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善以动 动惟厥时: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

太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这句出自《尚书·说命中》的古语,如同一座穿越千年的智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深刻地揭示了“谋定而后动,把握时机”的现实智慧,无论是在个人的成长发展中,还是在组织的战略决策、国家的治理方略里,都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尊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邃的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是傅说接受王命总理百官时,向王进言的核心内容,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哲理。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不能盲目行动,而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冷静分析,全面思考行动的可行性和后果,做到“虑善”;同时,又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果敢,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果断出手,把握“厥时”,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赢得先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理念在个人事业发展中,是走向成功的箴言。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往往能让我们少走弯路,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则可能成为事业腾飞的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组织的战略决策层面,“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同样至关重要。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需要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自身实力等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这便是“虑善”的过程。而选择何时将产品推向市场,何时进行战略转型,则考验着组织对时机的把握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一原则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到深思熟虑、审慎决策。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把握改革发展的最佳时机。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是“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的伟大实践。在当时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果断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抓住了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5年5月4日,习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引用“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强调施政要考虑好才行动,行动要抓住时机,这一用典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两岸关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两岸人民的福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议题。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对于正确处理两岸关系都需要从长从全局出发。一方面,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深入思考如何解决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积极探索增进政治互信的方法和途径,这是“虑善”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敏锐地捕捉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信号和有利时机,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此为“动惟厥时”。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的智慧显得尤为珍贵。无论是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还是组织在应对市场竞争时,亦或是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处理国际关系中,都应该将这一理念铭记于心,付诸实践。它不仅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和把握机遇的黄金法则,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继续引领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实现个人的成长、组织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