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在天水岷山军工博物馆触摸历史的回响

浅唱、那流年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天水,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建三小学全体党员追寻历史、缅怀先辈的脚步。7月1日上午上完两节课后,我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走进了弘文园天水岷山军工机械厂旧址,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工厂,开启了全校党员一场触动心灵的精神之旅。</p><p class="ql-block"> 踏入天水弘文园岷山机械厂的遗址,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原厂早已不复存在,但遗存的一些高大而略显斑驳的厂房,几经政府规划修缮静静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原厂区道路两旁,枝繁叶茂的大树遮天蔽日,投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仿佛在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段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学校全体党员聚齐后我们整装走进天水岷山机械军工博物馆,瞬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馆内,古朴的建筑、锈迹斑斑的机床、泛黄的历史照片,无声地诉说着兵工厂曾经的辉煌。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军工厂的发展历程,从建厂初期面临的重重困难,到无数科研人员和工人日夜奋战、攻克技术难关;从生产出一件件优质的军工产品,到为国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每一个故事、每一段经历,都深深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党员。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展品、一幅幅老照片,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将岷山军工厂的历史徐徐展开。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严峻,为加强国防力量,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奔赴天水,在天水这片土滋生柔情和蜜意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创建了岷山军工机械厂。他们住帐篷、啃窝头,风餐露宿,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在荒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军工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中,先辈们坚定的眼神和忙碌的身影,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正是岷山厂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才铸就了岷山厂曾经的辉煌。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生产出了大量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最负盛名的56式7.62毫米冲锋枪,凭借精湛工艺和可靠性能,不仅装备解放军部队,还远销海外,让岷山厂赢得了 “西北第一枪厂” 的美誉 。</p> <p class="ql-block">  听着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我们漫步馆内,实地感受着当年的生产氛围。看着老旧锈迹斑斑高大的机床静静伫立,仿佛还能听到曾经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墙壁上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的标语虽然已经有些褪色,但依然醒目,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岷山军工厂人初心与使命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岷山机械军工厂,踏入天水岷山步兵学校旧址,古朴的建筑与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这里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无数热血青年从这里走出,奔赴战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党员们首先来到校史陈列馆。泛黄的照片、陈旧的物件、珍贵的文献资料,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学员们刻苦训练的场景:烈日下,他们身姿挺拔,步伐整齐,汗水浸透衣衫却依然眼神坚毅;课堂中,他们全神贯注,聆听着军事理论与革命思想,为投身战斗做好知识储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刚工作时,有几位年长的同行教师(也是岷山步校家属)讲,现在的建三和五中前身就是原步校保育院和保小,那时的岷山军工厂在全国赫赫有名,岷山军工厂经历多年辉煌之后,进入八十年代全厂正面临着转型的挑战,1987年工厂响应国家 “军转民” 政策,岷山厂开始尝试转产民用产品。转型之路充满了艰辛,生产设备需要改造,工人技术要更新,销售渠道亟待开拓,但岷山厂人并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努力探索着新的发展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光长河里,天水建设路第三小学的校园中,活跃着一群来自岷山子弟的孩子。他们如星辰般闪耀,在校园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们以独特的气质与卓越的表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优秀篇章 。岷山,曾大部分职工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扎根奋斗在岷山这片红土地上。那些因父母工作而踏入建设路第三小学的岷山子弟,带着岷山赋予的坚韧与活力,迅速融入校园生活。他们走进教室,便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无论是深奥的数学难题,还是优美的语文诗词,都能看到他们踊跃举手、热烈讨论的身影。他们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在学业上刻苦钻研,成绩常常名列前茅,成为老师口中的骄傲,同学眼中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八九十年代的时光早已远去,但岷山子弟在天水建设路第三小学留下的优秀故事,却永远镌刻在时光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p> <p class="ql-block">  如今,经过破产改制的岷山厂已搬出秦州城进入麦积社棠科技园,岷山厂已在新的地址焕发出新的生机。自主研发的锻压组合式氧枪喷头打破了德国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斩获了中国好技术国家专利金奖,产品远销多个国家。这不仅是岷山厂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岷山厂人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我们全体党员在岷山步兵学校广场上,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校区上空久久回荡,仿佛是对先辈们的告慰,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七一的活动虽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但让我收获颇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崇高精神,让全体党员在历史的熏陶中汲取力量,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党员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部分照片由惠文拍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