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学期末第一次开创性的采用了综合评价学生,也就是试卷分数占总分数的90%,社会调查和展示分数占总分数的10%,两者相加就是期末最终成绩。</p><p class="ql-block">社会调查属于地理实验的组成部分,是地理教学和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传统教学忽视考察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单纯依靠一张考卷进行最终的评定,这样的纯答卷考察难以全面考查学生,这次本着小组合作原则,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实地调研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知识,题目自拟。期望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引发深度思考,进而验证教材理论。</p><p class="ql-block">调查完毕同学们撰写了调查报告,同时以PPT的形式呈现,电子版上交到小管家,便于统计作业的上交情况。从作业上交情况看,有的学生认真调研,写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做出精美的PPT,例如高一1班的孟祥毅、雷凯文、余历芃、张羽彤小组,例如高一1班的李泓锋、杨景皓,高一1班的张天一小组,高一4班的陈果小组、王镱凝小组等同学,所以讲解和展示十分精彩。</p> <p class="ql-block">在课上我们组织小组汇报,其他同学以匿名方式打分进行考核,教师设计的打分条如下:</p> <p class="ql-block">从团队合作性、语言表现力和展现力、创新性以及科学性四方面进行考核,满分50分。</p> <p class="ql-block">这次考核历时两节课,课后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分数统计,虽然很辛苦,耗费时间较长,但可喜的是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认真倾听汇报,进行公正打分,能够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同学进行评价。对于促进全面发展、综合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双评价,评出小组优秀奖如下:</p> <p class="ql-block">反思与展望:这次综合评价的尝试,由于没有事先将小组成员进行统计和打印姓名,导致学生一边记小组姓名,一边打分,影响了课堂展示效率;第二方面教师设计的打分表格比较笼统,只是单纯的从四个大方面进行考察,没有详细的评分依据,导致学生间的打分差异比较大,特别是语言表现力和展现力占学生打分的2/5,分值偏大,更应该在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侧重科学性和创新性。</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继续坚持综合素质评价,但要细化,特别是做好事先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因为这次发现有的同学给别的小组打分四项全部打成0分。说明对这次的学生评价有的同学重视不够,甚至存在着误解,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路虽远,行则至,路虽难,行则变坦途,路在脚下,风光在险峰。无论综合评价这件事有多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不断的完善下去。使提升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方针得以真正落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