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今年6月中下旬,先后两次去到北京顺义区竺林路6号的“罗红摄影艺术馆”。</b></p><p class="ql-block"><b>由于两次仅相隔几天,让时间上有所交错互补,完成这一期围绕美篇主题有关图片的自我拍摄,及时记录了自己今年夏天以来,第一次“远行”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b>“罗红摄影艺术馆”位于北京顺义区机场高速路杨林大道出口南侧的200米处,占地180亩。2010年罗红投入平生所有,耗资数亿,历时六年,建成了这座全国最大的、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私人摄影艺术馆,并于2016年8月正式对社会开放。</b></p><p class="ql-block"><b>整个艺术馆由罗红摄影画廊(即主体建筑)、东方园林景观群以及黑天鹅蛋糕艺术馆三大部分组成。除了展出罗红的摄影作品外,在主体建筑二层还设计有一次可容纳70人的放映厅,只要是开馆日,从上午9:00至晚上19:50每相隔50分钟,便播放一场罗红摄影的纪录片,所有来访游客均可按序入内观看。</b></p><p class="ql-block"><b>这里,想结合纪录片多谈一点个人的“观后感”。纪录片整体上都是以不断变化的自然风光及野生动物为主,可以说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其中有两个画面为自己留有深刻印象(暂不在此赘述,放在后面结合展片详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围绕这期美篇主题,有必要对这座艺术馆的“主人”做一个大概的了解。</b></p><p class="ql-block"><b>罗红 1967出生于四川雅安,摄影是他自幼追逐的人生梦想;17岁开始独立创业,从事相关摄影的工作;25岁创立“好利来”蛋糕店,之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烘焙行业最大的连锁品牌之一。他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资深的摄影人。</b></p><p class="ql-block"><b>身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足迹遍布中国西部、非洲、美洲、北极和南极。不仅多次深入新疆、西藏等地的无人区创作,还在20年间曾去了56次非洲。</b></p><p class="ql-block"><b>他用镜头捕捉纪录野生动物的自然生存状态,还用航拍镜头拍摄了极其短暂而又罕见的自然奇观,犹以“纳纯湖~守候了十三年的奇迹”的系列作品而广受关注赞誉。还有他航拍的“国之美”系列作品也令人瞩目好评。</b></p><p class="ql-block"><b>2006年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即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开办个人影展的中国人。</b><b style="font-size:18px;">2009曾获得联合国“气象英雄“的称号。</b><b>2011年被肯尼亚总统授予“武士勋章”,他也是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外国人”!</b></p>  <p class="ql-block"><b>从放映厅出来,便可看到艺术馆的照片墙(拼图照片取自上、下两个不同方向的视角),纪录了作者20年来摄影的历程;同时它也是从二楼直接去往展览大厅的坡道走廊。</b></p><p class="ql-block"><b>为了便于描述表达,将布展的艺术馆统称为“展厅”(或侧厅);将罗红先生统称为“作者”,所有展出的照片作品统称为“展片”。</b></p>  <p class="ql-block"><b>走进展厅,呈现出一种由射灯主载的暗光背景,相当多的都是超大尺度的展片,以致本人的手机视角难以拍到完整画面,故一些展片只能做选择性的局部摘选(若此均会在美篇中特别说明)。</b></p>  <p class="ql-block"><b>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作者航拍的中国高山……经了解均属于作者与2020年9月启拍的“国之美”系列项目。</b></p>  <p class="ql-block"><b>横断山脉(摘自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2000年恰逢国庆节与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是同一天,作者于当年8月16日的清晨,用满月下贡嘎山主峰的画面记录了这一宝贵的难得时刻……</b></p>  <p class="ql-block"><b>展片中呈现的是位处西藏阿里的冈仁波济峰(摘自展片局部)。</b></p><p class="ql-block"><b>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是“神灵之山”之意,它海拔为6714米,迄今为止依然是未曾有人登顶的处女峰。在佛教中称其为“须弥山”,是佛祖释迦牟尼讲法的三大道场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图中左侧是“神灵之山”~冈仁波济峰展片的完整版。</b></p>  <p class="ql-block"><b>当看到一组雄狮的展片,随之向左转向一个侧厅,这里呈现的几乎全是拍摄于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及花豹的展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眼望去这幅酷似油画,被称为“草原大地上的恋人”展片,是罗红先生于2016年在非洲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拍摄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有感展片中呈现的一幕,凶猛的雄狮竟能与母狮这样“神态祥和”地相伴在一起,这样的场景真是极其罕见!</b></p>  <p class="ql-block"><b>还有这一只雄狮与三只母狮迎着阳光并排行走的一幕</b><b style="font-size:18px;">(摘自展片的局部),</b><b>也同样令人惊叹。</b></p>  <p class="ql-block"><b>这两张展片,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小花豹一双“蓝澈的眼睛”(均摘自展片局部)~这也恰好证明了花豹刚出生不久幼小的兽龄;随着花豹的逐月成长,眼中的蓝色也会逐渐随之退去…… 总之,成年的花豹是黄褐色的眼睛。</b></p>  <p class="ql-block"><b>展片中的花豹体形矫健,它是非洲草原上最出色的“猎手”。请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眼睛,的确是黄褐色的。</b></p>  <p class="ql-block"><b>“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点对自然界通用~瞧这里,顽皮的小狮子正跳起来亲吻它的母亲……(摘自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在另一个侧厅,看到了一组火烈鸟的展片。</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作者2024年11月,摄于玻利维亚高原湖泊上的詹姆斯火烈鸟,这也是作者酷爱拍摄火烈鸟的品种之一。</b></p><p class="ql-block"><b>展片中它们相互依偎在一起把头埋在羽毛里抵御着清晨的严寒……抬眼望去,犹如一片静静绽放的花,为此作者又特意赋予它们一个好听的称谓~即“安第斯之花”。</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摘选展片局部中詹姆斯火烈鸟水中的倒影,特意在这里将它们翻转过来看,犹似一团团含苞待放的花朵……</b></p>  <p class="ql-block"><b>展片中呈现的是另一种火烈鸟……</b></p>  <p class="ql-block"><b>肯尼亚纳库鲁湖是鹈鹕的家园。展片中一群鹈鹕聚集在湖面上,碧湖青水如镜,鹈鹕倒影如花……</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北美洲墨西哥的加勒比火烈鸟,它们的羽毛,犹如美丽绽放的鲜花~据说每到繁殖期火烈鸟的羽毛都会变得鲜艳夺目……</b></p>  <p class="ql-block"><b>位于墨西哥赛莱斯通自然保护区黄昏中的火烈鸟,只见它们通体炽红,宛如水中燃烧的火焰……令人惊艳!</b></p>  <p class="ql-block"><b>肯尼亚纳纯湖上壮观的火烈鸟群。据说这里的纳纯湖也是东非80%火烈鸟的出生地。</b></p><p class="ql-block"><b>在此,想就这张展片谈一点自己前面提到“观影”后,第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b></p><p class="ql-block"><b>即镜头中有数以万计的火烈鸟在空中挥翅翱翔,无比壮观;影片中的那一刻</b><b style="font-size:18px;">好似阵风吹落梨花雪,漫飘长空舞翩翩……转瞬间镜头中的火烈鸟又都快速涌向地面聚集,亦如空中的繁星悄然陨落,又像“大珠小珠落玉盘”,恍若梦幻……</b></p>  <p class="ql-block"><b>看到这组肯尼亚纳纯湖的奇观,不得不令人惊叹!这是大自然用它那“转瞬即逝”的画笔,在地球上创作出的色彩奇迹……</b></p><p class="ql-block"><b>这是作者凭着摄影人的执念,在纳纯湖苦守了13年取得的完满收获之一。</b></p><p class="ql-block"><b>这也是自己在“观影后”第二个被深深憾动,难以忘怀的画面。即航拍中的纳纯湖像彩带一样漂然灵动,并时时有火烈鸟群从其上空悠然飞过,真是美不胜收!</b></p><p class="ql-block"><b>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上展示的三张纳纯湖的奇观,是我从展厅中多幅展片中特意摘选出来的……联想起刚观看过作者摄制的纪录片,也让我永远记住了神秘而美丽的纳纯湖。</b></p>  <p class="ql-block"><b>纳米比亚落日下的长颈鹿。</b></p>  <p class="ql-block"><b>肯尼亚卡加多迁徙的象群(摘选展片局部),由其沉重“步履”扬起的尘土亦如风卷起的黄沙,烘托出狂野非洲</b><b style="font-size:18px;">别具一格的景</b><b>象……</b></p>  <p class="ql-block"><b>面积有1.6平方公里的博茨瓦纳马卡迪卡迪盐沼,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之一;由于有季节性的水源,吸引着众多的野生动物来此栖息。</b></p><p class="ql-block"><b>图中斑马群迁徙的背影(</b><b style="font-size:18px;">摘自展片局部)远远</b><b>望去好似带条纹的羽毛……</b></p>  <p class="ql-block"><b>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奔腾的斑马……(摘选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可爱的南极企鹅(均摘自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展厅中,一对母女在观赏作者航拍的南极企鹅……</b></p>  <p class="ql-block"><b>这张作者2009年拍摄于北美加拿大的北极熊母子,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动物间的亲情。</b></p>  <p class="ql-block"><b>迁徙中的驯鹿~是作者今年4月于北美阿拉斯加北极地区拍摄的作品。(摘自展片局部)</b></p><p class="ql-block"><b>关注到作品的日期,我想,这座展厅里所展示的展片,大概也是根据作者的新作能随时有部分的更新调整。</b></p>  <p class="ql-block"><b>2014年4月,作者冒着零下25℃的严寒,在智利巴塔哥尼亚高原上露宿一宿,终于如愿以偿,拍到“满月下的菲茨罗伊峰”。(三张均为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油画般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之秋(摘自展片局部)</b></p>  <p class="ql-block"><b>作者于2019年4月在智利最南端拍摄的大自然的“天成之作”,即巴塔哥尼亚犹如诗画般的秋天(这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展片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通过展厅观展,进一步了解到作者的</b><b style="font-size:18px;">摄影风格主要是聚焦自然景观与野生动物;在为人们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以及昭示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b><b>这里所展示的150幅展片,是作者从他20年来摄影的几十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来、最具代表的作品,对自己来说,能一次集中观赏到这么多难得一见的“佳作大片”,的确不虚此行。</b></p>  <p class="ql-block"><b>艺术馆的餐饮休闲区,它的室内外设计均以白色基调为主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黑天鹅蛋糕艺术馆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左侧为艺术馆餐饮休闲区;观赏过艺术馆中的所有作品后曾在餐饮区小憩,享用了红茶与糕点,只是未能“拍照留影”,故不能分享,对此有点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右侧为一组表达野生动物“母爱之情”的冰箱贴,看上去小巧而又可爱。</b></p>  <p class="ql-block"><b>来到艺术馆的园林景区,由于临近首都机场,时常可以看到有大飞机从空中穿行……</b></p>  <p class="ql-block"><b>图中右侧的白色建筑就是黑天鹅蛋糕艺术馆的外观色彩。</b></p>  <p class="ql-block"><b>园林区设计有水景环绕艺术馆的主体建筑。</b></p><p class="ql-block"><b>可以看到水质清澈见底……</b></p>  <p class="ql-block"><b>流动的水道边布满多样不同颜色的的花卉……</b></p>  <p class="ql-block"><b>蜿蜒的水道,游动的锦鲤,为临水的花草植被平添一份自然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水道边还可以看到小蝴蝶时时飞舞……终于幸运地拍到了一张较为清晰的“蝶恋花”。</b></p>  <p class="ql-block"><b>园林中随处可见最多的是这种花形张扬、红白两色的“醉蝶花”,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草本花卉。</b></p>  <p class="ql-block"><b>其次,便是这种花姿与色彩典雅的“百子莲”,当然它还有不少的雅致的别称,如紫君子兰、非洲百合、蓝花君子兰等等。</b></p>  <p class="ql-block"><b>园林景观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种植了不少形态各异的“小松树”,还有用大小不一、表面圆润的山石堆积起来的小山丘以及铺垫的“石板路”。</b></p>  <p class="ql-block"><b>尤其还有多处层叠分布、亦如山泉潺涟的“流瀑”,构成一幅幅凸显北方园林特色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还可以看到静立在水中、形态逼真石雕艺术的火烈鸟(大概这正是出自山东传统石雕工匠的手笔)。</b></p>  <p class="ql-block"><b>当然最叫人感到惊奇的是水景中还会定时释放水雾,一时间仿若仙气缭绕,为整个景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此刻,水中的锦鲤与水面的天鹅相互灵动,亦如游曳穿行在梦幻的云水间……</b></p>  <p class="ql-block"><b>随着夜幕轻轻垂降,园林景区的灯光璀璨……</b></p>  <p class="ql-block"><b>此刻金色的灯光让松树“熠熠生辉”,仿佛比白天看上去更显得威武、挺拔。</b></p>  <p class="ql-block"><b>登上园景中的小山丘,一眼望去,黑天鹅蛋糕艺术馆落地窗灯光通明,水景中一侧明亮的倒影明显延伸了现实中建筑的身影……我想,这大概是艺术馆整体设计的奇妙之处。</b></p>  <p class="ql-block"><b>想不到此刻树丛中的灯光也会营造油画般的效果……</b></p>  <p class="ql-block"><b>夜晚的灯光让艺术馆看上去更通透、更恬静。</b></p>  <p class="ql-block"><b>当再次看到由灯光点亮的“罗红摄影艺术馆”的标识,意味着自己这次夏日之旅即将结束。</b></p><p class="ql-block"><b>回想在这里度过的短暂时光,的确是一次美好的心情愉悦和“视觉享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