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用祭祀为生命加油

孙泽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祝由:用祭祀为生命加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圣心塾琐言(20250618)</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孙泽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甲</b>: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汪卫东教授发的一个帖子,他想把中医心理学的疗法分为三类,即传统情志疗法、中医身心疗法和创新的中医心理技术。他对您的归根疗法应该归到哪一类没有想好。您好像没有回应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乙</b>:对中医心理学的疗法进行分类很不容易。如果不是对这些疗法了如指掌,不能把握各种疗法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就很难作出准确的分类。另外,这个贴子是汪教授与陈默老师的交流,我不便插话。</p><p class="ql-block"><b>甲</b>:我知道您是中医高等学院中最早成立气功教研室的学者,也是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编委之一,可不可以把您的疗法归入气功类呢?</p><p class="ql-block"><b>乙</b>:在中医经典著作中没有“气功”这个词,它是现代人提出来的,用来定义某些能够具有疗愈功效的古代修炼技术。但是气功这个概念很快就被泛化了,把“头顶开砖”、“单掌劈石”、“枪刺咽喉”等杂技以及武侠小说里的轻功、拳法等搏击技术统统收纳进来,使得气功这个概念没有准确内涵和外延,正因为如此,气功就成为被人们误解最深的学问。所以,气功不宜作为中医心理学疗法的一个类别。</p><p class="ql-block"><b>甲</b>:中医有没有经典的心理疗法呢?</p><p class="ql-block"><b>乙</b>:当然有。古代中医有三类疗法算得上经典的心理疗法:布气,导引和祝由。</p><p class="ql-block"><b>甲</b>:怎样界定一种疗法是心理疗法呢?</p><p class="ql-block"><b>乙</b>:可以用排除法。总体说来,医学疗法一共有四类,即物理疗法,化学疗法,生物疗法和心理疗法。布气、导引和祝由这三类疗法不是物理疗法、不是化学疗法、也不是生物疗法,只能是心理疗法。</p><p class="ql-block"><b>甲</b>:据说古代中医的“布气”是一种通过将自身修炼得来的“气”发放到他人身上,从而取得疗愈作用的特殊功法。 这一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道教和中医的文献里面都有所记载。</p><p class="ql-block"><b>乙</b>:是的。《云笈七签 布气诀》中还提到,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于五个方位(东、南、中、西、北),布气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相应的方位吸取相应之气。 </p><p class="ql-block"><b>甲</b>:布气疗法是不是气功的外气疗法?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怎样理解其中的原理?</p><p class="ql-block"><b>乙</b>:中医的三类经典心理疗法我都用过,都有一定的体验。单就布气而言,你把它和外气疗法联系起来不无道理,其实疗效并非来自五方气或外气,那不过是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暗示相关项,其本质都是催眠(Hypnosis)。催眠属于行为心理学疗法,具有简便易行、即施即效的特点,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心理疗法。近些年来中医心理学涌现出来很多新疗法,其中有些尽管从样貌上看多种多样,但认真考察之后就会发现,支撑该疗法的底层逻辑依旧是催眠。</p><p class="ql-block"><b>甲</b>: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份《导引图》,图中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着衣或裸背,展示了不同的运动姿势,体现了我国古代“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养生理念,是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疗法的早期实践。</p><p class="ql-block"><b>乙</b>:导引并不是简单的体育疗法。导引中的肢体运动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时配合呼吸和积极想象,用来实现阴阳和合、经脉通畅、气血充实、精神两旺。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等等,都是很好的导引疗法。</p><p class="ql-block"><b>甲</b>:您对祝由疗法怎么看?</p><p class="ql-block"><b>乙</b>:在这三类中医经典心理疗法之中,祝由是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b>甲</b>:是因为祝由是最早的心理疗法吗?</p><p class="ql-block"><b>乙</b>: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祝由疗法出现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平均算起来相当于公元前2600年,是这个世界最早的心理疗法。</p><p class="ql-block"><b>甲</b>:我浏览过很多研究祝由的书,一般都认为祝由的“祝”是“祝说”,而“由”是“病由”。所以祝由疗法是通过祝说病由来实现疗愈作用。看来“祝说病由”可以看作是心理疗愈的基本法则。弗洛伊德的谈话疗法、荣格的沙盘疗法、以及近来的叙事疗法等都与“祝说病由”有关。</p><p class="ql-block"><b>乙</b>:祝说病由只是祝由的在外形式,而不是祝由的内在精义。</p><p class="ql-block"><b>甲</b>:祝由的内在精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乙</b>:祝由是用祭祀为生命加油。</p><p class="ql-block"><b>甲</b>:恕我直言,这个说法闻所未闻。您有什么根据吗?</p><p class="ql-block"><b>乙</b>: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商代后期出现了甲骨文,商周时期出现了金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篆,秦代出现了小篆,秦汉时期出现了隶书,汉代出现了草书,魏晋时期出现了楷书和行书,宋代出现了印刷体字(宋体)。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有些字的含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祝由最为接近的文字是甲骨文,祝由二字的含义应当在甲骨文中体现的更为准确。</p><p class="ql-block"><b>甲</b>:甲骨文中的祝字是这样的。这代表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b>乙</b>:在甲骨文中,这个字的左半部分代表祭台和上面摆放的物品;右半部分代表一个人面对祭台施行跪礼。显然,这是在进行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b>甲</b>:由字在甲骨文中是这样的。这又代表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b>乙</b>:在甲骨文中,这个字代表一盏油灯,上半部分是火焰,下半部分是灯碗和油。这是中国古人第一次用油灯来比喻生命。一盏油灯点着了,有了光,意味着生命的开始;灯油耗尽时,光就没有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也许这就是成语“油干灯尽”的来源。</p><p class="ql-block"><b>甲</b>:有道理。佛教在《杂阿含经》里面也曾用油灯比喻生命。</p><p class="ql-block"><b>乙</b>:是的,灯喻在佛教中经常使用。三世佛中,过去佛是燃灯佛,现在佛是如来佛,未来佛是弥勒佛。不仅如此,佛教修炼大法涅槃也是取喻于油灯。涅槃在古印度语中的含义是把油灯吹熄,意思是用光时把油灯点着,不用光时把油灯吹熄,叫做“灯焰涅槃”。</p><p class="ql-block"><b>甲</b>:祝和由这两个字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p><p class="ql-block"><b>乙</b>:祝由两个字,祝是行为,由是目的。简单说来,就是通过祭祀为生命加油。</p><p class="ql-block"><b>甲</b>:祭祀怎么就能为生命加油呢?</p><p class="ql-block"><b>乙</b>:中国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有本源的,就像树有根一样。这个本源叫做天,叫做神,也叫做道。人若与天(神,道)失联就会丧失生命力。祝由就是中国古人维护人天关系的重要举措。</p><p class="ql-block"><b>甲</b>:祭祀如何在维护人天关系中起作用?</p><p class="ql-block"><b>乙</b>:祭祀有四项心理要素,一是忏悔,二是感恩,三是敬畏,四是皈依。忏悔洁净自我,感恩化生仁爱,敬畏清除傲慢,皈依与天合一。这四项情感是归根激情的核心。有这样坚定的情感在,就不会与天失联。</p><p class="ql-block"><b>甲</b>:这么说,祝由是维护人天关系的首创之举了?</p><p class="ql-block"><b>乙</b>:可以这样说。在祝由之后,又过了一千多年,维护人天关系的任务就转交给宗教。吠陀经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圣经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佛经出现于公元前500年,由此看来,祝由维护人天关系早于宗教至少一千多年。当然,如果以后宗教承担不了这个任务,接班的就应该是心理学。</p><p class="ql-block"><b>甲</b>:说点儿具体的,祝由疗法普遍使用符咒,祝由书里面有很多符咒都是汉字的不同堆叠,您认为这些符咒对现代人是否还能发生效力?</p><p class="ql-block"><b>乙</b>:祝由疗法是心理疗法,心理疗法的核心要素是坚定的心理认同。有坚定的心理认同,什么符咒都能有效;没有坚定的心理认同,什么符咒都不好使。我有一个专题《中医心理咨询案例选》,其中一个是“祝由疗法一例”,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圣心塾里面可以看到,也许能够提供一点儿参考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