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深处有人家,柏果记忆

赵应书多彩贵州

<p class="ql-block">乌蒙深处有人家,柏果记忆</p><p class="ql-block">作者赵威:赵威,又名赵应书、赵辉等。贵州省盘州市拖长江畔人,先祖籍河北涿郡,祖籍陕西西安,出生于贵州省盘州市土城,现居北京朝阳三里屯。浚仪世家赵匡胤三十二世孙,作家、诗人、文史爱好者,著有《少年赵以炯》、《少年赵世炎》、《少年宋太祖》,诗集《故乡的印痕》等,常在《贵阳文史》、《北京纪事》、《北京文史》、《北京晚报》、《诗刊》、《山花》等报刊杂志发有文章。正书写《盘城旧事》、《筑南旧事》、《东华门外》。</p><p class="ql-block">云贵高原的乌蒙地区包括云南的曲靖、昭通,贵州的六盘水、兴义、毕节,乌蒙山区曾是中国的连片贫困区,交通信息闭塞,乌蒙地区是中国两大江长江和珠江的源头之一,有的又称支流。相对而言,曲靖是乌蒙地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了,沾益到曲靖这一带坝子相对较宽,气候宜人,物价和房价相对而言较适中。我上中学时去过曲靖几次,外婆的妹子按地方风俗本应叫姨外婆,父亲却要我们叫她姑奶奶,她是本家,和爷爷同辈,是一个祖先的后人,所以叫她姑奶奶。姑奶奶为人勤奋善良,她和母亲关系较好。三姐那时做些小生意,从盘州柏果走村串寨收购土鸡蛋乘绿皮火车到曲靖去出售,又从曲靖收购西红柿到盘州柏果销售,她说姑奶奶家住曲靖文昌街,她家门前有棵较大的树,我听了记在心里,暑假乘车就到了曲靖她家。姑奶奶曾到过我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饿饭那些年,老爹老妈曾接济过不少的亲友,姑爷爷到过我家,走时父亲还给了他一些粮食。也许是亲戚的缘故,念旧情,姑奶奶对我也特别的亲,她鼓励我将来到曲靖去。</p><p class="ql-block">拖长江畔的盘州柏果,自古和云南宣威海岱、田坝就山水相近,人文相亲。现居住在拖长江畔柏果的人家,大多数祖上也是从云南宣威田坝、海岱迁徙而来,前些年,当地人购物多数到曲靖去,就医也是如此。现今赶集,以前赶场叫赶土城,又叫赶老狗场,土城赶集是按十二生肖逢狗场天赶集,所以叫赶狗场,如今叫赶柏果了。现今赶集的人,云南宣威田坝、海岱的人要占三分之一左右,可见当地云贵两省贸易往来的频繁。柏果镇的柏是白的别字,拖长江曾是云贵的界河,1964年三线建设时期,云南田坝的白果树、松树脚、迭脉划入贵州盘县特区盘关区,修了盘西支线的铁路,土城有了火车站,因遵义习水也有个土城,故而把车站名以火车站附近的村庄白果树命名,为白果站,题写站名时,把白写成了柏,就约定俗成了柏果站,1992年撤盘关区并乡建镇,就以车站命名为柏果镇了。白果树又名银杏树,有公母之别,看树寇叶的生长能区别,银杏可做药材,是比较好的食品。白果树的村庄得名于白果树,清初有黄姓从云南田坝翠峰迁来定居,和云南宣威海岱包家是亲戚关系,包家随着迁来,以沟为界,沟边有棵很茂盛的古白果树,自然村寨名也就叫白果树了,白果树的村庄在现锦江华庭居住区后面,因电厂建设的缘故,有的人家搬到真龙地,电厂生活区的路边,有的迁到了木宗。</p><p class="ql-block">拖长江畔的土城,经历过鸡场坪区、盘关区、柏果镇的行政区划变更,也经历过土城乡、土城公社、土城办事处的撤并。盘关区和柏果镇政府一直在土城。可见就连地名都和云南有很深的渊源。</p><p class="ql-block">柏果有的又叫土城,处于盘州母亲河拖长江的中心地段,拖长江实际就是北盘江,彝语是可以考证的,拖长江彝语叫濮吐珠液,和北盘江濮吐仲液是一样的意思,名为白色的圣水。濮吐珠液实际是盘州过去普安州龙氏土司的家支名,因人名而河名,衍变为地方名称,盘和普皆为濮的谐音,所以盘州历史名称曾叫盘州、普山土府、普安卫、普安州、普安直隶厅、盘县、盘县特区、盘县、盘州的变迁,行政中心经历了盘州民主、刘官八部山下、盘州双凤镇,到现今亦资街道的变迁。据考土城的得名,并不是以讹传讹和盘州双凤镇争建城而得名,土城彝语名为泥碌,水族语为“泥陆法备”,实际为泥巴筑的城之意,只是时光已远,无文字记载,也无遗址可考,拖长江畔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冠上遗址有大量的秦汉时期的陶片,就是最好的证明。</p><p class="ql-block">记忆里的拖长江畔柏果土城,是山青水秀之所,人们称柏果土城为七龙抢三宝,三水归堂之地。人们背山面水而居,拖长江、松土河、茨古河两岸稻田连片,春有鸟语花香,夏有果木成林,秋有稻香阵阵,冬有晶莹世界雪花飞舞,山区虽然闭塞,但也不失一方生活的乐园。所以,有民谣言:土城是个好地方,三条河水汇成江。嘴嘴吃的白米饭,口口喝的鲜鱼汤。杨筠松有云:大到城廓都邑,小到自然村寨,自有其山水之局。</p><p class="ql-block">祖父一生经历了清末、辛亥、国民革命、共和革命、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改开等时期,他一生积善行德,故而子孙后代丁财兴旺。他在时常说:乌蒙无闲草,山中有灵药。他说鸡枞蛋又叫乌灵芝,灵芝、人参都是补气血的好药,犹如西藏地区的是冬虫夏草,是名贵药材。也许是祖上世代相传的缘故,历代祖上有多擅岐黄之术的记载,据碑文和族人相传,祖上擅骨科和儿科的治疗,清末、民国时,有高叔祖澎元行医,治病救人,时人称赵老太爷,有两子民国时入读云南讲武堂,和朱德元帅、叶剑英元帅等同学于云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祖父出生于书香门第工商业主之家,一生勤劳,解放前1940年迁徙于柏果土城,置下良田好土上百亩之多,解放后土改,土地归公入社。祖父以制作农耕机要福祉乡里。祖父靠勤劳、学识和本事立身,靠忠诚助人上位,得人尊重。虽生于乌蒙山里,一生在闭塞的乡下生活,却不失良好的家风承传。祖父和父亲的身上,我总能无形中感受到一种高门大户的骨子气。</p><p class="ql-block">祖父在时,常会说宋太祖赵匡胤和八贤王赵德芳的事。祖父和父亲故去后,在贵阳的那些年,我开始关注起家谱来,经过到西安的查访考证,在江西抚州南丰的走访,我明白了“晋阳巨族,炎宋贵胄,江南琴城”的千年过往,当“浚仪世家”的祠堂腾退归还使用,心中泛起了莫名的喜悦。人行千里不忘祖,树高千尺不忘根。写写乡土的记忆,就是对生养于自己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出生于宣威海岱和田坝,他们在拖江畔的柏果土城生活奋斗了一辈子,他们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山里人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耕耘和浇灌着这方土地,土地里长出的庄稼抚育了我,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恩人。这是我写乡土记忆的动力之因。人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自省,是有个过程的,这或许叫成长和成熟。</p><p class="ql-block">近些年回乡时,因某些原因,我走过故乡的山山水水,见过乡土的云卷云舒风花雪月。我鼓励家中子弟,要励志于学,走出乡关。要有敢于天下先的勇气,要到北上广深去闯闯看看,最少要有到省会城市的勇气。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学习的自觉。农家子弟,要注重理工科的学习,如祖父一样,以勤劳、学识和本事立身,以人为善,待人诚恳获人尊重。不趋炎附势,捧高踩低,攀附权贵,要从内强根基,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自己就是最稳的靠山。乌蒙地区自是地灵人杰之所,清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先生有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先生常州武进人,赵宋皇室太祖派后人,清时探花。他是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先生祖上。于人生各领风骚数百年是不可能,盖天的功业,也只能领风骚数十年,就算是气运长的了。我常叫子侄辈注重督促孩子的学习,要有惜时如金的概念,珍惜时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等,不只是写在谱上的文字,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范本,向先贤学习,以圣贤为范。这就是传统中所说的“读圣贤书”。</p><p class="ql-block">侄儿在乡土开了家小吃店叫锦江小吃,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生意尚可,虽是找辛苦钱,尚能养家糊口。这娃儿少小就聪明,可惜耽误读好了书。先后从事卖木材,主要是提供给矿山,后学了装璜设计,和我在贵阳半年,考虑到家也需要人,带他回乡,后进入天能焦化上班,国有企业。成家后,有了侄孙鸿璋,他说工资还不够他娃的奶粉钱和尿不湿,遂辞职开了家电信铺面,兼拉网线,卖手机。市集搬迁,他摆小吃摊,开小吃店。辛苦赚了些钱,建了房子,两个娃儿渐渐长大,大的上初中,小的上小学,小孩健康长大,学习尚可。哥嫂一年还出去旅游一两次,看在眼里,我也为他们高兴。哥嫂的日子这些年渐渐好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回忆是电影的画面,记得1996年,老父亲病故安葬之后,家里不顺。2008年择地迁葬之后,家里渐渐顺了起来。父亲生于1933年,金命人,后择丑山未安葬,丑山未向在八运中属旺山旺向,土生金,逆水向,狮象把水口,得武曲,水发富,武曲主贵。造葬祭祀,事关平安富贵,宜慎,得其佳地,长发其祥。曾祖父坟未山丑向,串珠来龙结地,起九运,2015年安葬之后,催人丁,十年,家里添丁十多人。</p><p class="ql-block">侄儿在自己建的房子中设了间茶室兼书房,早晚或中午闲暇时间,他会坚持练习书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写字特别是毛笔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琴棋诗书画印茶花酒剑,是过去帝王和士大夫的文化修养课,诗书继世长也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士大夫几千年的总结,他有此雅好,屋里有书香,于孩子也是种默默的影响。中国人说的“耕读传家”自有其理,实际生活中,无论士农工商学兵,各种身份的人,都会受书香的影响和启发,耕为养命之源,书香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社会阶层跃升的最好之路。室有书香,自会明白礼仪廉耻,内心自有光明,心有光明,自会有向往,有盼头,有方向。</p><p class="ql-block">乙巳年六月初八</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日</p><p class="ql-block">备注:今日美篇点赞阅读上1千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