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之美

周好好

<p class="ql-block">‌残荷指的是荷花凋谢后的形态‌,这一形态既呈现了衰败的自然景象,但它承载着深刻的哲理与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残荷是荷花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当荷花经历盛放期后,花瓣逐渐凋落,茎叶也开始枯黄。虽然失去了盛放期的艳丽,但残荷在水面上形成的错落有致的线条美,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韵味。这种枯而不倒的姿态,是植物生命力的顽强体现,如同冬季的松柏,即便在衰败中仍保持直立,形成了具有视觉张力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逆境中的抗争精神‌:残荷的茎秆即便干枯仍挺立水中,这种姿态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逆境抗争的精神。这正如《爱莲说》中所描述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即便在生命的末期,荷花依然保持着它的高洁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生命循环的规律‌:从荷花初露尖尖角到残荷凋零,这一过程完整演绎了生命盛衰交替的自然法则。残荷的存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与循环不息。</p> <p class="ql-block">‌对时间本质的思考‌:残荷的形态也触发了人们对时间本质的思考。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正是借残荷之景,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喟叹。</p> <p class="ql-block">残荷的生命力象征</p><p class="ql-block">尽管失去花朵的艳丽,残荷仍以坚韧姿态展现生命力。其茎叶在寒霜中保持挺立,体现"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品格,常被赋予"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象征。 ‌</p> <p class="ql-block">残荷常被赋予坚韧不屈的象征意义,即使其他荷花凋谢后仍能独立开放,体现生命力的顽强。我正是看重了它坚韧不屈的特征,欣赏它生命要完结之时,仍然向人们展示它的美,我用相机记录下荷花要凋谢之时的美,分享与你,希望你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