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青海,是少数几个尚未踏足的省份之一,听妻说建行组织青海游,全程6天5晚,四个景点,茶卡盐湖、青海湖、塔尔寺和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都在著名的青甘大环线上,不禁怦然心动,欣然报名。<div><br> 满怀期待,终于等到了出行的那一天。准备,出发!</div><div><br></div> <h5>长江中下游平原</h5> <h5>6月15日 南京——西宁</h5> 雨中乘坐大巴到南京禄口机场,气温23-27℃,现在正是梅雨季,空气潮湿闷热。妻在上大巴前扔掉了水果刀,机场安检时又查出了温度计,我笑话妻一路丢盔弃甲上了飞机。<div><br> 飞机准点起飞,一路天气晴好,万米高空仍可清晰地看见祖国的大地。从东南向西北飞行,横跨我国的三级地势,直抵“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刚刚收过麦子,田里放上水准备插稻秧,空中俯看块块农田水平如镜。进入华北平原,麦子渐熟,一片黄色。</div><div><br></div> <h5>华北平原</h5> <h5>连绵群山</h5> 从平原到山区,我国地势二三级分界线十分醒目。越过山峦连绵起伏的秦岭,便进入黄土高原。我走过黄土高原,但高空中还是第一次看见,那是一幅让人无比震惊的图象:只有一个颜色土黄色,干净而纯粹,峰谷密集,沟壑纵横,距离让它们都变成了线条,线条又构成无数的几何图形,像一片片脉络清晰的树叶化石,定格在广袤的大地。<div><br> 飞机在黄土高原上颠簸得厉害,一会上升一会下降,好像在避让那些起伏的黄土高坡,让很多人都有了晕机的感觉。我兴奋地指着窗外让妻看,妻摆摆手,晕得差点想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晕机,其实我也有点晕。</div><div><br></div> <h5>黄土高原</h5> 两个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一直不明白西宁有机场,为什么不直接飞西宁呢?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西宁机场属于高原机场,因高原气候多变,航班少,夜航更少,选择余地小。<div><br> 兰州中川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航班多,最新的T3航站楼今年3月20日才投入使用。中川机场的确很大,仅行李提取线就有10条,对应着不同航班,十分快捷。</div><div><br></div> <h5>兰州中川机场内</h5> 接站的小伙子不知是藏族人还是蒙古族人,给我们每人都献上一条黄色哈达,这是给予尊贵的客人最隆重的礼节。大巴载着我们驶出机场,小伙子开始履行导游职责,热情洋溢的声音在车内响起。<div><br> “大家好!这里是兰州新区,离市区70公里。兰州地形狭长,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5A级景区的省会城市,主要景点是黄河,虽然不能作为旅游城市,但美食却非常棒。这里以肉食为主,牛羊肉,西北的羊肉很好,没有任何异味,喜欢的话可以尝尝。有手抓羊肉、黄焖羊肉、烤羊肉串,口味重一点的还有羊杂羊头。另外现在正是西北水果上市的季节,水份大,甜度高,像白粉桃、李广杏、天水大樱桃,瓜类有哈密瓜、白兰瓜)等……”导游边说边看了一眼窗外,“我们先去吃饭。”</div><div><br></div> <h5>兰州牛肉面</h5> “吃兰州拉面吗?”有人问,到兰州当然要尝尝正宗的兰州拉面。导游笑了:“除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全国都有,我们这儿叫兰州牛肉面。”接着他介绍起兰州牛肉面的制作和特点。<div><br></div><div> 我也看过有关文章,原来的面汤用牦牛骨熬制,后来创新加入整鸡,据说成本大大下降,汤的鲜味却提升40%以上。兰州牛肉面的特点可归结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清指汤清,白指加入了白萝卜,红为辣椒,绿为香菜等,黄指面条。至于面条的形状按宽细分成多种,以满足不同喜好的顾客。</div><div><br><div> 我们在机场附近的一家面馆就餐。面不算贵,8元/碗,如果再加一碟牛肉、一份小菜、一个鸡蛋,就是25元的套餐,我们吃的就是套餐。面条劲道,汤汁鲜浓,的确好吃,牛肉的味道反倒忽略了。</div></div><div><br></div> <h5>去西宁路边的山</h5> 吃罢午饭,坐大巴驶上京藏高速(G6),与G109国道并行。车子在土丘间穿行,海拔不断升高,3个小时后到达西宁。<div><br> 西宁坐落在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盆地里,海拔2200多米,气温7-28℃,最高气温同内地差不多,但早晚温差竟然超过20℃,难怪有“中国夏都”之称。据说西宁人不用空调,甚至连风扇也不用,没有蚊虫,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导游有些夸张地说,西宁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br></div><div><br></div> <h5>西宁城东区</h5> 因为山多,城市只能在山谷间延伸,西宁城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头向西尾朝东,南北方向是两只翅膀,所以城市的分区也很简单,就是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和城中五个区。我们住在城东区,东区主要是回民聚居的地方。<div><br> 安排好住宿,我和妻便在附近转了转。西宁道路和街巷都很干净,公交车上印着西宁的吉祥物雪豹,还有雪豹和“西”字组合设计的城市标志。卖水果的很多,但没有找到导游说的李广杏和天水大樱桃。</div><div><br></div> <h5>西宁街景</h5> <h5>公交上的小雪豹</h5> 想起央视的地名大会,考妻两个问题,一西宁之名是否有千年以上?二西宁人口240多万,占青海省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妻都答错了,不是事先了解我也不知道。西宁之名始于北宋1104年,距今900多年,西宁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0%,而青海省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可见西部之地广人稀。<div><br> 八点半太阳才落山,高原清凉的风吹走了最后一片晚霞,东西部时差明显,西宁的夜来得有些晚。</div><div><br></div> <h5>夕阳下的西宁</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到西宁</span></p> <h5>6月16日 茶卡盐湖(多云,10-27℃)</h5> 湟水是西宁人民的母亲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在城中有北川河与南川河汇入。我们逆湟水而上,出城向西去往300公里外的茶卡盐湖。<div><br> 陪伴我们几天行程的导游不是昨天的那个小伙子了,而是阿荣,一个半汉半藏的边二代,父亲是汉人,母亲是藏人。从事导游20多年,经验丰富,很快这个自称“海拔不高”(个子矮)的女导就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资深和敬业。从上车开始讲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几个小时除了喝水没有停顿。从内地到边塞,从回族到藏族,从李连杰到宗喀巴,从昆仑山到柴达木,从佛门僧衣到藏家服饰,从文成公主到松赞干布……,天南海北,古往今来,整个一百科全书式讲解。</div><div><br></div> <h5>远处为昆仑山</h5> <h5>倒淌河景区</h5> 我一边听一边望着窗外,随着海拔的升高,景象不断变换。这条路就是唐蕃古道,起点是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当年的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在这条路上走了3年半。<div><br> 过了日月山就是青海湖。原来青海湖的水向外流入黄河,随着日月山的隆起,阻断了水流,青海湖变成内陆湖,河水由东向西倒流回湖,故称倒淌河。现在倒淌河成为一个景区,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br></div><div><br></div> <h5>倒淌河镇</h5> 日月山垭口海拔3500多米,这里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藏民认为日月山也是人和神的分界线,过了日月山离神山昆仑山就越来越近了。的确,随后的行程我们进入牧区,一直与昆仑山并行,因为相距较远,感觉不出它的巍峨,但凭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足以让人心生敬畏。<div><br> 青海人对“青”字有独特的理解,三横代表长江、黄河、澜沧江,一竖代表昆仑山,就是说青海是三江之源,华夏文明之源,还有万山之祖,加一“月”字表示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div><div><br></div> <h5>团友拍的照片</h5> 刚刚进入柴达木盆地不远就到了茶卡镇,整整耗时5小时,海拔从2200米上升到3200米。午餐安排在镇里的一家回民餐馆,导游阿荣再次强调回民家禁烟禁酒,不能说猪肉。我们的团规格比较高,团餐都安排在社会餐馆,这家回民饭店的菜味道不错,我兴起还买了几瓶他们的牦牛奶粉。<div><br></div> <h5>回民饭店</h5> 柴达木盆地中原来有一个柴达木湖,随着地质板块冲撞抬升和水份的蒸发流失,地表出露,坑洼处留下星星点点的小湖,位于盆地最东端的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属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div><br> 茶卡盐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旅游开发,到了这里才知道我们游览的是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在盐湖东面,与大名鼎鼎的“天空之镜”相距20公里。</div><div><br></div> <h5>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大门</h5> <h5>团友合影</h5> 茶卡天空壹号是近年新开发的景区,2015年浙商与乌兰县政府合作,是“东部资本+西部资源”的杰作。2018年开园,2019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南倚昆仑,北枕祁连,同是柴达木盆地捧出的琉璃幻境,不知两处景区哪一个更美。<div><br> 景区大门很特别,以“茶卡”两个字设计建造,且只有字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隐含在盐湖倒影里,成为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进入大门,穿过钻石广场,不知这些巨大的钻石造型是不是以盐的晶体为蓝本设计?广场边高高挺立的骆驼是盐雕,不知下雨会不会化掉。</div><div><br></div> <h5>钻石广场</h5> <h5>盐雕骆驼</h5> 坐上小火车,来到湖边。一大片纯净的湖水出现于眼前,不同于一般的湖水,因为含有结晶盐和各种矿物质,湖水呈现白色、乳白、淡蓝、黄绿等各种颜色,通透而明净。沿沉水栈道步入湖中,以远处的昆仑雪山为背景,随便一拍都美得让人心醉。<div><br></div> <h5>茶卡盐湖</h5> 我们沿着木栈道在湖中漫步,坐上小火车绕湖而行,景区设置了一些表演和娱乐,以展示茶卡的青盐文化,还有骑马、射箭、高空玻璃滑道,但更多的人流恋于山水间,在千与千寻中留下最美的身影。<div><br></div><div> 雪山、草地、湖水,这一片洁白而纯净的世界,仿如人间仙境。</div><div><br></div> 很难相信,脚下的堤埂是盐,水里也是盐,妻蹲在水边抓起一把,白花花的,尝一下又咸又苦,还有点辣。盐湖的表面被一层厚厚的盐壳覆盖,盐壳下面就是结晶体的盐,盐壳上面是一层薄薄的水,镜子一般将天地照入。<div><br> 茶卡盐湖从明代开始手工采盐,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成立国有盐场,实行机械化采盐。据说茶卡盐湖的盐可供全国人民使用70多年,这个说法不直观,我查了一下,根据《全国盐业产销及运行情况报告》统计,茶卡盐湖储盐量4.48亿吨,2024年我国食盐消费量1325万吨,当然食盐并非全部食用,根据人体摄入量计算大体不错。</div><div><br></div> 就在我们尽情游玩盐湖的时候,没想到危险已悄悄来临。晚饭妻没有食欲,头痛,连蒙古包极富当地特色的盐焗鸡和炕锅羊肉也没吃,回到宾馆就躺下了,我没有在意,以为累了休息一下就好,还想着要看看茶卡小镇夜景。<div><br> 几个小时过去,妻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忽冷忽热,还恶心想吐,我急了,问导游是不是高反?导游拿来氧气,还用当地特效止痛药藏骨灵给妻抹上,又喝了一支藿香正气水,效果不大。领队联系了茶卡镇中心卫生院,带我们过去检查,妻血氧只有80(正常>95),显然是高反了,没有别的办法,先吸氧一小时。</div><div><br></div> 茶卡小镇因旅游而兴,这家小小的卫生院却解决了很多高反者的大问题,现在已是凌晨1点,还有不少人在此吸氧。想起前不久四姑娘山有人因高反死亡的案例,我有些恐慌,又去买了两支氧气备用。说实话,妻高反完全出乎意料,我们俩前年走川藏线、去年过雪山,海拔4000-5000米以上都没事,这里海拔只有3200米,根本没想到会高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div><br> 吸完氧,检测血氧并未提高,医生叮嘱好好休息。回到宾馆,我才感觉自己两条腿有种难言的酸痛感,一直没有消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不舒服,难道我也高反了?带着疑虑迷迷糊糊睡去。</div><div><br> 幸运的是,早晨醒来,我完全恢复,妻虽虚弱也大为好转。阴转晴,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茶卡盐湖</span></p> <h1><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h1><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6月</h3> <h1>附图:</h1> <h5>雪山-盐湖</h5> <h5>格桑花栈道</h5> <h5>运盐火车</h5> <h5>盐湖留影</h5> <h5>城堡倒影</h5> <h5>心心相印</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