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一场洪水——桃源师范记忆1995<br></b></font></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 style=""><b>康 建 纯</b></font></span></h1> <h1><font style=""> <b> </b></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b>1995年7月1日至4日,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所在的桃源县城突遭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全校一片汪洋,学校停电停水,通信中断,学校有学生、教师及家属近千人。</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1995年,我时任学校教务科副科长,因李科长抽到校办产业,学校委我主持教务科日常工作。我用自己的两台相机,记录了那几天学校实况(<span style="font-size: 17px;">部分图片为原视频截图留存</span>)。</font></b></h1> 7月2日下午,在学校综合楼顶上俯瞰。运动场一片汪洋,从左至右建筑依次为音乐楼,在建的风雨操场,学生食堂、厨房等 <h3><font color="#ed2308"> <b>视频留存1:</b></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font color="#ed2308" style=""><b>“学校积存的水全部供给学生”</b></font></span></h3><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7月2日下午2:40,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方伟杰同志用刚刚临时架设的广播扩音设备发表党委行政对全校师生要求,保障学生的安全和生活</span></h3><h1><font color="#ed2308"></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洪水突袭一片汪洋</font></b></h1> 1995年7月1日夜晚,桃源县城洪水漫堤。夜晚学校将全体学生转移到教学楼二楼以上。7月2日凌晨校园进水。 东边校道从北望南 7月2日学生期考。上午8时,我电话请示市教委主要负责人,能否暂停期考(因有全省统考科目),曰否。11时,市教委主要负责人来电指示停考 7月2日上午老师蹚水监考。图为李湘如老师监考归来,在综合楼东头拍摄(李湘如老师提供) 7月2日,学生寝室围墙已快淹没 照片前中为学校校门 沅水河畔的桃源纺织厂水泵房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保障学生安全生活</font></b></h1> <h1><font style=""> <b> </b></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b>7月1日晚上,学校党委行政带领全体教职工转移教学设备器材,提前把全体学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教学楼二楼以上。7月2日起,学校仅有的饮用水只供学生,炊事员在老礼堂的舞台上给学生架锅做饭,解决学生吃饭饮水问题。学校安排校科干部、班主任和老师到教室里陪伴值班,照管学生。</b></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b>视频留存2:</b></font>7月2日,学校领导、教工密切注意水情</h1> 7月2日,学校领导密切注意水情 利用长木黑板作簰 7月2日上午,行政科用长木黑板簰抢运食品 <font color="#ed2308"><b> 视频留存3:</b></font>7月2日下午2:40,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方伟杰同志用刚刚临时架设的广播扩音设备,发表党委行政对全校师生的要求 7月2日中午,学校党委行政在教务科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学校办公室及会议室在综合楼。见上图白建筑)。根据上级指示,下午停考;临时委任我管理学生,因当时学生科王科长在校外家中被洪水阻隔,无法来校;而此前我曾在学生科主持过工作。 我即每班安排2名教师,其中一位是该班班主任,每位教师发两张废报纸分头坐在教室门口,和学生同住在教室,安抚管理学生。 教职工络绎不绝蹚水给学生送衣送水送食品 7月3日,我在教室黑板下面的讲台上酣然入睡,学生用我放在身边的相机给我偷拍的一张照片 对面较矮的两层建筑为学生浴室,浴室顶上是两个储水箱,学校规定储水箱的水只能用于学生。 学校所储的水,临时雇小船运到地势较高的老礼堂和教务科,学校规定<b><font color="#ed2308">“学校积存的水全部供给学生”</font></b> 选了20位体力好的男生协助提水 师生将运来的食品从老礼堂后台抬进到舞台上 食堂工人师傅在老礼堂舞台上架锅做饭,保障学生生活 <h1><b><font color="#ed2308">视频留存4:</font><font color="#333333">教学楼拍摄</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三、平安顺利转移学生</font></b></h1> <h1> <font color="#167efb"><b>7月4日洪水稍退,学校组织船只,安排中青年教师将学生一批批送达安全地,然后组织学生乘车回家,学校千方百计保障学生的安全。</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b></font></h1> 7月4日晨,洪水稍退,学校命我和吴长敏、王铜成外出寻大船,拟将学生先运至新河桥对岸安全地带。我们三人在桃花路找到一条小舢板去新河桥。我沿途随手所拍 我父母当时住在县棉麻公司宿舍一楼,父亲重病卧床,我过家门无法入,目测家中进水两米多。非常感谢当时棉麻公司领导,将我父母临时安置在公司办公楼二楼。8月1日,我父亲病逝。 我们三人联系了几只大船,吴长敏和王铜成回校汇报,我在新河桥对岸安全地带找了几张废报纸,买了瓶墨汁,用报纸搓了支“笔”,写了个牌,当了半天处长。我当时在这里不仅接待了几十位学生家长,还接待了准备到校慰问的市教育工会主席雷子贵同志,他们虽然不能去学校,但听我介绍后,也都放心了,尤其家长们都千恩万谢。<div> 为便联系,我当时右手握着全校唯一 一台私人的大哥大。<br><div><br></div></div> 7月4日上午9时40,学校组织学生准备乘船撤到新河桥安全地带,在学校7栋东边大树下学生科王科长讲要求和注意事项 学生在老校门外上船 每船安排两位老师同行 学校领导、教工、家属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离岸的船 船行到新河桥出口处,停到桥外侧,我在桥边接师生 船行到新河桥出口处,停到桥外侧,我在桥边接师生 <h1><b><font color="#167efb"> 这次洪灾,学校无一人伤亡。事后,学生和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和教职员工对同学们的关照。</font></b></h1> <h1> <b><font color="#167efb">1995年7月的这场特大洪水袭击,在桃源师范办学史上是少有的大事件。学校所有教工团结一心,迎战洪水,取得了抗洪胜利。所有桃师教工也在抗洪中受到了磨练,增强了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置能力,展示了桃师教工关爱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顾全大局的风采和精神。</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续 记</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续记一:连续多年组织抗洪</font></b></h1> <h1> <b><font color="#167efb">1995年、1996年、1998年、1999年桃源县遭遇四次特大洪水袭击。四次洪水有三次发生在我们学校临近散放暑假时,一次发生在虽已散放暑假但仍有数百名学生在校参加自考辅导班学习。在学校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齐心协力,克服巨大困难,保证了学生和教工的安全。</font></b></h1> <h1> <font color="#ed2308"> <b>续记二:7月2日晚上,我曾悄悄给313班班主任周国平老师两桶水</b></font></h1> <h3><b><font color="#167efb"> 周国平老师是1992年从湖南师大分到桃源师范学校的生物学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1994年9月始任313班班主任。1995年7月1日结婚,当天一群送亲的人把他爱人小秦从200里外的西洞庭送到桃源师范。晚上周老师就到班上去了,组织学生转移。</font></b><b><font color="#167efb">7月2日,送亲来的一群人和新娘子小秦见不到新郎官,无吃无喝。后周国平找来一点方便面放到家中,马上就到教室去了。</font></b></h3><div><b><font color="#167efb"> 当时我在教务科还负责一些物资管理,尽管当时领导交代“水只能学生用”,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7月2日晚上,我把周国平喊到教务科,悄悄给他两桶水提回家去。</font></b></div> 2003年7月下旬,我和周国平(上图右2)等老师,从桃源师范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到三峡大坝 <h1> <font color="#ed2308"><b>续记三:1996年10月,桃源师范根据1995年学校遭受特大洪水纪实,自创自编的舞蹈《红烛情》参加湖南省第四届中师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该节目四次参加省市演出,四次获一等奖或特等奖。</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烛情》剧本由龙熙银老师一夜写成。</b></h1> 1996年10月8日,《红烛情》节目在长沙青少年文化宫参加湖南省第四届中师文艺调演时剧照(张学龙摄) 1996年10月10日下午,《红烛情》节目全体演职人员到湖南大学广场前留影(张学龙摄)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后 记</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 1. 我校1912年由宋教仁先生倡办,始名湖南公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在桃源县城,是湖南省最早创办的六所中师之一。后学校曾先后易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四中学校、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校、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3年为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2013年和湖南省常德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湖南幼专),新校建在常德市武陵区高泗路。<br> 2. 我将多年来收集的桃源师范学校有特点的资料编写成校史故事,这也是湖南幼专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料,拟形成独特的湖南幼专校史文化,以能彰显学校光荣历程,传承学校优良作风,构建校园优质文化,教化激励一代后人。讹误之处,敬请指正。</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2025年7月2日<br> 于桃源师范白楼旁</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