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骑

不听话

<p class="ql-block">木偶戏,阔别近50年,再次遇见,感概万千。与它初次相遇,是在县城的小礼堂,那段木偶戏是粤剧《三打白骨精》里的一个部分,戏中忽然一阵白烟升起,转到木偶戏,那是激烈的打戏,就在戏台最前面,小小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戏台前去,近距离欣赏!其他小朋友的反应也如我这般,只是没什么印象,注意力全在木偶上了,为了看木偶戏,那段时间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三打白骨精,反正不要钱,要钱也不是我给钱......很上头,感觉木偶戏很神奇,怎么看也看不够。那时后看不到操作木偶的人......</p><p class="ql-block">很多年后去旅游,倒是见过皮影戏。</p><p class="ql-block">看到《千里走单骑》的推文,我犹豫再三要不要去,仿佛已经过了好奇的年龄,但冥冥中记忆深处的召唤,让我决定重温儿时的快乐,也想了解木偶戏背后的故事。先是看到剧院招募观众参加演出前的互动,立马报名。然后马上又买了晚上正式演出的票。</p><p class="ql-block">我第一个到场,签到等待进场,发现来参加活动的大都是亲子团,剧院还贴心地为小朋友准备了坐垫, 怕他们不够高,影响视线。</p> <p class="ql-block">舞台是平地,看来木偶的操作人无处藏身,与木偶同台演出,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看到琳琅满目的木偶,按捺不住离开座位想零距离地区观察它们,征求工作人员的同意,只要遵守眼看手勿动的规则便可以......于是大小朋友纷纷前去拍照,欢呼雀跃。活动即将开始,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座位,在人群中,有一位大哥“鹤立鸡群”,他的衣着、神情与别不同,我判断他就是木偶戏演员。Bingo! 他的名字很特别,洪金雕,身兼木偶导演、演员、木偶制作,全才!</p><p class="ql-block">他娓娓道来,向我们介绍他的宝贝,科普木偶戏的种种,干货满满。他说,木偶戏分四类:提现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皮影。原来皮影也是木偶的一个分支,台上这四种都有,一一示范如何操作,还邀请观众上场试试,好玩!幸运观众操作木偶,自然而然提供了更多喜剧色彩,现场笑声不断。可惜我不是幸运儿......他介绍木偶的制作,关公的服装一套,从内到外,光是刺绣,他一个人心无旁骛缝制(除了吃饭睡觉,马不停蹄)也要一个月,所以每次他操作木偶,都怀着感恩和虔诚,深知这背后的不易。他介绍木偶的头的制作过程,用樟木雕刻,掏空以便可以放手指和机关,防腐包浆(用海底的粘土)一遍一遍地上,干了再涂,需要耐心沉淀,耗时费心,再根据角色需要上色、装饰。</p><p class="ql-block">他与我们分享孩童时的经历,遇见木偶团下乡,他连看8场《目连救母》,早早地搬个板凳去看,有时没有好位置,便爬到树上去看......多年之后,当他去台湾演出,发现了《目连救母》的剧本,喜出望外,收藏!</p><p class="ql-block">他给我们看一个来自国外的提现木偶:会跳舞的骷髅!还会分身,让人想起了魔术师的戏法……一套操作下来,这骷髅就不那么让人害怕了,还讨喜,活灵活现,幽默加身。这是他在哈萨克斯坦交流时与外国木偶演员交换木偶换来的,他说,在外国交流,他的木偶特别受欢迎,外国朋友总是敲他房门,探讨一番,他了解各种木偶,从艺多年,无论是制作和操作,都很有经验,因此,对新的木偶,外国朋友的木偶他看几遍就会玩了,而他的木偶他们常常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因为他们通常是戏剧演员转行,操作木偶经验没有他丰富,交换后也要一再向他请教......不过,有热爱,学会操作也只是时间问题。</p><p class="ql-block">除了操作木偶,还要带着木偶在台上走步,翻腾,人偶合一。还要展示唱功,这些部分与戏剧无异。他向我们展示木偶的机关,顺手粘来一个木偶,瞬间可以从老奶奶变成孙悟空,这个用于三大白骨精的戏里,唐僧被白骨精抓了去,孙悟空打死了“老太太”,以她的形象进入洞里,面对白骨精,他是老太太,别过脸去面对唐僧,立刻变脸变回猴哥,用千里传音安慰说:师父放心,我来救你......</p> <p class="ql-block">木偶能做很多动作,可以抓起酒杯喝酒,可以打开酒瓮,顺手把瓶盖扔了!可以从头到脚变身,换脸换衣服,从老太太变成黄花少女,神乎其神!</p><p class="ql-block">半个小时的互动很快结束了,更加期待晚上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千里走单骑》是木偶独角话剧,创新地融入了个人学艺、从艺、传艺的经历,关公的故事用到了四种木偶,众关公轮番上阵,倾情演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于乱世中,突破曹操阵营的重重拦截,投奔刘备,一边看,一边脑海里《三国演义》的剧情不断涌现。节目最后,关公木偶提笔书写了一个毛笔字:忠!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最初师父让他登台的戏是和尚,和尚或走或跑,还摔跤,摔跤后揉屁股......后来他独创的猴戏木偶,猴弹吉他、骑单车、电臀、尾巴还可以甩得像风扇,变脸, 让人捧腹大笑......学艺八年,从艺二十多年,如今他也有了徒弟。当年他出师,师父把珍藏的关公木偶(跨着赤兔马的提线木偶)赠他,用心良苦,如今他带着他的木偶走四方,把木偶戏的快乐带给人们,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与以往的木偶剧团不同,他一个人撑起整个剧团,演传统剧目炉火纯青,越来越有味道,又不断创新,制作新的木偶,创作新剧,无论东西,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传承,传播,又创新。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路走来,又何不是谱写了这个时代的千里走单骑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与观众互动,我们才知道,他建了一个木偶艺人的微信群,目前全国从事木偶行业的有400多人在群里,木偶戏作为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戏和北戏也有木偶戏的专业(我喜欢的演员彭昱畅原来也是木偶戏专业的),民间交流和推广也越来越丰富,相信木偶戏的明天会更好。</p><p class="ql-block">有趣的灵魂总会和有趣的灵魂相遇。与木偶戏再续前缘,我相信,不用再等5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他也很想与我们更多的交流,但明天早上他又要再次飞哈萨克斯坦,代表我国去交流……</p> <p class="ql-block">他的样子和声音,都有点像我的木工老师晓强,于是更多了一分亲切。</p> <p class="ql-block">刷到一个国外街头艺人表演木偶戏</p> <p class="ql-block">深圳木偶剧团,原来木偶戏离我,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哇!还要兼乐师!</p><p class="ql-block">他怎么样双手牵着提线,又同时敲乐器?</p><p class="ql-block">特意问了,他说,不同时。</p> <p class="ql-block">他带我们做手操,手指分分合合,就可以操作布袋木偶,大家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怎样做一个偶头</p> <p class="ql-block">与外国同行交换的木偶</p> <p class="ql-block">体验为木偶赋能</p> <p class="ql-block">晚上有钟馗的戏份,钟馗醉酒,或坐或卧,耍剑、倒酒、扔东西……维俏维妙,叹为观止,还有那魔幻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亲子体验,布袋木偶</p> <p class="ql-block">变身</p> <p class="ql-block">晚上演出的互动。偶尔演出进行时,需要前排的小朋友“帮忙”,比如拔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