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介休后土庙值得一游,最好事先作点功课。网上介绍不少,不赘述。本篇仅分享些有趣所见和当时的感触。</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走过来,最先看到的是这块影壁。建于2014年春。</p><p class="ql-block">游介休的便利之一,非旅游旺季时停车场都免费。</p> <p class="ql-block">背面是五龙壁</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这影壁后的门是后土庙的正门,错。门楣上勉强可见的字是關帝廟。从这门进去是后土庙景区现在的出口,因为卖文创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在此。</p><p class="ql-block">先拍几张再说,万一还有其他出口呢。后来没发现其他游人出口。</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关帝庙山门的里侧。</p><p class="ql-block">虽然外侧封死,钟鼓楼的里侧还是开了两个不通的劵门洞,具有储物功能。像荷兰人一样务实的不是河南人,是山西人。</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只是城市和佛寺才有钟鼓楼,看来关帝庙也有。也许钟鼓楼就是仿古建筑的套餐标配。</p> <p class="ql-block">米芾信道。</p><p class="ql-block">米芾出生于襄阳,祖籍太原。米芾是否曾到过介休刷字道家地,待查文献文物证明。</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碑廊里就收有号称宋朝“黄庭坚书”的碑刻,还替黄庭坚写了几句对回回教满正能量的评论。老乔开始以为是现代同名同姓的人所题,上网查才知道是现代人的恶作剧。虽然这做法早就被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否定过,但碑至今依然在碑亭里。</p><p class="ql-block">黄庭坚生卒1045-1105,早呼市清真大寺600年。</p><p class="ql-block">黄庭坚不仅没有穿越到清朝,也从未踏足蒙古,却与介休有缘。黄庭坚的为人和文采颇受介休籍宰相文彦博的赏识,黄庭坚的第二个妻子还受诰封为介休县君而称谢介休。黄庭坚一生也从未与伊斯兰教有什么瓜葛。至少未见于史料之中。</p><p class="ql-block">米芾曾踏足介休吗?虽然介休与其太原祖居毗邻。#</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人设计的呢?迎面的门没有门槛。右边的门,没有台阶,进出都直接是马镫?可能是。</p> <p class="ql-block">正门不开,开个普通人走的旁门左道。或许是遵守什么GB,或许这一季重点突出三清楼?</p> <p class="ql-block">正门走人吗?左边走管理者,右边关着。中间有也个影壁。像大市场老爷庙一样,影壁的下半截都是脏兮兮的,烟熏火燎状。这不会也是一种GB标准吧?难道近年介休遭过洪灾?上网一搜,介休市+洪灾,果然→2021年10月,有官方报道。</p><p class="ql-block">洪水是天灾,墙的底部没有控碱排碱措施呢?古代有防碱控碱排碱措施的下半截墙称为下碱,在低洼的地方,比如白洋淀文安洼等洪泛区常见。现代人十有八九不知下碱何物。</p> <p class="ql-block">三清观外大槐树下的影壁。</p><p class="ql-block">重新修缮的仿古建筑,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后土庙景区是由三清观、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组成的。院子套院子,参观拍照时容易漏了,整理照片时容易串了。拍下入口处的导览图,边走边看,别漏别乱。</p> <p class="ql-block">进了入口是个小院的,过殿正殿等在右手,左手是影壁。</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冰激凌甜筒?如果是佛教建筑,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只法螺。但这是道教建筑,道教有法螺的典故吗? 按网上视频博客介绍,还真是法螺。这通影壁中心的琉璃造型讲的是麒麟闹八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清观的山门殿,既四大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四大天王虽然已经被姜子牙招安了,脸上还是以前的魔样,加上灰头土脸,不好看。没照。</p> <p class="ql-block">这砖雕很好看。</p><p class="ql-block">作家兰•德波顿说,“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套用他的话,对照歪的照片进行纠正处理就是用一种变形替代另一种变形。😄</p> <p class="ql-block">过殿暨护法殿。</p><p class="ql-block">外表很简单,但我超级喜欢。两只大眼睛像说话一样,萌萌的。印象中三十年前动画片里土地爷的土地庙就这样。如果后土庙游览开夜场,这两扇圆窗里放两盏忽闪忽闪的灯就更好玩了。</p> <p class="ql-block">坐在这护法殿里的是天庭镇守凌霄宝殿的四圣大元帅。</p><p class="ql-block">左侧 之一,</p><p class="ql-block">人物:王魔,坐骑:狴犴(bìhān)。</p> <p class="ql-block">这1984/2015修订版的泥塑是不是太动物园了,龙之七子狴犴本来很帅气威武的,咋给弄个笑呵呵的狮驼脑袋?转基因吧。</p> <p class="ql-block">之三,</p><p class="ql-block">人物:高友戟,坐骑:狻猊(suānní)。</p> <p class="ql-block">确定这是狻猊?怎么狼嘴,驴鼻子?</p> <p class="ql-block">右侧 之二,</p><p class="ql-block">人物:杨森,坐骑:花斑豹。只是豹子烫了一个狮子样的卷发。</p> <p class="ql-block">之四,</p><p class="ql-block">人物:李兴霸,坐骑:狰狞。</p><p class="ql-block">这不都是封神榜上的人物吗?竟然都不记得了。乔叟老矣!</p><p class="ql-block">当年,因为与两个同班小伙唠叨传看《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含有“封资修”内容的书,乖孩子第一次被小学班主任向家长告状。还好,妈妈只是礼节性地说了我两句而已。在不识字的老妈眼里,马上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子看点古书比到处瞎遛逛打砸抢要不知好多少倍。其实,我最早听的鬼怪故事里,十之六七都是听妈妈或她的伙伴们讲的。书友照交,古书照看。挺好,第一次体验当“地下党”的感觉。三个读书迷,成年后都没有去读古典文学,按齿序,一个去学社会学,一个物理学,一个法语,都没有因为读“封资修”变成坏孩子。小时候没有跟着小伙伴去打架斗殴,没学黄帅造反,而是喜欢读书打球下棋,老妈就是我的后土娘娘。扯上题外话了,回头接着说后土娘娘庙。今非昔比啦,敞开儿“封资修”,现在这叫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爽,老乔喜欢这种一镜穿堂到底的景色。不必旁门左道。</p><p class="ql-block">后土庙现存的石碑保护得当,多数都移置到没有日晒雨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可惜!多好的木质结构,被老乔拍成这样。三维空间,四重失称,五轴扭曲。贪心所致,总想把一大堆塞进一张照片。结果却不得不裁。抱歉。</p><p class="ql-block">凑合看吧,还是很好的景物。只是蓝色的楹联与整个建筑的色调实在违和。</p> <p class="ql-block">什么叫恬不知耻?乾隆。无数中国古建,都毁在他的艳色上。一个任性皇帝的恶俗偏好影响了满清以来全中国的文物保护。如果能看到未被满清染指的文物,就可能看到中国古建瓷器绘画的色彩那可真是温润如玉,其优雅色调完全能一直碾压西方,直到莫兰迪出现。女真人的金光闪闪,一扫华夏族的柔和,靠的不是审美的优越,而是赤裸裸的权力。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最彻底的征服,是强制下从审美扭转到媚丑。这不限于把束发须眉强行改装成前脸秃顶后勺拖猪尾巴的妖怪发型。😠</p><p class="ql-block">看来当初革命先辈们高喊“驱逐鞑虏,还我中华”,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情节,而是光复文明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三清楼一层大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三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p><p class="ql-block">要给后土庙点赞的是,不禁止拍照。但门口横扼的条案把游人拒之门外。当然这可能是为了减少打扫,少雇几个清洁工。</p><p class="ql-block">摆案人还挂了一副道观里常见的对联,</p><p class="ql-block">無上三尊乃乾坤之主宰</p><p class="ql-block">混元一炁為造化之根源 </p><p class="ql-block">(炁,读气qì,意相近)</p><p class="ql-block">上下联左右贴反了。无碍。</p><p class="ql-block">条案上桌布前沿写的道法自然是从右向左读的,符合古制。可这是与撰联人抬杠吗?既然天道都要法自然,那自然之乾坤又何必由三尊来主宰呢?不该放之任之由其然吗?</p><p class="ql-block">道观里这副对联本来是没有横批的。条案桌布上的字只是凑巧。</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远观。</p><p class="ql-block">绕过大香炉,近观也照了一张,广角太近,变形走调,不用发了。</p> <p class="ql-block">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愿娘娘殿的墙壁早日回复干净。</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座祆神楼级的戏楼。似乎维护状态比祆神楼的还好一点。</p> <p class="ql-block">后土娘娘,本景区的正神。老乔先拜啦!🙏</p><p class="ql-block">在后土娘娘像前恭恭敬敬地站了一会儿,心中默默地求娘娘保佑这块土地上的土壤和淡水生态环境好转。🙏</p> <p class="ql-block">洞天福地。龍蟠,虎踞。</p><p class="ql-block">吕祖阁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整体建筑叫吕祖阁,二层是吕祖殿。</p><p class="ql-block">但那天有几处都不开放,尤其是楼上二层以上。曾经有人告诉我,把一些著名寺庙景点都走遍的绝招是,在一些日台的节假日去逛,尾随着日本或台胞的旅行团走。买普通票,享VIP待遇。这招在灵隐寺试过。不爽,似乎有一种当皇协军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夹在三清观和关帝庙-三连戏台广场之间的后土庙前院残余部分相当狭窄,可称之为后土庙夹道。有座过殿在前院当中,向北正对着三霄娘娘们的娘娘殿。原建筑始建与损毁年代不详,2012年原址重建。现存过殿前后脸都想当简单,不起眼的山西古建模样。但一进殿里,左右两侧各一座大型悬塑可是相当震撼。如果假以足够大的空间,雕塑者会弄成两本3D的连环画。</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来自《封神演义》的五岳大帝和来自《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真是穿越时空的关公战秦琼。东侧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p><p class="ql-block">不知画的是什么故事。商周时有轿子吗?乱发挥了。</p> <p class="ql-block">玩啥呢?乐队指挥棒?暗器?哈利波特的魔杖?如果这些形象也属于姜太公封神的时代,商周交替时代的人有裤子穿吗?</p> <p class="ql-block">西侧为五虎上将:左起马超、赵云、C位关羽,张飞,黄忠。</p><p class="ql-block">这雕塑者真的谙熟三国里五虎上将的关系,云长与义徳有说有笑在唠嗑,子龙礼貌地把脸侧过来但眼睛看着远处,马超强忍着没有离座但心思已到酱油铺杀了个七出七进,老黄忠故意摆出一脸不屑但说不定耳朵都竖酸了,努力地听关羽的话里是否有什么鸡毛蒜皮的破绽。</p> <p class="ql-block">左边使枪骑白马者应该是赵云吧。</p> <p class="ql-block">老将黄忠。</p><p class="ql-block">没看出哪处是张飞,太黑了。</p> <p class="ql-block">后土庙山门殿的内侧。</p> <p class="ql-block">如果让我装修这屋脊,我就给它弄成电游版,让这龙张开嘴,眼睛能闪光,白天能吐雾,晚上能冒烟,加上激光照明。效果一定不错。这么多屋脊,哪怕弄一个呢?</p><p class="ql-block">最好内部弄成可拆装的结构,外表每年由全世界民间个人进行设计大赛,乐高公司出资并负责制造安装。一年一度各种主题狂欢节,票房收入作古建保护,环境治理,让后土娘娘也看看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如果总是看到年轻人在考场上卷,骑摩托送外卖,后土娘娘会不会伤心?其实年轻人能歌,能舞,会演戏,会玩,还会谈恋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到处莺歌燕舞,还有票房流水,</p> <p class="ql-block">对着关帝庙,坐南朝北的三连戏台。据说过去是民间戏曲擂台赛的场所。气派!</p><p class="ql-block">对了,刚才走过关帝庙。这关帝庙设计得怪怪的,关公像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连戏台的背后。</p> <p class="ql-block">戏台后门</p> <p class="ql-block">民居?在三清观门外西侧。</p><p class="ql-block">房檐下再置的檐和脊在古建中称什么?</p><p class="ql-block">有钱,有病,不嫌繁琐。</p> <p class="ql-block">三清观和后土庙后院的西侧是两处故居样的民宅,然后就是后土文院。后土文院面积与后土庙景区相当。或已经被承包,或作为社团活动场所,或已经私有,不清楚。距告示牌上的关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闸机和票房处已经没了人影,也没处问。文院的西部有两三间关闭的店铺和一个很大四合院餐馆,门口有两块琉璃装饰作为门神。</p> <p class="ql-block">张颔故居。</p> <p class="ql-block">医药报销等级写进“墓志铭”,不知是哪种宗教习俗。</p><p class="ql-block">生得贫寒,死得富贵。这么有贡献的学术前辈,不妨在后土庙的哪个殿里给立块牌位。🙏</p> <p class="ql-block">古今常见的瓦当。</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听老人讲,老鼠偷吃盐吃多了会变成燕巴蝠(河北一带方言,蝙蝠),</p><p class="ql-block">坚辛探索之后,“封资修”回潮,农村的剪纸贴画里开始有“五蝠(福)捧寿”,</p><p class="ql-block">成年后发现传染病学教科书里说,这种能扑翼飞行的哺乳动物会把一些病毒传给人类。它带来的是瘟疫,不是福。</p><p class="ql-block">此谓民俗,</p> <p class="ql-block">这砖雕也没什么特别。只是门外对面几米处有个高台,过一把平拍的瘾。</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北侧城墙外壁上的介休。</p> <p class="ql-block">按所在位置,这不让上的小楼是城墙的角楼。小楼后墙顶上的箭口挂着一盏很新的灯笼🏮,似乎有人住。</p><p class="ql-block">街边牌坊外停下一辆白色商务车,下来一女一男两个中小学生,还有一个司机给她们拎着书包,跟着她们进了胡同。</p> <p class="ql-block">这胡同可能曾经是古建的一部分。城墙上开了一门洞,二层开了三洞拱形的窗。门洞右侧是关帝庙的后墙,贴在墙上新建了一通照壁。</p><p class="ql-block">福禄寿。似乎是为老人建的宅院。</p> <p class="ql-block">对着城门洞的宅院大门坐东向西。门楣两侧悬挂的木刻金字楹联写着:</p><p class="ql-block">高德高风天赐高寿,</p><p class="ql-block">大义大器人尊大贤</p><p class="ql-block">门口挂的艾蒿带有花店的礼品包装。小女孩按对讲机叫门,小孩的奶奶开了门,书包递了进去,三人转身又上了车。</p><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一副不是刷艳色亮蓝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拍门上的装饰时,又来了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司机把货物放进城墙下的门洞,锁好门转身进了院子。</p><p class="ql-block">走到胡同口回头拍了这张照片。远远地发现,那宅院两侧楹柱上边各伸出一只黄铜灯架,造型是引颈的仙鹤。</p><p class="ql-block">这牌楼上的楹联中有几个草字勉强认得,</p><p class="ql-block">⾔物⾏恒,⼼⽥种德⼼常泰;</p><p class="ql-block">居仁由义,福地安依福⾃多。</p><p class="ql-block">大概抄自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门楣中间刻着两个字,容驷。</p><p class="ql-block">哇,调高比门!</p><p class="ql-block">《汉书》〈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p><p class="ql-block">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p><p class="ql-block">山西建筑折射出山西人的印象,晋取。</p><p class="ql-block">其实,这大理石贴面的牌楼门还是太窄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驷马是一字排开并行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航拍来自网际。</p> <p class="ql-block">艺术和神话,都是对自由的梦想。或表现于形色,或展开在寓意。如果琉璃是色彩的蒙皮,楼阁便是文章的装潢。</p><p class="ql-block">期待一本介休后土庙的故事,不用细数每一尊大神的地位,不要列举谁题刻过什么匾额,我最感兴趣的是信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因何故把那些或真或臆想的人物推上神坛,他们的传说如何经年历月被添枝加叶成现在的故事版本。考据体式的《搜神记》。🙏</p> <p class="ql-block">#或许题外话,但与文旅并非毫无关联。</p><p class="ql-block">老乔可不是怀疑一切,哪有那么多精力?也不是以质疑为乐。质疑别人编的故事或别人传说的故事常常会引人不快,有绝交被拉黑的风险,闹不好会导致争吵,离婚,丢饭碗,牢狱之灾,甚至丢命的。苏东坡因质疑王安石的改革而差点丢命,后半生一再被贬,直到被贬到琼州海南,病老穷困之中。人们会不会以质疑为乐不好说,但的确常常遇到以杜绝一切质疑反对一切批评为神圣使命的人。怀疑一切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那么接受一切就好吗?一时挨骂比一世被骗不知哪个更划算。举两个例子。</p><p class="ql-block">例一,1977年,胡同土鳖第一次进博物馆,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人类史展览。除了兴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感到脑子里有了一点系统的知识,美啊。至今还记得有个玻璃墙柜里的背景是山崖边的大树下,一堆北京人样的小泥人在忙乎各种各样的事,,,旁边的墙上有一句,“从远古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开始,,,”,如何如何。印象深刻。十年后,当与一起读书的同学说起我们的祖先在三十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北京如何如何,一位欧洲同学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问,“你真的念过高中上过大学吗?” 当时自豪的我真感到难以接受。但似乎也无法反驳他,因为那时也的确没有仔细读过进化论。于是去图书馆坐了几个晚上狂补。的确,地球上所有曾经存活的物种中,都是由简单相同的种因分散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逐渐分化为形态上有差别的新种或亚种。生物进化过程中,还没有两个不同的物种分别进化,到最后变成可以直接交配成功繁育下一代的一样物种的。简而言之,属于同一科同一属同一种的黑人白人黄人不可能是从不同的类人猿分别进化而来的。那在概率上不可能。</p><p class="ql-block">不要坚信被灌输的东西一定永远正确。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立论,都只不过是符合当时一些有限认知的一个模型或故事而已。被牛顿写进《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的物体运动论如此,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历史故事也一样。文旅或许能开阔眼界长知识。但如果见什么信什么,听什么都接受,或许文旅就是收获垃圾。</p><p class="ql-block">读书亦如是。</p><p class="ql-block">其例二,读南怀瑾论孔子庄子的书,其中南怀大师有这样的立论:孔子代表北方文化,庄子代表南方文化。南怀瑾算是很有学识的人物吧。孔子,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北方人。庄子是宋国人,出生地有三种可能,分别是今河南民权县,山东东明县,安徽蒙城县。但即使曾被楚国占领过的蒙城,也在淮河之北,妥妥的北方。庄子宁为宋国漆园小吏,也不愿应楚王的聘请去做楚相,可见庄子不那么楚。庄子既没有被江苏人供养,也没有被海南人供养过。庄子死后葬于南华山,后来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华老仙。但此南华山是地名,不是山名,在菏泽市东明县,不在南方。孔子,庄子,南怀瑾大师,三人中仅南怀瑾一个南方人,温州乐清籍。</p><p class="ql-block">老乔不是喜欢挑毛病抬杠,只是不喜欢让自己的嘴像黑板一样,别人写什么就复述什么;也不能像字纸篓一样,人们丢进什么就接受什么。与其变成垃圾桶,不如不旅游不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