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乡情)武功县小村镇薛村

踏雪闻香

<p class="ql-block">异乡的锦衣玉食让我们无所留恋,故乡的粗茶淡饭在梦乡里格外香甜……</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村镇乡情)武功县小村镇薛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个村庄,一直陪伴于我们身旁,几十年风雪雨霜,和我们紧紧相依,两两相望。这个小村庄,就是武功县小村镇薛村。</p><p class="ql-block">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经常路过薛村。从薛村走过铁道,然后到中线,路旁等坐班车回家。那时的薛村村舍简陋,土路曲曲长长。</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人在中线马路靠东边方向,盖了间小房子,给乘车人带来了方便。从此,我们可以坐在这里等车,存自行车,顺便买些零食带回家。中线南边高大的电线杆上,挂个大蓝牌子,上面清楚地刻着“五七零二”四个大字。熟悉的场景历历在目,可岁月不在,我们却已经渐渐老去。</p><p class="ql-block">位于小村铁路北,薛村南的石碑,每次经过都会看过去,清晰又远去。它是汉典属国苏武苗裔墓碑楼。这座碑楼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仲春树立的,至今保存完好。碑文的联语为:“家声已著中郎节,世泽还留学士风。”据说这座碑楼是为了纪念苏武的58~61后代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英雄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卧雪吞毡,仍然高风亮节,保持了崇高的精神意志,是一代又一代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小村街道最早的大坑摊位,就是薛村人最先经营的。那时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没有化肥除草剂,环保新鲜,天然健康。</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小村政府开始整治街道,填平了大坑,建起了菜市场大棚,村民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也给企业场站带来了方便。薛村面貌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有了收成,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村里道路铺上了水泥。交通也四通八达,有普小路,中线,客运站,招手停,绿巨人火车,那是拔腿就走,想去哪里去哪里。</p><p class="ql-block">近几年,游走薛村更上一层楼。田野的猕猴桃翠香,徐香口感很好,享誉各地。薛村的凉皮,口味筋道,更是人人称赞,名扬四海。还有大蒜,蒜苔等,在菜市场大受欢迎。</p><p class="ql-block">春天来到薛村的桃园,十里花开,摇曳生姿。村头的杏花,梨花,玉兰,油菜花,是一茬接一茬地盛开,香气扑鼻,叫人流连忘返。夏天的小麦,核桃。秋天的柿子,包谷。季节里金黄灿烂,红的似火,绿意盎然,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村里屋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天然气,暖气走进寻常百姓家,有熟人高兴的对我说:“我们村现在冬天有暖气,不用烧炕。夏天有空调,太阳能,可以随时洗澡,真是既干净又方便。农民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如意。就有一点遗憾,如果农民的生活费和补贴,国家再给提高个几百元,就更美更嘹了。”</p><p class="ql-block">对了,以前的薛村小学,每次路过都会传出,书声琅琅,歌声荡漾。前几年因为学生少关闭了。一部分学生,进了5702子弟小学,一部分学生,上了附近仁康小学。此刻的薛村小学,已经是老人福利院和村委会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011年,薛村和小村合并成一体。过去的薛村村委会,改成了薛小村村委会。我们的邻居薛小村,正在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道上,昂首阔步,不断向前迈进!!!</p> <p class="ql-block">原创作者:踏雪闻香。</p><p class="ql-block">编辑配图制作整理:踏雪闻香韩静 ,陕西武功某航空企业, 博客:xinjingrushui58@sina.com, qq: 448609945 。武功作协会员 ,杨凌作协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岁月深处》。创作发行歌曲作词,《和谐武功》,《梦回武功》,《 爱的关怀》《永远的爱》等。2016散文《漆水河之恋》在"秋韵杨凌"全国游记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等。比投百强2019全球文学艺术精选榜第一名,2019年散文《妈妈再爱我一次》获得咸阳市主题征文三等奖。荣获咸阳市武功县“特殊贡献奖”,武功县“我与河滩古会”全国大赛优秀奖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