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时光长河中的温暖歌者

贲坤杰

<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里,许多往事如浮光掠影,稍纵即逝,唯有那些触动心灵深处的人和事,会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于我而言,莫庄的毛小,便是这样一位永难忘怀的人。</p><p class="ql-block">毛小身材不矮,脸庞黝黑。眼盲是他最显见的特征,初见他时,那灰白的眼珠向上翻着,几乎不见瞳仁,让我这孩童心底不免生出几分惧意。后来慢慢熟悉,这份惧意便悄然消散了。他年长我二十余岁,在幼小的我眼中,是个身体厚实的汉子。</p><p class="ql-block">在莫庄,毛小是个独特的存在。村里若有哪户来了客人,饭香初飘之际,他笃笃定定的脚步声便会在门外响起。毛小是个“光光堂儿”(光棍),被访的人家心照不宣,总会匀出一份热乎的饭菜递到他手中。他从不嫌弃,总是心怀感激地接过,挨着门边坐下,与众人有说有笑。更难得的是,毛小有一副好嗓子。若有人起哄:“毛小,唱一个!”他便毫不扭捏,清清喉咙,敞开那洪亮的嗓门,高歌一曲。歌声质朴而真诚,仿佛从心窝里直接淌出。他投入地唱着,音调高低错落有致;大人们听得眉开眼笑;我们这些孩童也跟着咧嘴欢笑。土灶砖墙围拢的屋子里,顷刻间塞满了简单纯粹的欢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毛小的歌声,便是一户人家款待宾客时最别致的“晚会”,带来非同寻常的暖意与欢腾。</p><p class="ql-block">有时,也有顽皮的孩童仗着毛小眼睛看不见,想捉弄他。起初是冷不丁的偷袭,被毛小察觉后,他会正式警告:“不许再闹,再闹被我逮着叫你吃不消!”孩童们自恃机灵,不听劝诫,再犯者总被毛小一抓一个准——他们哪里知道毛小的耳朵有多灵光!毛小摸摸孩子的小手和胳膊,笑问:“过闹了?”无论之前闹没闹,他都陪着嬉笑一番,再松开他那粗壮的手掌。每次的捉弄,总是被善良的毛小导演成喜剧而收场。</p><p class="ql-block">夏天的晚上,毛小经常一个人睡在庄口大桥狭窄的栏杆上,有人关心劝他,当心,掉到河里,他则笑着回答:“怕啥?大不了再游上来!”毛小虽然生理上是一个严重缺陷的人,但他胸怀坦荡、精神豁达,平时总是有说有笑,不见他忧愁。</p><p class="ql-block">如今细想,毛小能在村中自在行走,备受善待,缘由有二:其一,他脸上总挂着和煦如春风般的微笑,那笑容仿佛有魔力,能轻易化开人与人之间的生疏,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其二,大人们常夸他“耳朵灵光”,庄上谁家有点事他总能知晓。其实,哪有什么“千里耳”的神通?不过是那双看不见的眼睛,驱使他每日执着地穿行于大路小巷,用脚步细细丈量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着生活的声响。与其说耳灵,不如说是脚勤。他便是这样,用近乎笨拙的坚持,关注着村落的点滴脉动,也以他本真的善良与热忱,向周遭传递着朴素的温暖。</p><p class="ql-block">毛小的故事看似寻常,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意蕴。人生路上,过客匆匆,而如毛小这般,仅凭一颗温热的心便能照亮他人方寸之地的人,实属珍贵。他让我懂得,一个人的价值,从不囿于其外貌、财富或地位,而在于是否怀有真挚的善意,是否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关爱、去温暖他人,在平凡的行走中留下不灭的印痕。</p><p class="ql-block">曾读到科普文章,言道人体细胞每七年便彻底更新一次。从物质角度看,七年前的“你”已非今日之“你”。那么,是什么锚定了“我之为我”?是记忆。是那些储存在意识深处,对过往经历的独特感知与情感烙印。它们无法被模仿,无从被复制,是构成个体存在的唯一凭证。我对毛小的记忆——他春风般的笑容、他心底流淌的歌声、他勤快丈量村庄的笃定脚步——正是我童年珍藏的、无可替代的生命凭证。</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匆匆流逝。如今,我已逾花甲之年,莫庄早已换了人间,许多旧时风物杳无踪迹。然而毛小的身影,却始终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脑海深处。他那和蔼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清澈流畅的歌声,还有那执着丈量村庄的勤快身影,交织成我记忆中最温暖、最鲜活的画卷。每当忆起,心中便悄然涌起一股暖流,仿佛那洪亮而又清澈的歌声,又在时光的河岸悠悠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