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康林将军,1916年11月27日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新陂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放牛,读了两年书,跟木匠当了两年学徒。</p><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康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分在第一军团二师六团四连当战士、通信员。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转移时,红军先头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交火,全力突破敌人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康林所在班9个人负责放军事哨。经过激战,部队快速通过封锁线,但他们班却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全班牺牲3人,剩下的6人遇到坚持当地斗争、负责收容的游击队,将他们带到信丰油山。从此,康林开始艰苦卓绝的南方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负责人陆续来到油山后,康林在警卫班担任陈毅的警卫员,和宋生发一起负责陈毅警卫。面对敌人四处封锁,搜山“清剿”,他们只得住进深山老林,战斗频繁,常常吃了上顿缺下顿,饿着肚子在山上转。一天下午,在途中遇上敌人,双方开火后队伍被打散。陈毅和康林急中生智,躲进路边水沟下面芦苇蓬里,鞋子也掉了一只。敌人见到鞋子,在他俩躲藏的地方反复搜寻,直到天黑敌人走后,他们才从芦苇丛中爬上来,蹲到半山腰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敌人搜山“清剿”后,游击队按约定地点会合,没有伤亡一个,还打伤两个敌人。</p><p class="ql-block">全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康林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四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第一支队司令部参谋、教导大队大队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营长,第三旅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如皋警卫团参谋长,南通警卫团团长。康林率领部队进行了苏中反“扫荡”反“清乡”和反顽斗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康林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师一旅三团团长。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康林率第三团始终担任主攻团,在苏中三家鬼头街、李堡、分界、海安镇、丁埝、林梓等地,同国民党军队连续作战。鲁南战役中,康林率第三团配合友军,激战6天6夜打下枣庄,消灭整编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师残部和整编第五十一师。1947年1月底,任华中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参谋长,渡江先遣纵队第四支队参谋长。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2月,康林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率领第七十二师从安徽铜陵渡江后,长驱直下,乘胜前进,从杭州到南京,又北上到山东,参加解放青岛和长山群岛战斗。</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康林任志愿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师长、副军长。率部参加保卫上甘岭战斗,歼敌2万多人。接着担任上甘岭防御任务,坚守阵地5个多月,圆满完成防御任务。回国后,康林任第二十四军副军长,第二十八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二十八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1961年,康林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是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p><p class="ql-block">1995年7月9日,康林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