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开始不怕出丑、不怕搞砸、不怕犯错...</p><p class="ql-block">人生中的每个过程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曾经做错的事,并不会成为你出丑的痕迹,而是你成就的勋章。”</p><p class="ql-block">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大家面前发言时,你看着大家的炯炯目光,紧张到忘词;在开会讨论时,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同,就选择沉默、附和;碰到熟人问你事,你回答完之后,又觉得自己答非所问,瞬间信念崩塌、不停自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事都能让你恨不得钻进地缝,脚趾都快抠出三室一厅。可事实上,你的好坏除了你自己,根本无人在意。只是自己的无端放大,才让你觉得输不起、放不下。但正如罗永浩说的:公开出丑,可以克服自身各种心理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出过丑、犯过错,你会发现并不会天塌地崩,日子照样过,时间照样走。丢掉面子,甩掉包袱,心中无事一身轻,做事自然多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五堑,曾国藩如何“脱胎换骨”——可复制的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打破体面的保护壳,允许一切发生</p><p class="ql-block">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精雕细琢。好像只要不打破这份想象,就永远可以当作自己可以成功。可所有的不敢、不想,都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让你在原地停滞不前。只是看起来不顾一切地努力,却没有深扎下去的拼劲。正如莫言所说: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发生。当你允许一切发生,允许不完美出现,然后精心打磨,你才会发现,其实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沈从文,就是一个愿意打破所谓的「体面」,允许发生,愿意放下,最后收获更大成就的人。只是小学毕业的他,好不容易在文学领域获得非凡成就。却因为时代的变化、文学思潮的变迁,他遭受了不少波及。可他并没有固守所谓的面子、身份,放下作家的头衔,投入到文博研究的新领域,成为了历史文物研究者。你看,允许自己从头开始,放下所谓的包袱,轻装上阵,或许才能走得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山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接受的事情越多,越是自由。每一种难以接受,都给自己立起一道墙,墙立得多了,不是迷宫,即是牢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要想活得顺遂,其实是有窍门的。放下所谓的体面,允许一切好与不好,让它成为你成长路上的能量,人生也就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摔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清第一能臣曾国藩,可以说是一路跌跌撞撞走出来的。年轻时经历了7次科举,才中秀才;进了官场,被同僚排挤;上了战场,几次被击溃;甚至还被皇帝当众羞辱。可偏偏这样的「丢人现眼」,他却在《曾国藩家书》中写道: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恭然自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这一生的长进,全都是在受到挫折、屈辱时得到的。贤弟你也务必咬紧牙关,磨练意志,积蓄志气,增长才智,千万不能自我气馁,萎靡不振。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解弟弟曾国荃切要振作精神,不要自暴自弃。正是因为这一跌、那一绊,让人长了记性,主动寻求改变,成长才会真正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彻彻底底摔过一次,你再爬起来之后,你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刚学骑车时,摔过两回也就熟练了;刚学游泳时,喝了几次水也就能游了;刚入社会时,犯过几次错也就清楚了。正如郭沫若说的: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困境、磨难、痛苦,这就像人生路上躲不开的风雨。虽然痛苦,但让你坚强;虽然苦涩,但让你成长。</p><p class="ql-block">与其畏手畏脚过一生,不如敢想敢做闯一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国有一句谚语:一个从不出丑的人,并不是一个他自己想象的聪明人。不出错的人生,并不代表的事事完美,也意味着你从未让自己大胆尝试过一次。而看起来的小心翼翼,也不过是把自己本可以学的东西、获得的机会,都拱手与人而已。放下所谓的体面,舍弃无用的面子,与其畏手畏脚,不如勇敢闯一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战才是硬道理。应该有无数个人的脑海中有过这样的念头:等我准备好了,我再开始。好像只要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打个胜仗。但事实上,你永远不会准备好,就更别说行动了。而唯一能够作出结果的,并非一切准备完全,而是赤手空拳出局。就像马云说过的:如果阿里巴巴当初什么都准备好了,就不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了。与其在理论中反复打磨,不如先迈出第一步。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实践出真知。不投身实战,你就永远无法找到那把通关的钥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惧他人眼光,做自己想要的选择。曾看到关于作家村上春树的故事。曾经作为酒吧老板的他,在30岁时,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决定当一名作家。这在所有人眼里,都觉得不切实际,甚至不少人劝他放弃。可他的做法是推掉社交、拒绝应酬,全然没有被别人的声音所影响,打磨出了开山作《且听风吟》,斩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你看,一切的结果,其实都来自于你自己坚定地选择。即便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但你只有真正做过,你才会知道对错、好坏。否则,未经尝试过的选择、未曾实践过的路径,都会成为你可能成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允许试错兜底,在过程中逼近理想解。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是人都会犯错,所以铅笔的后面才会有橡皮擦。是啊,我们从小做的题目,有一个步骤算错了,那就划掉重新验证就可以。谁说写错答案,但又重新改正的题目,就不是学会了、正确了呢?解题如此,人生也是一样。给自己留有试错的余地,做错了及时调整,然后一步步接近正确值。那些曾经做错的事,并不会成为你出丑的痕迹,而是你成就的勋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上万次,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人生中的每个过程,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体验。即便会跌跌撞撞,就算会漏洞百出、会尴尬脸红,也要大胆去做。当你我能有不怕失败、不怕搞砸的强心脏,才能有登上云霄的胆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