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疆之旅(六)三家六人行‍ 下篇: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探"帕米尔之眼",赏一路风景。

杨哲

<p class="ql-block">接上篇,告别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瓦恰乡小镇,沿314国道继续向北行驶。</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处高坡,显眼处一尊黄色的标志性建筑,赫然聳立,上书红色大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便是上世纪60年代初拍摄上映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拍摄地和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地——坎尔洋村。</p> <p class="ql-block">大家先在碑前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坎尔洋村,座落在海拔3000米的一片绿洲之中,全村居住着228户塔吉克族人。坎尔洋村是塔吉克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古朴、最完整、最系统的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初是塔吉克族传统民歌,坎尔洋村作为塔吉克族聚居村落,完整保留了塔吉克语言、音乐和民俗文化体系,为歌曲创作提供了原生态文化土壤。</p> <p class="ql-block">作曲家雷振邦在接到为电影作曲的任务后,便立即来到新疆体验生活。为了能搜集到少数民族战士们传唱的民歌,他来到多个位于喀喇昆仑山上,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哨所和塔吉克族村落。他在一个塔吉克族战士口中,听到一首塔吉克族的民间歌曲《古力碧塔》,雷振邦被这个歌曲里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他怀着激情进行再创作,于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这样诞生在了一个不眠的夜里。</p> <p class="ql-block">一对当地的夫妻来这里旅游拍照,我在旁边偷偷地拍下了他们的幸福时刻,祝愿他们生活美满!</p> <p class="ql-block">当太阳的光辉酒在五颜六色的屋顶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炊烟袅袅升起,</span>蜿蜒的S型道路画出一条优美的曲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的河边牛羊啃着青草,</span>整个村庄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塔县,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我的美篇上篇介绍的瓦恰镇和这下篇的坎尔洋村,这两个被低估的景点。它们的美,需要你用心去感受。</p><p class="ql-block">我曾要求到村子里停留,由于行程的安排,司机没有答应,每次旅行都会留下一些遗憾,也属正常。</p> <p class="ql-block">告别坎尔洋村,汽车在两侧的雪峄、草地、河流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下面要经过的是班迪尔蓝湖,班迪尔蓝湖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美丽的“蓝眼睛”,镶嵌在昆仑山脉的“蓝宝石”。这里原本是一条河流,后为储水建造成水库。这里的湖水为冰川融水,里面含有高浓度特殊矿物质,因而会呈现出不同于人们一般印象中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群山脚下湖水安静,深邃的蓝色水域和灰白色岩层相映成趣,不远处雪山皑皑,给人冰冷而神秘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的安排,我们在这里仅停留片刻,更多的时间是坐在车上,绕湖观景。这块上天遗落在人间的蓝宝石,让人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湖旁仅有这两张留影,并非最佳处。</p> <p class="ql-block">过班迪尔蓝湖不远,就到达了帕米尔之眼景区,这是一处山体裂谷景观,连绵起伏的群山像是巨人隆起的脊梁,一座接着一座,气势磅礴,两侧山峰高耸,人在下面,有如泰山压顶。</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山峰都像是一位威严的巨人,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世间万物,它们冷峻而沉默,散发着一种让人敬畏的气息。</p><p class="ql-block">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并非是恐惧,而是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深深折服,在这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面前,对自身的渺小有了清晰认知。</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山峰,静静地凝视着大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它让我仰懂得,我们应该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自然,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因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都是渺小的存在,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水流湍急,这是来自昆仑山冰雪,长流不息,冲刷着河床的石块,石块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光滑圆溜的卵石,色泽温润似玉。</p> <p class="ql-block">这些温润如玉的卵石,引起游客的极大兴趣,许多人沿河床翻找,好像真的能发现玉石,我也信手拣了两块带有条纹的石头,拿回酒店,感觉携带不便,丢了大的,带块小的,虽然不算出奇,但是它是来自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的石头,放到鱼缸里,留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寻找"美玉"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在这帕米尔之眼耽阁了许久,玩的尽兴,爬上汽车,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无数风光美景透过车窗,从眼前掠过,有些地方想叫司机停车,即没有停车点,也不好意思说,只能擦肩而过,乘车观景,也算一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拍摄车窗外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车行到苏巴什服务区附近,见一块不大的水域,有牦牛在饮水,远处雪山倒映水中,山顶白云飘浮,山下绿草如茵,此情此景,大家都要求停车,司机见在服务区旁,刚好有可以停车的地方,于是停车放大家下去游览。</p> <p class="ql-block">此处不是旅游景区,因此没有游人,偌大的地域,只有我们六个人单独享用,实在有点奢侈。</p> <p class="ql-block">面对美景,想拍一张六人全体合影,却找不到一个人帮忙,只能放弃,来个五人合影,算是残缺的美吧。</p> <p class="ql-block">拍摄完毕,继续赶路,一路美景,目不暇接,坐在车里,即便困倦,也舍不得闭一会儿眼晴,让自己的视觉去接受这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大家把车里最适合拍摄的位子让给我,我不停地按动快门,不知道胡乱拍了多少片子,在此挑选几张,分享大家。应该说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对自然、对生命全新的认知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几天的行程,已经习惯了旅途中的一日三餐模式:每天8点钟酒店早餐,中午在车上垫巴点饼干或馕,晚上吃顿大餐。</p> <p class="ql-block">奔波了一天,将近晚上6点钟,司机师傅和我们一起享用晚餐。这里是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距我们今晚的住宿地——喀什,大约还有两小时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太阳还挺高,车到喀什,办理好手续,入住酒店。将近10点钟,我和秋敏出来,天还不黑,到楼下小超市买两包饼干,明天备用。</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晚上9点58分,酒店楼下,太阳已经落下,天色还没全黑。</p> <p class="ql-block">明天将开启新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