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美篇名: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美篇号:46891811</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八黄道吉日,上午九点,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张氏族谱八修研讨会在武汉市江夏区老屋张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张氏族谱编委会顾问有张海东、张为河,张为松、张为春、张为浒、张国雄、张征兵、张国清,张氏族谱编委会主编张为柏、联络队长张卫清和张国茂、特邀嘉宾张新明列席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会议由张氏族谱编委会顾问张为河主持。经过与会宗亲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决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不仅是一次修谱会议,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家族对话,是对血脉传承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家族未来的郑重承诺。</p> <p class="ql-block">会议首先由张氏族谱编委会顾问、这次会议的召集人张为河提出了今天要讨论的主要议题:按人数收费还是按丁收费的问题,女丁上谱的标准等原则问题。</p> <p class="ql-block">接着由编委会主编张为柏,向到会的顾问汇报了自2025年5月25日编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p><p class="ql-block">一、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张卫清、张国茂和张国江三个队长的不辞劳苦,续谱信息登记表全部收齐,老屋新屋照片全部收齐,竹林照片收集正在扫尾中,信息己于6月30日提交谱师录入。</p><p class="ql-block">二、旧谱的录入己完成,正在紧锣密鼓的编辑中。世系基本完成,一二房完整,四房已基本接上,三房有待提供信息,现在正在做谱头。应徐谱师要求,我借了《湖北通史》明清卷,《武汉通史》晚清卷;张谨宗亲在网上购买了《武昌县志》六卷电子版供谱师查阅,为三房四房的续接提供了官方的确定的蛛丝马迹。后续还需上祖坟山扫碑拍照提供信息。</p><p class="ql-block">三、由编委会副主编张国雄介绍了谱名征求意见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会议一致决定,一、谱名《张氏族谱》,印刷体。二、捐资收费原则不变,个别坚持按丁缴费的自便。三、姑娘上谱考虑到国家计划生育现状,与时俱进,只有姑娘的和未出嫁的姑娘上谱,已出嫁的自愿。四、以三房的宗亲为主,上山扫碑拍照,向谱师提供信息。</p><p class="ql-block">会议还讨论并安排了其他相关事宜。</p> <p class="ql-block">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我们是别人问贵姓,我们直接说姓张,不必谦虚免贵的姓氏。张为松宗亲、张国清宗亲、张国雄宗亲是整天把族谱、放大镜和铅笔放在桌子上有时间都研究谱书;张卫清宗亲、张国茂宗亲和张国江宗亲,有时雨天举着雨伞,有时下了班或周六周日打着电话发着WX走村串户收集信息照片,还有很多宗亲都在为第八次修谱出钱出力,出谋划策,义务付出,他们是我们张氏家族的好儿男!各位宗亲,你们的每一个笑脸相迎每一次积极配合都是对他们的最好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对续谱的巨大贡献。有这样的宗亲们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我们张氏儿孙有什么理由不齐心协力、尽心尽责,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争取把我们的族谱修得尽善尽美!</p> <p class="ql-block">江夏作为武汉的重要历史区域,自古便是文化重地。老屋张承载着我们家族的记忆,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这次聚会虽短暂,却意义深远,既梳理了族谱脉络,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我们带着问题而来,带着答案而归,更带着对家族未来的期待。八修族谱,不只是记录名字,更是记录一段段鲜活的人生,一段段值得被记住的家族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