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2弯”通常指的是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大河镇七二社区所辖范围的七十二道拐,是210国道在桐梓境内的一段。具体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七十二道拐地处大娄山脉的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较高处海拔1400多米,较低处海拔约800米,全长约12千米。因其有连续72个大小弯道的盘山公路而得名,有“神州第一弯”之称,是国道210线在贵州境内最险峻的一段,也号称贵州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33年8月,川黔公路建成,原公路行车极其艰难。1935年秋,民国贵州省政府将原路改从凉风垭盘桓至新场,(这里是遵义到重庆西的绿皮火车的一个站)形成了七十二道拐。当时为砂石路面,又陡又狭窄,老乡说,只有现在路的2/3。行车时风砂滚滚,车祸寻常。</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遵义市公路部门对其扩宽减坡并铺设了沥青。2005年崇遵高速公路通车后,车辆多从凉风垭隧道通过,七十二道拐不再是交通要道,但因其险峻特色,吸引了不少喜欢体验惊险刺激的驾驶员前往。如今也是不少跑友光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这里是全民抗战的实物见证,2015年公布为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希望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每个弯都有醒目标识牌,并写有各种警语。9弯有七里九弯瀑布,23弯有向日葵花海,72弯有观景平台。此外,沿线还有众多民宿农家乐,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从14弯跑到72弯观景台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弯上行到第14弯的轨迹。是穿着拖鞋走上去的,2公里多点。</p> <p class="ql-block">在72弯观景台的原创。</p> <p class="ql-block">现在把72弯的标示牌一一展示。</p><p class="ql-block">上午拍得有点哈,紧紧抓住标示牌拍,下午就聪明起来。手机横着,画面宽了一倍,路面信息函盖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唯一没有竖牌的地方——45弯。你有办法吗?</p> <p class="ql-block">从14弯上来实际没有14公里。查高德导航显示是3公里多。于是十点半闷声出发,以为回来还能赶到12点的农家乐午饭。</p><p class="ql-block">结果,快到顶时,一查里程,已跑了5公里多。只好忍饥爱累继续绕弯。客家人祖先,迁徙路成千上万,哪是今日72弯能比的?</p><p class="ql-block">7公里登顶,饱懒饿新鲜,下山7公里一溜烟就坐到农家乐饭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