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慈云寺:千年古刹孕育《西游记》灵魂。

雪殇若汐

<p class="ql-block">文物里的巩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祖庭慈云寺</p> <p class="ql-block">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由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亲手创立,这标志着民间第一座寺院的诞生。其命名“慈云”,意在象征佛的慈心如云,广被世间。因此,慈云寺被誉为“释源”、“祖庭”以及“华夏作寺之始”。书中的 “二老”在此弘扬佛法,使得慈云寺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慈云寺不仅是中国佛教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寺内珍藏的碑刻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著名文学家吴承恩在慈云寺及周边的传说故事基础上,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书中描绘的许多地名,有三分之一都源自此地。</p> <p class="ql-block">隔山相望的吴窑相传是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地点,其灵感源于慈云寺的佛教故事及玄奘曾在此演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一直延续至今,它经受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贞观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 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 由于战乱和灾荒,曾一度荒废。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开始,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历代都有修葺。极盛时期殿堂栉比,金碧辉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纷至沓来。本其形胜之雄,兼之制度之美,即元公之庐山,达摩之少林,无喻此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