——同学们尝试用四开大小的画纸创作,比课桌还大的画纸铺展开时,连低年级的小朋友也透着股认真劲儿。连续几节课里,他们伏在画纸前勾勒、涂色,平日里好动的孩子也能握着画笔静下来:有人反复打磨线条的弧度,有人琢磨色彩的叠涂层次,颜料从指尖蹭到袖口也浑然不觉。这些需要耐心沉淀的大画创作,让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慢慢打磨着构图能力,画完后退后打量作品的模样,像极了初出茅庐的小画家。</p> <p class="ql-block">尾声:甜筒里的结课印记</p><p class="ql-block">学期末的课堂尾声,每个孩子手中都多了一支冰淇淋。撕开包装的沙沙声与小声的欢笑声交织,有的孩子举着甜筒轻轻晃了晃,有的小心翼翼地咬下第一口。奶油沾在嘴角的瞬间,画桌上未干的颜料与甜筒的奶香味融在一起——这是本学期绘画时光的小小句点,没有繁复的仪式,一支冰凉的甜筒,就映出了孩子们眼里对色彩课堂的眷恋。他们把卷好的画作抱在怀里,颜料蹭在袖口的痕迹与冰淇淋的甜,成了这个学期最生动的成长注脚。</p> <p class="ql-block">绘画是静下来的魔法——让喧嚣的课间化作专注的笔触;是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空白的画纸成为童话的剧场;是无声的表达——让说不出的小心思都藏进色彩的褶皱里。</p><p class="ql-block">而我们的故事还未写完。待秋叶落满操场时,愿孩子们能带着更鲜活的目光回到这里,让笔尖再次在画纸上跳跃,续写属于下一个学期的色彩篇章。那时,我们的课堂依然有笑声、有颜料(或许还带着新的橡皮屑),最重要的是——有彼此对绘画不变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