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13238200</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曹金元/观海听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片:自拍自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叔军旅生涯整整三十年,多次立功获奖,多次迁徙搬家,如今保留完好剩下的就是一枚″五好战士"奖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五好战士″奖章,是1960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议提出,在全军青年中开展″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为内容的五好战士运动。一九五八年入伍的三叔,当兵两年就赶上了这一全军展开的评比活动,并第一批荣获这枚奖章。有了这枚奖章的铺垫,三叔六0年底顺利提干,可以这么理解"五好战士"这枚奖章改写了三叔人生。可见在三叔心里它的份量有多重,含金量有多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上照片为和三叔在一起的美好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1年仲夏,在工地忙碌的我,突然接到八十高龄三叔电话:晚上来我家吃个饭,咱爷俩好好喝几杯"。傍晚时分,我赶到了三叔家,三婶早早备好了一桌菜,尘封多年的茅台酒也摆了上来,原来这一切是为了庆祝三叔光荣在党五十年的专设家宴。一向行事谨慎,为人低调的三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也在我们晚辈面前打开了话匣子:我这一辈子创造了全国两个第一,第一批荣获五好战士奖章,第一批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五好战士奖章承载了一个大山的孩子,在部队一步步成长的轨迹。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对我的一生作了一个完美的定论和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60年的党龄,60年前第一次斩获″五好战士"殊荣,60年后今天,又喜得“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三个巧合的″60"数字,串联起三叔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也足足令晚辈们对老人家心生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一边触摸着这两枚沉甸甸奖章,一边听着三叔的故事,我更加读懂了老人家的一生。三叔不仅仅是我们曹家的荣光,更是我们整个家族后生们奋斗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叔是老三届初中毕业生,16岁那年积极报名参军,远赴东北辽宁兴城,成为了一名地质勘探部队测绘兵,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从士兵、排长到团司令部参谋,再到航测股股长,最终成为团三大机关之一的主要领导人。这一路走来,三叔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质部队一年四季,有三季在野外作业,条件艰苦可想而知。而且专业技术要求强,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三叔,全凭勤奋、好学、上进扎下根来,并成为技术、行政双料干部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1970年冬季,三叔回老家探亲,第一次带回穿着一身戎装的女兵三婶,可谓是轰动了远近好几个乡村。乡邻乡亲,奔走相告,每天晚上咱们家满屋里挤满了人。一见三叔面都伸出大拇指: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婶土生土长天津市姑娘,64届大学毕业生,作为技术力量被征召来到三叔所在的团机关,成为了一名绘图员,亦是三叔一个股室战友。那段日子,刚记事的我象只跟屁虫一样,成天不离三叔左右。受三叔励志故事影响,我四叔和我哥也相继穿上了军装,四叔成为了一名铁道兵,这一走就定居了省城,也没回到大山里来。哥哥成为了一名舟桥部队水陆两栖汽车兵教官,并以此为终身职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二年初冬,高考落榜的我紧步前辈们后尘,也光荣地来到辽东半岛,成为了一名海防兵。85年我所在部队撤编,三叔的地质部队也要兵改工,得知这一消息,我给己是团五号首长的三叔去了一封信,恳请三叔把我调过去。可三叔给我的回信是:调你不是跨军区调动就不是大事,可我们这兵改工能改变许多农村战士命运,每天都有许多人挤破头找我们,我不能为了亲侄子而徇私走后门!就这样当年的我悻悻退伍回到农村老家,三叔所在部队兵改工过渡完成后,也转业随三婶落户天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地方后,三叔被安置在博物馆当馆长,不想清闲不甘寂寞的三叔,依旧象一名战土渴望战斗。不愿荒废丢弃自己的专业,勇于挑战自我,强烈要求调往中建六局建筑单位,当了一名享受科级待遇而整天泡在工地的测量员。一年过后,三叔被提拔为企管办主任。得知这一消息,我心想背靠大树好乘凉,扛起行李卷,从老家赶到天津投奔三叔。三叔再一次告诫我:你一个人上施工队做工没问题,但想揽工程,要你三叔去卖这张老脸,跟下属的公司、工程处打招呼没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5年,中建六局在苏州新区承接了一个十五亿、58层的国际商城工程。为了更好开拓南方市场,为了便于异地管理,新组建了南方建筑工程公司,以老带新下派55岁的三叔为公司书记、常务副经理、工会主席三职,妥妥的国企正处级实权派。没想到这一次找三叔,又是被无情地拒绝:你有二级资质吗?你的一群工友有这个技术实力吗?想揽工程做个标书给我看看!屡求屡拒,怒火中烧的我也没给三叔好脸色,直接摔门而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过几天,三叔放心不下我来到工地,给我带来了一件他在部队穿过几回的军大衣,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天冷了,大衣用得上。你天天想着挣快钱,就是在为难你三叔。你爷爷去逝早,是你爸一条扁担,一头担着我们兄弟姐妹,一头担着他的儿女们走过了那段艰苦岁月。这份长兄为父的恩情,我一辈子不会忘!咱曹家祖祖辈辈勤劳朴实本分做人的家风不能丢!你要别的我可以给,但你要三叔犯错误那绝对不答应!人生靠自己,靠勤奋,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干好今天事,晚上关门睡觉才会心安舒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沧海桑田,岁月如歌,不知不觉我也年届六十。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大半辈子的我,常借用三叔当年教导我们的话语来激励我的子孙们:吃自己的饭,做好自己的事,靠天靠地靠他人,不是英雄好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稿于2025年7月2号晨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