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子青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自私的基因理论中有个问题,使人十分困惑不安,那就是基因与其生命载体—生命体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基因严格地控制着其载体,另一方面载体又进化成如此完美无缺、复杂精美的生命体,难道仅仅是传递一下基因,要这么复杂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化呢?为什么海洋不能如原始状态一般,自由漂浮着独立的复制因子呢?为什么古老的复制基因要聚集在一起形成生命体呢?为什么基因要将自己是否能传承下去的决定权交给其载体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更好地解释,我们就将这些为什么分成5个部分来讲。</p> <p class="ql-block"> 1、 什么是基因的延伸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基因可以决定其载体的结构、大小、功能、生命。但载体一旦形成以后,那些由载体自行完成的工作,被称为基因的延伸表现,如人类造了一座桥、填平了一条河、修了一条路等,都可看作是基因的延伸表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的来讲,是基因控制着载体,但载体又反过来选择着基因,淘汰掉一些不好的基因,而将好的基因发扬光大起来。如跑得快的基因有助于优化捕食者的身体结构,提高捕食者的奔跑速度,使其具有较快的奔跑速度而存活下来,繁衍后代,更多地传递自身基因。这对基因与生命体载体都有利,这是载体对基因的反作用。</p> <p class="ql-block"> 2、为什么基因要组成细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什么基因要组成细胞?为什么原始复制分子放弃在原始汤中自由自在的骑士生活,而选择在巨大的部落里举步维艰地生存?为什么他们选择了合作?这就需要我们用合作的进化来解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原因在于竞争的激烈性,和合作的可行性,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好,机会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原始汤中,一个基因能否传承下去,机会是随机的。事实上,掷硬币看起来是随机的,但实际上有好多因素叠加影响着这一过程,如风速、力度、方向、等等。只是太多、太细,人们一时计算不过来,但自己计算不过来,不等于别人也计算不过来。只要到一定程度,就肯定能计算,如利用人工智能,只是时间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众多基因聚焦在一起形成生命体,大家各自分工,各管一项,分工越来越细,生命体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生存能力也越来越长。得益的不仅是基因,还有将基因聚合到一起的生命体。生命体就是基因的表现型,生命体的特征、强弱是基因的外显表达,直接关系到基因本身的生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相互合作的基因一定比单打独斗的基因更易存活下来,这完全是由自由选择所决定的。DNA分子制造蛋白酶,后者以酶的作用方式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一个单独的化学反应不足以合成有用的最终产品,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而一系列酶需多个基因合成,这几个基因就必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组合体,以生产最终有用的化学产品,这就是基因的最初联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同理,这种基因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延伸到细胞之间,细胞们走到一起,分工合作,形成多细胞生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总的说来,就是提高基因传递下去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细胞结合的好处并不止于体型上的优势。这些细胞的结合可以发挥其专有的特长,有专长的细胞在群体里为其他细胞服务,同时又从其他有特长的细胞提供的服务中获益。细胞都是克隆分化产生,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生命体的整套基因,但每一个细胞又都分化成具有不同特长的专业细胞,提供专业的服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管”,就是这个道理。如肌肉细胞、视觉细胞、神经细胞、消化细胞、生殖细胞等等,这些细胞相互合作,发挥出更有效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我们不要忘记,其实这些都是由一个细胞分化而来,在他们的体内,保留着整个机体完整的基因密码。</p> <p class="ql-block"> 3、基因之间的关系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基因组合体中,基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个基因能否表达,不仅仅是出于这个基因的意愿,而且还决定于其他基因的作用。如决定性成熟的基因,一开始是不能表达的,只能安静地呆在一边,只有到一定年龄以后,在其他基因产物的作用下,才能表达,促进性成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一个基因是如何诱导另一个基因表达的。只是推测,一个基因的表达一定是有一个控制系统的,等于一个开关一样,而打开这一开关的物质,很可能是其他基因的表达产物。我们假设这一产物为A,这种产物A达到一定的浓度,就打开了下一个基因的开关,导致下一个基因B的表达。而下一个基因的表达产物B,又是打开下下个基因C开关的工具。同时基因产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又可反过来关闭基因表达的开关。这就是基因的顺序表达、激活、关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同时,反过来,基因间也存在着相互抑制,关闭的作用。基因之间的合作有着严格的选择,不同物种之间,基因是不相容的,不能匹配合作的。</p> <p class="ql-block"> 4、为什么生物体参与“瓶颈”般的生命循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个生命体,无论多么复杂,又多庞大,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也不管这个生命体有多复杂,有多少专长细胞,多么聪明,多么伟大,所有这些细胞艰苦工作的终点汇成一个最终的目标----再次制造单细胞:精子或卵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象不仅起始于一个单细胞,而且其最终目的也是一个单细胞,在受精卵中只能拥有亲代50%的基因。这就是瓶颈,生命循环的瓶颈、生命为什么需要这个瓶颈呢?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如果没有这个瓶颈,生命又会是怎么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 假设在生命的原始海洋里生活着二种藻类,我们姑且称它为散藻与瓶藻。散藻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枝叶不时脱落离去,这种脱落可发生在散藻的任何部位。这些脱落的枝叶可以像正常植物一样重新生长,只是生长的部位并不与原来的生物连接而已。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散藻这种生长方式,并不能算是繁殖,只是简单的再生长而已。</p><p class="ql-block"> 而瓶藻则不同,其脱落的枝叶并不能再生长,它要繁殖靠的是释放单细胞孢子,这些孢子是其父母植物细胞的克隆,但却是单细胞的。在这里瓶藻将生长与繁殖划清了界线。子代与亲代不再雷同,子代不再是简单地复制亲代,而是有了自己的特点,在这里,出现了生命的进化。</p><p class="ql-block"> 散藻只有复制,而萍藻则有进化。</p> <p class="ql-block"> 这种瓶颈式的繁殖有3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每一个新生命都从单细胞开始,他们的NDA中有祖先的遗传基因,但没有祖先的器官。每一个器官都是依照基因循序依靠自己生长出来的。成为一个完完全全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规律重复的生命循环,固定时长的生长期,当细胞分裂时,每一个新细胞都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上,是如此的精确而有规律。这个定型的成长循环提供了一个时刻表或日历,定点、定时激发胚胎发育事件。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被打开及关闭,基因这种精确的行为规范是胚胎得以进化形成复杂组织与器官的先决条件,鹰的眼睛、鱼的尾巴、燕子的翅膀这些精确复杂的奇观都是在这一精确指导下发生,也决定了生命的发生、发育、生长、成熟及终结。</p> <p class="ql-block"> 3)、一个生命体内的全部细胞都来自同一个细胞,这些细胞之间的亲缘关系远比另一个生命体强,这使这些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如同一家人一样,具有先天的合作意愿,并本能地排斥其他生命体的组织与细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更主要是:基因并不完全信任载体,最害怕的是对载体失去控制。所以这里再次显示了基因对载体的控制力,不管载体多么强大有力,多么聪明能干,多么具有创造力,具有多少延伸表现,到这里全部清零,重新进行,回归基因。而基因,千古不变。</p> <p class="ql-block"> 5、基因与载体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基因隐藏于蛋白质中,包裹于细胞膜中,发挥着内在的作用,并不为外界所见,只在需要时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我们见到的多是其表现型。在其载体上形成“表现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看其载体的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进入群体选择的竞争中,依照“自私的基因”理论,载体一旦形成,其本质也是自私的,在竞争中需考虑到其携带的基因利益外,还更需考虑到其本身的利益,比如:它自身的寿命。有时会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即超过了其本体主基因的利益。</p> <p class="ql-block"> 基因为了生存下去,自身的利益必须放在首位,载体不过是实行自身利益的一个手段。为了控制载体,在载体身上形成各种表现型,如蓝眼睛与卷发,以示标志。但载体形成以后,基因的后半生就拜托给载体了。基因与载体在生存下去这一目标下,是完全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基因牢牢控制着载体,决定载体的种类、大小、生命周期的长短。在基因看来载体生命周期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载体的繁殖,因基因是通过载体的繁殖传递下去的。但载体显然并不认可基因的想法,而是希望尽力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些载体为了能使自己活下去,或活的更好,甚至拒绝生育,以对抗基因的控制。这就违抗了基因的利益,在这里,基因能否传递下去,就取决于载体的决定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古代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其实这是基因的想法,而并不是其载体,人类的思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基因的思想,去寻找自我,载体的自我,载体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作用着基因,改变着基因,基因的命运会反过来被载体控制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人类终将结束基因的暴政而开辟人类的新纪元。(吴小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