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记忆之电视广告

秋池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年代记忆之</b><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电视广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文/秋池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曾经成长的岁月里,曾经熟悉的老院子内的石头沿坎上,一台十四吋的黑白电视机前面,高高矮矮的木板凳上坐满了老老少少,大家都专注且安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黑白抖动的屏幕上,广告总是很频繁出现。一位身挎电吉他的小伙儿,在强烈的节奏下弹唱“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一个妖魔的男声配着动画的虫,正肆无忌惮的扭动“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 随之出现动画瓶型杀虫剂,发出嘹亮的童声高唱“正义的来福临,正义的来福临”将害虫杀光光;厚重的男中音伴随一溜摇头吹动的落地扇,有力地道出“长城电扇,电扇长城”......太多、太多这样的广告歌语画面,诞生在电视机还属于奢侈品的那些年代,也是中国几代人共同的年代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这样直白平庸、毫无艺术创意的电视广告,却因着电视机的物以稀为贵,文广传媒鹦鹉学舌的起步、百姓大众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依然可以让当时的观众群体感受到一种新鲜、新奇而产生一份光影带来的兴奋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时至今日,同样可以让我们记忆犹新,甚至是我们留存于心底对往昔的温暖感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这样的广告制作真的是太过粗糙,更谈不上创意而能冠予广告艺术了。而今的观众早已反感广告,尤其是在电视节目进行中,广告任意地插播。加之广告的粗制滥造,甚至低俗、虚假,的确带给了广告这门艺术本身很多负面。其实,一部构思精巧、制作精良、创意意境深远的广告,除了起到广而告之的宣传效应,同时也是一定能够带给观众在视觉上、听觉上以及心灵上优美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时间早已来到互联网时代了,纵观国内的广告制作水准虽在与时俱进,但广告创意却是依然滞后。每天,当我们打开电视,已经从当初有限的几个频道到现在可以浏览几十上百个频道,从央视的十几套节目到各省地市的卫星频道。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在众多包括名人、明星、帅哥、靓女的广告中有多少能给我们留下深刻映像的?有多少能堪称为广告艺术的?又有多少能让我们在许多日子后,还能久久回味的经典?这或许是广告业界的遗憾,也是我们众多广告传媒的悲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不过,有些过去已久的电视广告依然在我们的记忆里留存,这些广告无疑是具有良好的创意性和艺术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我们一定还记得那个戴着瓜皮帽可爱的小男孩儿,妈妈慈爱地为他擦去嘴边残留芝麻糊的画面;一定对那句充满温情的画外音:“一股浓香,一缕温暖。饿了,有南方黑芝麻糊。”而留下温暖的感知。我们也一定记得那个如同电影感的画面里,周润发穿过青石小巷去看京戏,情不自禁地突然站起来鼓掌的场景;也一定被“百年润发”广告的那句画外音“如果人生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缘分就是早有安排。”所打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有一部“可口可乐”的广告作品,带给我了那一年除足球之外的又一个惊喜。广告里一个肥胖的黑人在众人地簇拥下,拿起一瓶“可口可乐”畅饮,忽地嘎然而止,随即伴着一连串带节奏的哼唱“嘟嘟嘟嘟嘟......”全身舞蹈般抖动,然后是开怀的大笑;紧接着是足球场上进球了,高潮中的观众也是齐声哼唱“嘟嘟嘟嘟嘟.......”那统一的舞蹈般抖动。而后是三个黑人青年来到饮品店,伸出三根手指购买三瓶可乐,也是一起哼唱“嘟嘟嘟嘟嘟嘟......”抖动同样的欢快。就连那栖息在枝头的小鸟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感染,随节奏抖动掉尽它所有的羽毛。整部广告简洁而欢快,非常契合足球带给全世界这一场欢乐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可口可乐”这部广告艺术片赋予了人们对世界杯赛的期待、赋予了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存。“可口可乐”把饮品本身清凉爽透感受的广告创意,貌似是放置在一个助兴的配角位置,却又巧妙地融入南非世界杯这一无比快乐的世界。这就是“可口可乐”通过广告所传递出的信息,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随意、亲切。那只小鸟羽毛落尽的创意可谓神来之笔,是整部作品最优秀的一个创意亮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这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看过的一部关于“佐丹奴”牛仔裤的电视广告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电视画面是美国西部小镇的一个农场,或许是丰收了或许是什么节日庆祝的一个场景。总之,在小木屋外广袤的草地上,姑娘、小伙、黑人、白人,老老少少都弹奏着吉他、拉起了手风琴,快乐地歌唱、快乐地手拉手舞蹈。此时,一个不施粉黛、长发披肩的东方少女,携一把东方传统的民乐二胡;身着一件白衬衣,随意扎进合体的牛仔裤内;她恬静而端庄地坐在木栏上,只一声二胡悠扬的长调拉起,便让草地上所有欢快的声音瞬间消失。只有二胡那特立独行的韵味儿,飘荡在异乡西部空旷明媚的天空之下,欢乐的人们都驻足安静地观望、聆听这美妙的民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随后,人们纷纷争相把少女拉入他们欢乐地群体中,二胡便融入在了有吉他、手风琴和欢乐的歌舞中。直到这时候,画外音才有了一句浑厚的男中音响起:“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佐丹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佐丹奴!”这段很具人文化的广告语,所彰显的格局与胸怀,至今都让我感念至深!当是我曾经观看电视广告的岁月里,那段记忆深处中的经典广告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秋池2025.7.1夜随笔于小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