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枫叶与红星:参观白求恩故居</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知道加拿大,多数是从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著作中得知的。当时全国人民都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中国人眼里,白求恩是英雄,是加拿大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出国前,我查了白求恩故居位置,感觉离儿子家不远,就希望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于是规划了三天两晚的自驾游。先看白求恩故居;第二天到加拿大和美国共管的休伦湖沙滩;第三天座小艇去休伦湖岛上的国家公园。 </p><p class="ql-block"> 6月28日,全家出动向安省北部进发。行车中我当起了"导游",讲白求恩、小兵张嘎等抗日战争故事给大家听。我自嘲为全世界年龄最大的导游。</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枫树摇曳如翠色的仪仗,大片的庄稼则显示了名符其实的北美粮仓。于是引出了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大量小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到目的地后,首先参观了白求恩纪念馆。馆内件件实物如刻印着历史的书页:简陋的医疗器械、发黄的日记、身穿八路军装的图片、照片……</p> <p class="ql-block"> 它们虽默默无言,却如时间之河的回声,述说着一个灵魂如何将生命熔铸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之中。最令人凝神屏息的,是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全文这幅书法作品。遒劲汉字悬于异国展墙,饱蘸着敬意与追思。横竖撇捺之间,仿佛牵引出万里之外延河水的激荡回声。</p> <p class="ql-block"> 全世界以白求恩命名的纪念埸所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石家庄等地有8个,加拿大有4个,西班牙有2个。</p><p class="ql-block"> 从纪念馆边门进入白求恩故居,一位中国留学生徐徐讲述着那些在烽火中淬炼的传奇。异国土地之上,那熟悉的语言将我们与故土的脉搏悄然链接。</p> <p class="ql-block"> 步出院落,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忽而散播在空气里。故居院中放了一些儿童玩具,孙子们可以尽情嬉戏,其中极具中国元素的高跷格外醒目,两个大孩子正步履不稳地尝试着,那稚拙模样,宛如蹒跚学步的生命在摸索着前行。这源于东方的游戏,竟静卧于白求恩故居一隅,恰似一种无声的叩问与召唤。我心头蓦地一暖,提笔在留言簿上郑重写下:“白求恩精神代代相传”——这何尝不是携孙辈同来的初衷?稚嫩的笑声、高跷的足音,不正是对那无声的白求恩精神生机勃勃的应答吗?</p> <p class="ql-block"> 环顾这修葺完好、免费开放的旅游景点,加拿大人民对这位曾为中华大地燃烧生命的异邦医者,所表达的珍重与礼敬令我动容。白求恩故居如一座矗立着的桥梁,将两国人民的心牢牢相系。原来精神的星火,竟真能穿越国界与硝烟,终在世代人心田里燃起不灭的光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行再回首,故居在斜阳下更显温存。我恍然领悟到:这故居的院墙、陈列的珍贵物品,连同那万里之外延河畔的追忆,已共同织就了一匹无形的锦缎。枫叶与红星在锦缎上各自熠熠生辉;而贯穿其间的那缕光芒,则是由无数纯粹人共同燃烧而成的永恒火焰——它照亮了热爱和平人民的前进道路,也昭示着人类血脉深处那无可割舍的联结,只要此火长存,世界便永远有前行的航灯。</p> <p class="ql-block"> 特朗普不是想吞并加拿大么?这正是中、加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的大好时机。两国人民要发扬白求恩精神,与世界人民一道,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还世界一个公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