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画境与影像艺术的交融</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摄影的广袤天地里,李晓群宛如一位独特的行者,以诗人的敏感和摄影家的敏锐,穿梭于现实与艺术之间,探寻着摄影境景的深邃内涵。当与他展开关于摄影境景的对话,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影像与诗意交融世界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诗意视角:赋予影像灵魂的笔触</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摄影于我,是另一种形式的诗歌创作。”李晓群缓缓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摄影独特理解的光芒。在他看来,摄影不是简单的按下快门,记录现实,而是要像诗人捕捉灵感一样,去抓取那些蕴含着诗意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以他的尼泊尔系列作品为例,在拍摄丹普森村落时,他没有仅仅着眼于当地独特的异域风情,而是深入挖掘村民生活背后的情感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那些为孩子教育辛勤付出的志愿者,看到妇女们为生活忙碌却依然保持的乐观,这些瞬间触动着我,让我想要把它们以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他如是回忆道。</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镜头下,尼泊尔山区的生活不再是单调的记录,而是充满了生命的质感与诗意的表达。那些破旧却充满温暖的草屋、村民们质朴而真诚的笑容,在光影的交织下,构成了一首首无声却动人的诗篇,展现出生活最本真的美,赋予了影像鲜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情与景:构建摄影的独特意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谈及摄影境景的营造,李晓群认为情与景的交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物,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作为摄影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种情感,并将它与景物完美融合。”他分享道。</p><p class="ql-block"> 在拍摄人文自然生活时,他的捕捉力很强,他会耐心等待光线与景物达到最佳的契合点,让光线成为情感的传递者。比如拍摄丹普森喜马拉雅山民,他对日出时分的山峦,倾注了耐心的等待。当第一缕光洒在山顶,将山体染成金黄,他会捕捉这一刻,因为此时的光线不仅展现了山峦的雄伟,更传递出一种新生与希望的情感。而在拍摄人文题材时,他注重人物与环境的互动。“人物的情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也会因为人物的存在而更具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他说道。在拍摄陕北的窑洞生活时,他会把劳作的农民、古老的窑洞以及周围的黄土高坡一同纳入画面,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与环境的呼应,展现出陕北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厚重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技术平衡艺术:为境景添彩的双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技术是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但不能让技术掩盖了艺术的光芒。”李晓群强调道。在他的摄影理念中,掌握摄影技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技术去营造境景,传达情感。</p><p class="ql-block"> 他熟练运用构图、光影、色彩等摄影语言,将它们作为构建境景的元素。在构图上,他善于运用简洁的线条和独特的视角,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例如在拍摄建筑时,他会利用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对称结构,营造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在光影方面,他巧妙地运用自然光和人造光,塑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质感。“光线就像画笔,可以勾勒出景物的轮廓,也可以描绘出情感的层次。”</p><p class="ql-block"> 他笑着说。而在色彩的运用上,他会根据拍摄主题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色调,有时候用鲜明的色彩来展现活力与热情,有时候用柔和的色调来营造宁静与温馨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境景的共鸣:引发情感回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透过影像,感受到摄影师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p><p class="ql-block"> 李晓群认为,摄影境景的最终价值在于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让他们在欣赏作品时,产生自己的感悟和联想。</p><p class="ql-block"> 当观众看到他拍摄的尼泊尔儿童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照片时,会被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打动,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对教育的思考;看到他拍摄的中国传统节日里热闹的场景,会唤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摄影境景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摄影师与观众的心灵,让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传递和延续。”李晓群总结道。</p><p class="ql-block"> 与李晓群关于摄影境景的对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情感的表达。他用镜头书写着诗意,用影像营造着独特的境景,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情感与内涵的摄影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