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意在劝诫人们,为人处世,我们一定得学会克己,即克制自己的内心。能够反省自己,克制内心的欲望,方能成就自己!</p> <p class="ql-block">1能克己,方能成己</p><p class="ql-block">为己,为了什么样的自己?那必须先有个清晰的自我认知。</p><p class="ql-block">人有追求感官上享乐的本能,如追求吃到珍馐美味,看到美人、美景,穿上华丽的衣服等带来的愉悦感。但这类感官上的愉悦并不持久,常常需要寻求更大的刺激才能引起情感上更深的体验。</p><p class="ql-block">聪明的经济学家们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为什么人的这类感官欲望难以持久满足。</p><p class="ql-block">精明的商家们,为了延长人的这种满足感,绞尽脑汁地提供各种衣、食、住、行、娱等各方面个性化的商品,好像有了上述几方面的消费,就是真正地满足了自己。</p><p class="ql-block">但,真是为了这样的自己吗?</p> <p class="ql-block">2克己,就是要自我约束</p><p class="ql-block">古人讲人禽之辨,以把自己和禽兽区分开来,骂人的时候,最狠的话,就是称对方禽兽不如。人和禽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人有社会生活,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美好的品德,有了德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扩充、发扬自身的德性,知善恶,懂礼义廉耻,成为一个有品性,有善性的人,是为己的真正所在。</p><p class="ql-block">克己,就是要自我约束。为什么要约束自身呢?因为人性并不总是善的。</p><p class="ql-block">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个人,受家庭成员、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各自的性格。</p><p class="ql-block">性格中不好的一面,有些是与生俱来的,如沉溺于耳目口腹之欲,也有些是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如懒惰、恐惧、贪慕虚荣、自私自利、残忍等等。</p><p class="ql-block">克己的工夫,就是抑制性格中不好的一面。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来实现,如下定决心通过早睡早起的方式来克服自身的怠惰。</p><p class="ql-block">也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来实现,如对父母孝顺,对工作勤勉,对他人真诚守信等。也可以凭借外力的制约来实现,如对各种行为规范、法律制度、文明公约的遵守等。</p> <p class="ql-block">3所谓成己之难</p><p class="ql-block">要做到一时一刻的克己不难,难的是有意识地长期坚持自我克制,并且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p><p class="ql-block">成己,即成就自己,借用马斯洛的话说,叫做“自我实现”。怎样才叫实现了自我,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p><p class="ql-block">建功立业,当然是自我的实现,毕竟,一个人总是通过他所做的事情,使自己站立、充盈。只是,这“所做的事情”可大可小。</p><p class="ql-block">像英雄人物一般,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上贡献出自己的才智,从而彪炳史册,获得不朽声名,当然只是少数。</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的人,都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医生把病人治好,教师把课上好,开小面馆的师傅把面做好,自我也由之实现。</p> <p class="ql-block">4德行修养,是要坚持一生的工夫</p><p class="ql-block">德行有修,品性有所提升,则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人们喜欢把有所成就的人都叫做成功人士。然而,成功人士要是和不成功人士一样,品格低下,性情单薄,便不值得一提。成功让优秀人物更加坚毅、从容、大度,形成典范,对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而那些靠钻营得到权势的竖子,得意张狂,变得更加低俗浅薄,只会抹黑“成功”二字,顺便败坏风俗。</p><p class="ql-block">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可以让人用来衡量自我是否已经实现,以期望一旦自我实现后,就可以停滞不前。尤其是就德行修养而言,这恐怕得用上一生的工夫。</p><p class="ql-block">人无时不刻不是在克服某些与生俱来的本能、以及种种感觉与欲望:克服畏葸,克服嫉妒,克服暴饮暴食等等。</p><p class="ql-block">朱熹说:“整齐收敛,这身心不敢放纵……一时放下,则一时德行有懈”。 这种近乎极端的自我克制,虽为后人诟病,但它表明了先人们重视自我的诚敬之心。</p><p class="ql-block">这份诚敬之心,足以令那些怠惰自身、茫荡度日的后人汗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