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聂兴浩 诵读/聂兴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73220495</b></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6号上午因八音布鲁克景区维修施工不能开放,临时改为参观游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p><p class="ql-block">出发后导游介绍了口岸的发展变迁,从清朝左宗棠率军收回新疆伊犁,到曾国藩之子曾纪泽,通过艰苦的外交谈判,成功改订《中俄伊犁条约》,使得伊犁地区划归中国所有,霍尔果斯口岸现存中国第一块界碑。</p> <p class="ql-block">行车途中打开了卡拉OK,唱歌的游客并不多,本人唱来一首《我是一条小河》,朗诵了四首自己游览喀纳斯时写的诗词,受到大家的欢迎。</p><p class="ql-block">一路欢声笑语,诵读深情郎朗,歌声婉转嘹亮,不知不觉就到达了边境口岸霍尔果斯。</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部中哈边境,地处欧亚经济板块中心地带,是国道312线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最西端。</p><p class="ql-block">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包括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盛唐时是丝路北道驿站,清代初年是伊犁索伦营驻防卡伦之一,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成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p><p class="ql-block">1851年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1881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签订后,成为两国商旅过往驿站。1920年,新疆省政府同苏签订相关条约,规定所有进出口货物均走尼堪卡,使其成为新疆最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62年后因中苏关系紧张基本关闭,1983年重新开通,成为新疆对西开放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口岸有边防检查站、海关、卫生检疫等配套设施,还建有边民互市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等。</p><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是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的最大口岸,也是我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互补、产能合作的枢纽和门户,进出口货物种类丰富,涵盖粮食、整车、活畜、肉类、水果等。</p><p class="ql-block">公路口岸是我国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铁路口岸东承陇海兰新线,西接中亚铁路网直达荷兰鹿特丹,中欧班列联通“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45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首先到达霍尔果斯口岸第六代国们参观,诺大的广场,两侧有雕塑群,历史和现代交融,有英勇作战的士兵,战马嘶鸣,出使的商队,都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雄伟壮观的第六代国门高端大气,比起第一代小平房(历史照片)等前面几代国门有天壤之别,这也是国家富强的一个体现。</p> <p class="ql-block">参关了口岸历史展览,看到了曾纪泽同俄罗斯人谈判图片以及签订条约手迹,与我国第一块界碑合影留念。来到观景平台,看到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两国之间只有铁丝网隔离。对面的建筑相形见绌,偷拍了一张照片,因为广播喊话不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河流,没有高山,都是平原,边境线也就是由铁丝网隔开。现在的边境一片祥和景象,商贸往来密切,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苏对峙,口岸被关闭二十多年,直到1983年才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如今苏联解体三十多年了,对面的国家变成哈萨克斯坦,而中国代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未来的目标不止是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站在边境口岸思绪万千,看中欧班列像一条条钢铁巨龙驰骋在欧亚大地上,互惠互利,促进贸易,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号于青岛市海林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