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心中的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尚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泰戈尔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几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说的是陈行甲在一个新书分享会上给满脸沧桑的农民工签名拥抱的事,那位大哥的形象与在场的人形成了巨大反差。我猜想,这件事定会火爆。果不其然,近几天几乎是刷屏爆屏,那位大哥也成了网红。不说那位在京城打工大哥的生活如何艰难,人世何等沧桑,只说可以肯定的一点,那就是他的心中有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情是这样的。6月25日这天,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正在举行陈行甲的新书分享会,一位年轻工作人员看到一位背着大包小包,衣着朴素,满脸皱纹,局促腼腆的大叔站不敢站坐不敢坐,他在一个角落里目光专注,听得非常认真的神态与整个会场也形成了反差。工作人员走过去拉他坐下,问有没有需要帮他的,他更局促不安了。工作人员把此情况介绍给了记者(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遂把这位大哥引到了主席台前,陈行甲正给购书者签名。记者给陈行甲介绍说:“这位大哥很局促,不敢上前,在书柜前一直翻看,但没有买,估计是不舍得买,我们买了一本送给他,他不愿接受,就引他过来了。”陈行甲听过后,非常感动,从大哥的神情中看出了他对文学充满渴望,便在书的扉页上留言:“敬赠刘诗利大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大哥,我们一起过热爱的一生 陈行甲 2025.6.25”,并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说:“大哥,记得联系我,给我发信息。”而后是深情的拥抱。事后陈行甲感叹:“这位大哥,是我的书写生涯中得到的最高褒奖。”当陈行甲为这位大哥送上签名书并给他一个大拥抱时,他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出了孩童般的一朵花。我猜想,那是他发自内心开心的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行甲可是个大名人,1971年1月出生,湖北兴山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知名公益人、作家。曾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任期届满后,他辞去公职,创立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开展公益创新、大病救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关怀、防灾救灾等公益项目。他现任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他曾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称号,被《中国慈善家》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公益时报》评选为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并获《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大哥叫刘诗利,河南濮阳人,今年58岁,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没有复读,选择了小学民办教师,一干就是11年,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等小学1—5年级的课他都代过。后来,两个孩子出生,入不敷出,想改善家人生活,便辞去教师赴京打工,一干又是20多年。他不舍得扔掉父亲留给他的书,送孙子孙女进城读书,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想让自己的后代能够选择好一些的学校,接受好一些的教育,以便成才,服务于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个农民,在京城打工是艰苦而又艰辛的。他一般在北京马驹桥劳务市场打零工,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抢活干,如果7点起床就不好找活儿干了,扳(绑)钢筋、搬水泥、打混凝土,日挣两三百元,夜宿廉价旅店,上铺20元,下铺25元。吃的是自己煮的土豆,小洋葱、小甜瓜,才四块来钱,有时再吃些四块钱能买五个的烧饼。工地收工后,他就钻进书店,手捧农机手册、汽车驾驶、电焊教材、电工须知等如饥似渴地阅读。如果找不到活儿,就去书店看书,有时随身携带行李,难怪大包小包的,有时坐公交车或地铁找书店,有一次曾骑自行车2小时行程几十公里去找书店看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的艰辛从未压垮他对知识的渴望。“很痴迷李白、李商隐的诗句;空闲时间就喜欢看书,看的最多的就是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是现代汉语词典,挺长见识,范围也广,里边的字词想多了解一下。”他如是说。从民办教师到工地劳动,刘诗利用半生经历诠释了什么是脚踩泥泞依然仰望星空。他外表朴素,灵魂丰盈,没有写过书,却把生活过成了书。可以想象,当捧着书专注阅读的时候,他分明就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哪怕生活再苦,充盈的精神世界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我坚信,在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日子里,书籍就成了他的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想为他提供帮助,他婉言谢绝:“谁的钱不是辛苦钱,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就足够了。”敦厚朴实溢于言表,刘诗利大哥是几亿普通农民的典型代表,我们分明看到了他那颗诚挚、朴实、善良的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诚然,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以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来苛求别人。有的人喜欢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寻找文化、文明的真谛;有的人喜好喝茶论道,探讨生活,探讨人生;有的人热衷于歌声嘹亮、翩翩起舞,陶冶情操,享受人生;有的人痴醉于制作无聊甚至是低级趣味的视频段子来博取眼球赚流量;也不乏借物欲横流之势痴迷于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穷奢极欲者。但是,在当今衣食无忧情况下,我们是否曾想过今天的如此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否有人给我们继承和传承;抑或我们的安全生活环境是否有人为我们冒着生命危险遮风避雨、负重前行乃至付出生命;还有,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该有诗与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生在我身边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村有位叫段宝生的老头,当时有70多岁吧,他有个养家糊口的手艺,给人们换钢种锅(其实是铝制锅具)底或茶壶底,我称他老段或段师傅。有一次我去他家换锅底,他知道我在学校教书,就问我:“喜欢历史地理吗?”我说:“初中、高中不记得学来没,师范里学了几节课,不太懂。”他随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摘下老花镜,从身后抽屉里拿出两本书让我看,一本是中国地图册,另一本是世界地图册。我问:“你喜欢这个?”他笑着说:“坐在咱家里,天下事都知。”我猜想老段不简单,遂翻看那两本册子。对于我不懂历史地理的人来说,那些红红绿绿的地图看得有点晕,况且不少地方还用铅笔勾勾画画的。看看上课时间快到了,便匆匆告辞离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去取换好底的钢种锅。老段同样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摘下老花镜,从身后抽屉里拿出两本册子,先翻起了中国地图册让我看。正看间,她老伴推门进来,看到我俩的情状就出去了。原来是“叮叮当当”的声音戛然而止有个时分了,担心老头子出意外,进来看情况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段指着中国地图比划着说,你看这条线,右边的(靠海的)就人口密集也发达富裕,海边便于跟外面交易;左边地广人稀不太发达,称西部地区,咱山西正好在中间。然后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了抗日战争情况,有黄河天险日本人就没过去,毛主席和党中央机关在延安就安全等。正是他通俗易懂的述说,让我知道了七七事变后日军除从北平向华北等地进攻外,还从上海登陆,继而有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从滇缅公路之云南进入缅甸作战。他指着东北地图告诉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还成立了一个国——伪满洲国,那个皇帝还是清朝末一个皇帝溥仪,那时人们在那里做买卖的多,去东北或者从东北回来,还得办证,那是出国回国呀。也正是老段的一番述说,让我知道了我们村白锦章被日军掳到东北奉天煤矿做劳工,偷跑出来后在友人帮助下办了签证才回到家乡。还有,在海拉尔谋生的王惺忱,1942年他从那里回家乡,除办理签证外,还带回来一张伪满洲国海拉尔国境警察队发的上边有照片且盖有钢印的特别“身份证”,没想到这张特别身份证起了很大作用,他加入抗日组织任地下交通员,不论走到哪里,敌人一看这张身份证就毫不怀疑地放行。更没想到的是,老段给我讲的这些,对日后我挖掘、收集、整理我们村的红色文化,起到了莫大的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不知道老段背地里是如何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的,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百姓,竟有如此爱好,脑子里有如此丰富的知识,这是我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正是他的刻苦、勤奋、自律,才会“坐在咱家里,天下事都知”,我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他翻开勾画得密密麻麻的世界地图册,给我指点打了8年也未打出胜负的两伊战争;指给我看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并讲其历史状况;翻到欧洲地图指给我看二战后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首都柏林一分为二(美英法为一块,苏联为一块),柏林危机时,美英法方面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靠空运;还指给我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地理位置,但他不无惋惜地说,可惜已经分成十几个国家了,你看这里是波罗的海三国,这是中亚五国,这是乌克兰,这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天从他家出来已不早了,老段送我到院门外,并说想要聊这方面的东西就过来,他常在家。很可惜学校、家庭都忙,后来也没去他处,直至他离世我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每当看到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或路过他家门口,我总是就想起了老段,想起了他的那两本地图册,想起了他给我的娓娓道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想来,老段不正是历史地理文化的继承者、传承人吗?也许你觉得这很微不足道,但他的内心很充盈,充盈到关心国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这不正是那些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具体体现吗?抑或夜深人静时,他的内心会氤氲出诗与远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些天家乡人郭秋安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在村里北大街办一个“暖心书屋”,开张时邀我回去捧场助阵。我说你的初衷、目的是什么,规模多大,如何运作。他说就是把自己的藏书借给别人看,规模多大也说不来,目的嘛,主要是针对如今不少年轻人工作之余无聊暴饮刷短视频,中老年人无所事事搓麻将,从我这里借他们喜爱的书看,说不准能提升甚至改造自己,净化社会风气。他的一席话,让我深受感动,随即应允并承诺,开张之时少说二三十、三五十本,多则百多本书捐给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秋安,也是一位老实巴交土生土长的农民,跟刘诗利年龄相仿,也是奔60岁的人了,一辈子没离开过家乡文水县西城村。他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后即投入农业生产劳动,这些年除种植几亩农田外,夫妻俩靠打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自幼喜好读书,对事物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见解。因不人云亦云,不免有人以“另类”看他。他写了不少东西,有诗歌,有散文,还有论文,既有国家大事、国际方面的,也有日常生活的,我从中能感悟到他发自内心的那种家国情怀。去年夏天和今年正月,两次让我给他修改稿子,我也给他指出过发展的方向。我俩深入交流过,他说有时候看书能痴迷得一晚上不睡觉,甚至饭也不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不论“暖心书屋”前景如何,能有如此想法并付诸实施已经很难得了。他如同刘诗利大哥一样,这把年纪了,读书写文章已不是为了改变命运,我猜想,是为了滋润心田吧,或者说在疲惫的时候,自己的身心有个心灵花园可以歇缓栖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诗利、段师傅、郭秋安,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又是极不平凡的人,他们都是在生存的夹缝中为灵魂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的窗户,不因生活所限放弃读书学习,也不因眼界所限放弃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诗与远方。这样纯粹的精神追求,怎能不让人动容,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毋庸置疑,他们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承人,都是在角落里,在耕耘的田地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着微弱的星光。记得有位知名作家说过大致这样的话,文化首先是继承,然后是传承,继而是创新,如果连继承、传承都不想好好干,还谈什么创新?那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蒙哄现在和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愿生活中的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承人!愿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都有诗与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0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