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食品选购《买海鲜时,不得不防的4种“套路”,商贩:这人是内行!》</p><p class="ql-block"> 夏天是吃海鲜的季节,此时的海鲜不仅种类多,价格也相对便宜。但你真的会买海鲜吗?</p><p class="ql-block"> 其实海鲜市场有很多“套路”,尤其是不懂行的朋友,经常被摊主“狠宰”,自己却全然不知,下面小小就跟大家盘点4个海鲜市场的常见“套路”,下次你去选购时就要特别留意,避免上当被忽悠。</p><p class="ql-block"> 套路1:以死充活</p><p class="ql-block"> 海鲜分很多种,这里“以死充活”的大多指的是虾类和蟹类,因为鱼类也太容易分辨出来了。很多商贩会把死蟹和活蟹,死虾和活虾放到一起混着卖,死蟹和死虾一般会下沉,所以商家一般会一铲到底,铲得很深,这样就能将不好卖的死虾死蟹一同售出了。</p><p class="ql-block"> 套路2:水等于钱</p><p class="ql-block"> 不管买的是什么海鲜,商家都会连同海鲜和没滤掉的水分一同称重,尤其是壳类的海鲜,一般都泡在水里,8两肉能喝2两水,喝饱了再卖特别压秤,这样的话,你花费50元买的海鲜,因为水没滤干就过称,那很有可能花二十元买了半袋子水回去。</p><p class="ql-block"> 套路3:缺斤短两</p><p class="ql-block"> 提防八两称,什么叫八两称呢?就是称着是一斤,实际上只有八两,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海鲜市场或者超市去购买,这些地方一般都会有公平秤,将买到的海鲜再次去称量下,以防万一。</p><p class="ql-block"> 套路4:偷梁换柱</p><p class="ql-block"> 买海鲜所用的袋子基本都是黑色的比较厚重的塑料袋,商家这么做有2个原因,一是为了避免带有锋利钳子的海鲜划破袋子,一方面是因为黑色袋子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商家可能会找机会偷梁换柱,换成提前装好的次品,如果接过袋子没有仔细看的话,再找回来商家是肯定不会承认的。</p><p class="ql-block"> 那如何正确的购买海鲜呢?下面这几点不妨参考下吧,都是走过坑的”过来人“总结的经验,按照下面的方法去购买海鲜,保证不被忽悠,老板见了你都夸你是个内行。</p><p class="ql-block"> 1、不要去菜市场购买海鲜。</p><p class="ql-block"> 菜市场卖的海鲜起码到了三到五手,要去就去就近的批发市场或正规超市。海鲜市场的开市比较早,他们一般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配货,将配好的货送到需求量大的场所,比如酒店及一些高端场所等等,天亮的时候赶早市的人会去抢剩余新鲜的海鲜,最后剩下的尾货才会送去菜市场。正规的大型超市,重量上不做作假,海鲜也算新鲜和安全,但价格会比平时贵一些。</p><p class="ql-block"> 2、先询价后购买</p><p class="ql-block"> 到了市场很多人习惯一两家比较就购买,其实应该要全部走一圈,把你想要购买的海鲜全部问问价格,一圈下来心里对价格就有谱了。然后再通过对比去找性价比最高的海产品。</p><p class="ql-block"> 3、买好后要当面装,避免被掉包</p><p class="ql-block"> 买好的海鲜一定要让老板当面装进袋子里,然后交钱直接拿走,不要给商贩调包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4、装好后再袋子底部剪个洞,过滤多余水分。</p><p class="ql-block"> 买海鲜时。提前准备一把小刀或剪子,买好后在袋子底部剪一个小孔,可过滤掉多余的水分,这样就能买到实实在在的海鲜。</p><p class="ql-block"> 5、记住海鲜通俗叫法,问老板产地。</p><p class="ql-block"> 这个方法主要是装作自己是内行人,购买时说出海鲜的通俗叫法,顺便问问老板产地,老板一听就认为你是内行,再价格和品质上也不敢忽略你。</p><p class="ql-block"> 编辑:云鹰 </p><p class="ql-block"> 来源:小小美食工坊</p> <p class="ql-block"> 海鲜水产虽然营养高又好吃,但并非所有水产都值得买,有些还是鱼贩专门“坑骗外行”而准备的,如果你是不常买水产来吃的人,一不留心买多了,回家做熟品尝的时候,却发现味道原没想象般好吃。</p> <p class="ql-block"> 提前宰杀处理好的淡水鱼</p><p class="ql-block"> 在菜市场里买鱼时,总有些海鲜水产档,会把本来鲜活的鱼儿,提前将其刮鳞破肚宰杀对半切开,或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切成块摆放,以供购买量较少的消费者选购。</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淡水鱼尤为常见,毕竟像“四大家鱼”中的草鱼、鳙鱼、鲢鱼这些淡水鱼品种,随便一条都有两三斤重,家里成员少的一顿吃不多,就会想到买这类被提前宰杀处理好的鱼,而这也正中了鱼贩的“套路”。</p> <p class="ql-block"> 食用海鲜水产,最讲究食材的新鲜,能买鲜活的,一定不挑死掉的,买这类宰好不新鲜的鱼块,虽说省掉吃不完的麻烦,却也品尝不到水产原有的鲜美。</p><p class="ql-block"> 再加上宰好的鱼肉价格并不比买整条鱼的便宜,不新鲜又不好吃,如此一来干嘛不直接买整条新鲜鱼呢?实在吃不完,把鱼分切好拿去速冻即可。</p> <p class="ql-block"> 花甲、沙甲、白贝区别大,别傻傻分不清</p><p class="ql-block"> 海鲜水产档里头,贝壳类水产摆放的品种并不少,除了蛏子、田螺、花螺外,最不可缺少的自然就是蛤蜊水产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大家在选购蛤蜊的时候,要搞清楚还分几个品种,看着相似,实则肉感和味道差异甚大,它们就是花甲、沙甲和白贝</p> <p class="ql-block"> 三种壳类水产中,花甲的肉质最肥美,素有“百味之冠”的美誉,外壳细长,有淡颜色的规则花色纹路,名声相当高。</p><p class="ql-block"> 沙甲的外壳偏短圆,外壳花纹偏深色且纹路不一,与花甲的样貌虽有相似,但沙甲内蕴含的泥沙比花甲要多,但价格却只要花甲的一半,所以有些水产档会用沙甲当花甲卖,如果不懂区分,每次买每次吃亏。</p><p class="ql-block"> 白贝又叫卜卜贝,与前两者区别很大,外壳全白不带花纹,而且又硬又大又重,可内里肉儿却非常小,煮熟之后缩得像指甲般大小,所以别看白贝价格便宜,其实是最不划算的一种贝壳类水产,好再肉感还挺韧,煮汤吃味道鲜甜。</p> <p class="ql-block"> 宁买还能游泳的螃蟹,也不买捆好的成品蟹</p><p class="ql-block"> 冬季依然是品尝大闸蟹的时候,但大家买的大闸蟹,是买还被养在鱼缸内的鲜活大闸蟹,还是早被捆绑摆放在桌上的大闸蟹?</p><p class="ql-block"> 相信更多朋友为了好看而选择后者,而这,就正中海鲜档的“套路”。</p> <p class="ql-block"> 大闸蟹的价格不便宜。随便买几只就得几十块;绑好的大闸蟹,表面所用的稻草、皮筋、麻绳之类的材质,在大闸蟹称重的时候,是连同一起称的,而且分量还不轻,平均买三五斤大闸蟹,捆绑材质可能都有小半斤,严重的达一斤都有,而这也是实实的亏损。</p><p class="ql-block"> 建议不管是买大闸蟹还是其它海蟹类,都建议买养在鱼缸内的,不仅更生猛更新鲜,而且称好之后,也是能叫老板帮其捆好的,省下捆绑材质称重的钱,都能再买一只蟹,这不香吗?</p> <p class="ql-block"> 散称的冷冻鱼块</p><p class="ql-block"> 在商超、冷冻店、海鲜档里,常会买打装好的鱼柳,这些鱼柳已被处理好,无骨无刺,直接油煎或烧菜相当省心,小孩也喜欢吃。</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包装鱼柳的价格稍贵,也出现了散称冷冻鱼肉,因没有包装的原因价格便宜,因此不少朋友会转投选购这类冷冻鱼肉。</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类冷冻鱼肉是最不值得选购的,原因有2点:</p><p class="ql-block"> 第1点,这类冷冻鱼肉并不像包装鱼肉那般经过多方面检测、制作处理也没有包装鱼柳那般精细,关键还可能是用死鱼肉制作的,营养欠佳不说,鱼肉口感也差。</p><p class="ql-block"> 第2点,散称冷冻鱼肉表面都覆盖有一层厚厚的冰块,比包装鱼柳要厚多了,完全解冻下来,冰水都有好几两,由此换算,并不比包装鱼柳或新鲜鱼肉便宜。</p><p class="ql-block"> 所以想买鱼柳的朋友,买包装鱼柳反而更省心。</p><p class="ql-block"> 如果本篇文章《4种“专骗外行”的水产,看似便宜,实则套路满满!鱼贩基本不吃》对你有帮助,不妨来个关注、收藏、分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