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武部通报一起拒服兵役的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某,男,大专学历,姑苏区虎丘街道人,在姑苏区2024年下半年征兵中,自愿报名应征入伍,被依法确定为应征公民。经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双合格后,姑苏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于2024年9月1日批准其入伍。但当事人入伍后以各种理由多次提出离队申请,拒绝依法服兵役,后经部队、兵役机关及家庭三方反复教育无效,于2024年11月被所在部队作除名处理,在全区适龄青年和部队造成了较坏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七条以及第五十八条第二款、《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第四十四条及《解决入伍新兵拒服兵役问题暂行办法》(军动〔2018〕238号)第三条、《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的规定,经研究决定,对宋某作出如下处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处以姑苏区2024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两倍罚款,共计人民币74692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联合惩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不得招录、聘用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两年内不准出境或者升学复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取消家属的军属待遇,收缴全部优待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为严肃法纪、警示他人,其拒服兵役的行为及惩处结果将向社会通报,当事人居民户口簿本人“兵役状况”一栏将被标注“拒服兵役”永久字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如此“任性”的 成年人?他们的“任性”会对亲人后代造成什么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查了网络,AI回答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拒服兵役会对下一代产生实质性影响,主要体现为子女参军、考公等政审环节的连带效应,这种影响源于我国征兵政审制度和信用惩戒机制的多维约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下一代的核心影响维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参军资格的直接限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规定》,子女报考军校或参军时,父母拒服兵役记录可能导致政审不通过。例如2024年云南明确规定此类情形直接淘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军队政审将家庭成员的严重失信行为视为“政治思想不合格”指标,形成事实上的参军门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考公考编的隐性门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务员、教师等岗位政审要求直系亲属无严重违法失信记录,2025年黑龙江案例显示拒服兵役者子女因此被取消报考资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事业单位招聘时亦可能将此类记录视为品德参考,降低录用优先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社会信用体系的长尾效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户籍标注"拒服兵役"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影响家族成员获取银行贷款、商业合作等社会资源。23</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地区出现教育机构因"直系亲属失信"限制子女入学的情况,如2025年广西案例中拒服兵役者表弟被重点高中拒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法律逻辑与执行现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律层面:《兵役法》虽未直接规定三代连带责任,但通过《征兵工作条例》第23条将"家庭成员重大失信行为"列为政审要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执行层面:全国19个省份已出台地方性规章,将拒服兵役记录与子女教育、就业权益挂钩,形成事实性跨代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07.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