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是开普敦西南端一个长 4.8公里的岩石岬角,像一把利剑直插入海底。由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洋流温度差异,在这里形成激烈的对流,海浪汹涌,经常出现十几米高的巨浪,是世界著名的风浪区。<br></b><b>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特罗缪·迪亚士在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线时,首次发现了这个海角。迪亚士将其命名为“风暴角”。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风暴角”最终被改名为“好望角”,这个名字蕴含着“美好希望”的寓意。</b></h1> <h1><b>关于改名的原因,有多种说法:</b></h1><h1><b>一种说法是,迪亚士在回到里斯本后向葡萄牙国王描述了“风暴角”的景象,国王期待着能绕过这个海角到达印度,因此将名字改为“好望角”;</b></h1><h1><b>另一种说法则是,国王认为“风暴角”的名字不够吉利,既然它位于通往印度的航线上,那么看到它便意味着看到了希望,于是决定改名为“好望角”。</b></h1> <h1><b>举世闻名的好望角,是开普敦的地标。</b></h1><h1><b>开普敦就是因好望角而建,“海角之城”开普敦CapeTown的名称也是由 “美好希望的海角” 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而来。<br></b></h1><h1><b>好望角纪念牌由三块不同语言的铭文组成:左侧是英文,右侧则是南非荷兰语,而中间则清晰地刻着好望角的准确经纬度——18°28'26"E,34°21'25"S。</b></h1><h1><b><br></b></h1><h1><b>重要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使得好望角在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合恩角(Cape Horn)、卢因角(Cape Leeuwin)、东南角(South East Cape)和斯图尔特岛(Stewart Island)这世界五大海角中排序为“世界第一角”。</b></h1> <h1><b>好望角作为非洲的一个标志,是南非旅游必到的圣地。</b></h1><h1><b>俗话说,到南非不到开普敦,等于没来过南非;到开普敦不到好望角,等于没到开普敦。<br></b><b>游客们纷纷排队,在好望角标志牌前拍照留念。</b></h1> <h1><b>好望角是一个不高的伸向大海山崖,导游说要登100多级台阶,我决心“登顶”。</b></h1> <h1><b>登顶途中,开始是木桩填土修的栈道。</b></h1> <h1><b>继而是人们在巨石间踏出的小路。</b></h1> <h1><b>最后竟然没有了路,眼前都是嶙峋的大石头。脑海中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大意),路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b></h1> <h1><br></h1> <h1><b>我由“登山</b><b style="color: inherit;">”变“</b><b>爬山</b><b style="color: inherit;">”,手脚并用,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爬上了山顶。</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山顶除了巨石外,只有4位白人在拍照,陪伴他们的是几只趴在石头上晒太阳的黑蜥蜴。</b></h1> <h1><b>站在好望角山顶,我突然顿悟,路是人走的,没人走也自然没有了路。好望角看看就好,不是给人爬的山。</b></h1> <h1><b>站在好望角山顶远眺,可以看见远方的海天一色,也可以看见脚下的浪花飞溅,可谓气象万千,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br></b><b>西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崖,想必就是开普角(Cape Point)了。</b></h1> <h1><b>开普半岛顶端开了蟹钳一样的叉,西钳叫好望角(图中左上),东钳叫开普角(图中下面)。</b><div><b>相距2公里的这两个“角”中,“好望角”举世闻名,而“开普角”则默默无闻。</b></div></h1> <h1><b>开普角的大门</b></h1> <h1><b>开普角又称迪亚士角(Diaz Point)在好望角东面,山顶海拔238米,比好望角要高,但登山的路宽阔、平坦,与登好望角相比较,真是“胜似闲庭信步”。</b></h1> <h1><b>开普角山上,有新旧两座灯塔。<br></b><b>老灯塔(Old Cape Point Lighthouse)1849年建在开普角的最高处,因为经常有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1919年老灯塔废黜,改为观景台。<br></b><b>观景台是拍摄好望角全貌的最佳角度,可以俯瞰整个好望角,感受历史的厚重。</b></h1><br> <h1><b>由于老灯塔位置太高,海上的大雾经常导致船只根本看不到老灯塔的灯光,于是在老灯塔前端山腰间又修建了一座小灯塔,看来灯塔并非都是建在最高处。</b></h1> <h1><b>远处白色的纪念碑,就是那位“好望角之父”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纪念碑。</b></h1> <h1><b>迪亚士(1450年 — 1500年5月),出生于葡萄牙王族世家,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曾经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人们尊称为“好望角之父”</b><b style="color: inherit;">。</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1500年,迪亚士再航好望角,这回却不幸遇巨浪而葬身于此。</b></h1> <h1><b>老灯塔旁有个标牌柱,柱上的十块标牌标注了此地与世界著名城市之间的距离。<br></b><b>如今残缺不全,掉落了好几块牌子的标牌柱依旧竖立在开普角的最高峰上,见证着历史。</b></h1> <h1><b>据说原来柱上的一块标牌,标注着此处距北京12933公里,如今这块标牌已不知所向。</b></h1> <h1><b>开普角比好望角靠南约30米,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观景台向下望去,左边是开普角,右边远处是好望角。在此可看到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b></h1> <h1><b>开普角。</b></h1> <h1><b>好望角。</b></h1> <h1><b>好望角、开普角不仅是自然杰作,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丰碑。当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耳畔,我仿佛听见历史深处传来声声呐喊,那是先驱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征服自然的豪情。</b></h1> <h1></h1><h1><b>注:游客来好望角多是冲着“非洲最南端”“两大洋交汇处”的名号而来,可这却恰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好望角只是非洲大陆西南顶端的岬角。非洲的最南端事实上是距好望角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又叫阿古拉斯角,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实际就在这里,而不是在好望角。</b></h1><div><b><br></b><br></div> <h1><b>厄加勒斯角处的标志牌上写着,“你现在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b></h1> <h1><b>摄于2025年6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