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拥有全国六分之一海岸线,海域面积与陆地相当,海参、对虾、扇贝等产量全国第一,油气、海盐、风能资源富集,青岛港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第二位。 </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山东省实施科技引领、陆海统筹、集群突破、绿色转型的海洋经济战略,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质海洋产业跃升。科技赋能“深蓝粮仓”; 全球首艘智慧养殖工船投产, 国家级海洋牧场增至78处(占全国1/3),绿色能源领跑全国;威海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基地(总装机4.2GW),年发电量可覆盖600万户家庭;创新风光储渔”,四维融合光伏板下实现斑节虾高产养殖。开放枢纽能级提升;青岛港新增 RCEP航线15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220万标箱,全国第一;烟台深海钻井平台订单占全球30% ,生态协同;近岸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3% ,长岛“零碳岛”光伏储能全覆盖,蓝碳交易额突破6亿元,居全国首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四大新兴海洋支柱产业取得长足发展。</p> <p class="ql-block">001 2023年12月22日,烟台中集2万吨泰山吊雪中作业,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标志性装备,也是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机之一,被业内称为“天下第一吊”。</p> <p class="ql-block">002 繁忙的的港口 2021年7月19日, 全国最大的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青岛港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p> <p class="ql-block">003 2024年6月26日,烟台经海渔业工人作业。站在深远海智能网箱养殖技术的前沿,致力打造集科技、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p> <p class="ql-block">004 2025年3月24日,青岛船厂正在建造一对大型散货船。产品远销比利时、新加坡、日本、瑞士、马来西亚、意大利、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005 2024年6月27日,烟台经海投资,中集建造的“经海系列”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重点发展深远海适养鱼类。</p> <p class="ql-block">006 2025年3月24日,施工中的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建设115万千瓦海上桩基式光伏发电,促进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海洋牧场等产业融合发展。</p> <p class="ql-block">007 2025年3月21日,青岛琛蓝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膳食补充剂、天然药物原料、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天然药物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海洋高新企业。</p> <p class="ql-block">008 2025年5月25日,山东威海荣成海驴岛海域,游客与黑尾鸥亲密互动,沉浸式感受海洋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009 2025年6月23日,山东威海德明省级海洋牧场,渔民在水下捞海参。该牧场养殖+加工+旅游三产融合,既提升了主导产品——海参等海产品附加值,又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010 2024年6月25日,山东烟台长岛海域,传统海带等养殖与现代海洋工船深海鱼类养殖共存。山东省实施科技引领、陆海统筹、集群突破、绿色转型的海洋经济战略,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质海洋产业跃升。</p> <p class="ql-block">011 2025年3月21日,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海水淡化处理的高科技企业,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企业,运营有全国最大的市政供水海水淡化项目。</p> <p class="ql-block">012 海洋牧场 2024年10月4日,荣成桑沟湾海洋牧场。 全国首创“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上层海带、中层贝类、底层鱼类循环共生;年产海带50万吨占全国30%;首推海藻养殖碳汇交易,年固碳量超10万吨;应用5G+物联网实现水质、投饵精准调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