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是加拿大的国庆节,儿子带着我们去霍普小镇、奥赛罗隧道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沿着菲沙河蜿蜒行驶,两岸的雪松与铁杉渐次展开成绿色的波涛,远处雪峰在云霭中若隐若现。温哥华市区的喧嚣早已被抛在身后,霍普小镇的木质路牌在转角处悄然浮现,褪色的字母仿佛在诉说着西部电影里的旧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先到奥赛罗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各自准备着防晒防护措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先来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向隧道径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来到奥赛罗隧道口,认真阅读隧道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罗隧道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贵哈拉峡谷公园内,坐标为67851 Othello Rd, Hope, BC。它是一组由五个隧道组成的隧道群,始建于1914年,1916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因2021年洪灾受损,北段步道已部分开放,可通行3座隧道,后段(第4-5隧道)仍在修复中,预计2026年全面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8世纪80年代,库特尼地区发现银矿等稀有金属,为使该地区与BC省沿海建立交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决定修一条铁路,奥赛罗隧道便是其中一段。铁路运行40多年后,于1959年因岩石滑坡、地表冲刷等原因停止使用。1986年,该地区被指定为省级休闲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隧道群由花岗岩山体开凿而成,内部有坚固的混凝土和木头支撑,隧道之间由木头桥梁相连,下方是湍急的高贵哈拉河,整体工程壮观,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是加拿大铁路修建史上的重要见证,反映了100多年前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建设铁路的艰辛历程,华人劳工在其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另一方面,因美国经典动作片《第一滴血》在此取景拍摄,隧道随电影走红而声名远扬,还曾出现在《火与火》《黄狗历险记》《致命追杀》等影视作品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踏入温哥华奥赛罗隧道的瞬间,仿佛跌进了时光的褶皱里。铁轨延伸向深邃的黑暗,潮湿的石壁沁着凉意,斑驳的苔藓在幽暗中舒展,像是岁月留下的绿色掌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阳光穿过一个个拱形洞口,在铁轨上切割出明暗交替的几何图案。光影跳跃,似流动的琴键,奏响无声的乐章。每一步前行,都是与历史的对话。百年前开凿隧道的轰鸣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那些凿石的匠人,他们的汗水与希望,早已凝固在这坚硬的岩石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隧道外,湍急的水流奔涌不息,与隧道内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呼应。站在洞口,看阳光如何穿透层层黑暗,忽然明白,这里不仅是一段交通遗迹,更是一个关于光明与黑暗、坚持与希望的永恒寓言。在幽暗中跋涉,终会遇见穿透阴霾的光,这或许就是奥赛罗隧道给予每个造访者最珍贵的启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霍普镇,位于温哥华以东约150公里的菲沙河峡谷。🏞️这里人口约7000人,面积约为41平方公里,是菲莎河和高贵哈拉河的汇流处,也是通往加拿大内陆的主要公路交汇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镇四周被高山环绕,菲莎河激流滚滚,镇内依山傍水,风光秀丽。🌊街道整洁干净,中心公园景色宜人,吸引了许多家庭和游客前来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2年,因史泰龙主演的电影《第一滴血》在此地取景拍摄而名声大噪。🎥电影讲述了退伍军人兰博在小镇上受到警长的欺凌,最终逃入山林并反击警察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霍普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市中心那数十座栩栩如生的电锯木雕。所谓电锯木雕,就是传统木雕工艺与现代电锯工具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约兴起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得到广泛的应用。霍普镇上的电锯木雕均为当地有名的印第安人原住民雕刻家的杰作,形象生动,制作精美,霍普镇也由此被誉为加拿大的“电锯雕刻之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霍普镇还有一座小巧雅致的日式友谊花园,由当地的日本移民于1991年捐赠,以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政府在霍普镇以东20公里外所建的日本侨民保护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老式福特的前灯刺破霍普小镇清晨的薄雾,斑驳车身上跃动的晨光仿佛将记忆重新镀上了一层黑色。这座以「希望」为名的小镇,正用一场老式车展,将机械的轰鸣与时光的低语编织成动人的交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同于大城市车展的冷峻科技感,霍普小镇的老车总带着被岁月亲吻过的痕迹。这辆我不知名的车据介绍,已经是100多岁了,据说是车主结婚时亲手装饰的,这些「不完美」的细节,反而让机械有了血肉,让钢铁承载了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锈迹斑斑的雪佛兰Bel Air静静立在广场上,褪色的车漆下,隐约可见六十年代主妇们拎着购物袋钻进后座的热闹。听当地老居民说,每逢周末,这辆车总会载着全家驶向二十公里外的海滨,后座堆满野餐篮与冲浪板,车窗外掠过的不仅是沿途风景,更是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如今却成了时光镌刻的独特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车主自豪地介绍他的爱车是荣获冠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展场角落的小mini散发着更浓烈的生活气息。车身上贴着五颜六色图案,将冰冷的钢铁化作了流动的故事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子为我们拍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儿子看导航🧭,带着我穿梭在铺满鹅卵石的街巷。百年老邮局斑驳的外墙爬满常春藤,纪念品店里印第安风格的图腾柱与手工皮具泛着温暖的光泽。我们驻足在《第一滴血》拍摄地的纪念牌前,他突然兴奋地指着街角:“爸,那边那家咖啡馆,据说史泰龙当年常去!”午后的阳光透过枫叶洒在木质桌椅上,咖啡的香气混着窗外传来的吉他弹唱,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电影场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