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顶级的陈氏民居 <p class="ql-block">印象:郑营古村落,距离石屏县10公里,古村落四面环山,周边保留着原始农耕状态和农民的平淡生活,当你走进郑营古村落,看到陈氏宗祠、陈氏民居,会让你大开眼界,会让你感到惊喜,一座完好的木质的民居,雕刻精美的民居,展现在你的眼前,这座名居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完美,雕刻最精致,保存最完好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石屏郑营陈氏宗祠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由清末进士陈鹤亭倡导修建。宗祠占地约2577平方米,采用土木结构,保留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滇南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座南朝北,土木结构,青瓦三进四合院。祠门高大雄伟,牌坊式建筑,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皆用砖石拱卷。祠堂正对门修有一座小桥,小桥上象、狮子等动物形象被雕刻得惟妙惟肖。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较好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p> 石屏古村落·郑营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坐南朝北,由祠门、石桥、中殿、正殿、牌楼、偏殿等组成,为两进四合院。整座宗祠斗拱梁枋,屏门花窗皆精雕细镂,彩画贴金,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溢金鎏彩,富丽堂皇,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貌。</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陈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陈氏宗祠门前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民居始建于1927年(民国十六年),占地1282平方米,采用三进四合院布局,包含下院、中堂、上院。建筑群以木雕、石雕、砖雕著称,门窗雕刻细腻,工艺精湛,被誉为“滇南民居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陈氏民居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占地面积1282平方米,采用三进四合院建筑格局,依次为下院、中堂、上院。其建筑特色体现在木石结构、精致雕镂工艺和超前的审美设计上,现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历史与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陈氏民居由陈鹤亭于清末建造,融合了传统建筑工艺与现代审美理念,木雕装饰尤为精美,被誉为“滇南民间木雕艺术博物馆”。民居内部保留了百年前的建筑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现状</p><p class="ql-block">1998年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首个获此称号的村落),目前作为郑营古村核心景点之一对外开放,吸引大量游客参观。</p> 陈氏民居 陈氏宗祠 陈氏旧民宅 <p class="ql-block">秀山寺,位于石屏县城以西13公里处。秀山寺是石屏最早的寺庙,占地面积1826平方米,由山门、前殿、中殿、大殿、左右配殿、厢房等组成。1924年,石屏名人陈鹤亭在秀山寺西侧倡导兴建了凌云阁,共同组成秀山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根据清乾隆《石屏州志》记载:“秀山寺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明朝末年,因其寺建在秀山上而更名为秀山寺。</p> <p class="ql-block">秀山脚下有一水塘,塘边建有“憩亭”,亭柱一副板联写到:“此处何妨小坐,大观还在后头。”道出了秀山寺的神秘。亭边有一石碑,刻“秀山”二字,为石屏名书家涂应恒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题。沿上山盘石小路而上,可谓曲径通幽,经古柏林,上青石台阶就到山门。山门上“秀山”二字飘逸潇洒,秀字象一个秀丽妩媚的姑娘在舞蹈,山字俨然就是一座挺拔俊俏的山峰。从古至今,凡是见过秀山二字的人,都对其书法艺术之高超赞不绝口。进山门,迎面就塑有弥勒佛像,所题对联非常有意思,上联是:“忠于国家,爱于人民,这等志士见神不拜又何妨;谋人财物,淫人妻女,那些恶徒纵来烧香也无益。”在大佛面前,是忠是奸、是正是邪,自有结果,劝导世人要有忠爱之心,不行奸恶之事。</p>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