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

紫藤花开

<p class="ql-block"> 收拾房间时,看见了先生在2000年单位演讲时的一篇文章《父爱》,感觉还能读进去,又恰逢公爹祭日,特意留存。</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往事如烟。父亲离我们而去已快一年了。窗外细雨蒙蒙,我又忆起了老父亲……小的时候,父亲在离家一、二十里的八庙学校教书,每月里只回去几天,在家的不多的几天里,也常常不是劳作就是同母亲生气、吵架,顾不上管我们。因此,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缺少父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一个夏日的下午,我和母亲生气,一个人悄悄地沿着公路去找父亲,我知道,顺着公路走,一定能找到八庙学校的。离家得晚,小孩儿腿短,又走得慢,走着走着,太阳就下山了,望着逐渐黑暗的天空,逐渐冷竣的山峰,逐渐黢黑的山林,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我只能继续走,终于,在黑暗中有了灯光,在稀疏得几近湮没的灯光中我找到了八庙学校,找到了父亲。父亲问了几句,也就不再说什么,安排我吃饭、睡觉。这一次的宽容,使我在朦胧中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爱。</p><p class="ql-block">就在我刚刚告别童年的时候,父母离了婚。为了照顾我们兄弟上学,照顾这个家,父亲调回到家门口的重阳学校。于是,我与父亲才开始朝夕相处,才开始每时每刻感受到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开始练习钢笔字,练习毛笔字,我书法的基本功就是在这个时候奠定的。</p><p class="ql-block">随着我们兄弟的长大,我更开始体会父亲的另一种爱。父亲被调去负责乡成人学校,抓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于是,父亲便忙乎开了。刚开始时,筹划经费、校舍、师资、生源、学校章程等,经乡领导确定后,便着手办校。学校办起来后,他便时常请县、乡的技术员,甚至请回乡探亲的本地籍的专家来给农民上授课、辅导,他不仅组织办学,组织教学,上课也坐在那儿听,记笔记,业余在家搞试验田。每向农民推广、普及一个种养加项目,他都看书、请教、实践,一丝不苟,把一个个的技术要点、难点亲自掌握,首先自己成为留得住的技术员,成为农民身边的技术员,以方便指导农民的实践。在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他还花钱订了《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等书刊,方便自己学习、工作,方便周围农民借阅。经他手,重阳乡先后引进了养鱼、养兔子,种植天麻、苹果等项目,还为农民进行了玉米、小麦、红薯等普通种植项目技术的提高培训。在短短的几年里,为重阳乡农副经济的振兴繁荣作出了相当大贡献。他们的农民教育模式被原南阳地区成教系统誉为“重阳模式”。他本人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市、县、乡劳动模范。父亲的敬业为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父亲这一生,只要是工作,加班加点,再辛苦都毫无怨言。五、六十岁的人还经常骑自行车到十几里的山里去下乡工作,一次骑自行车天黑看不清路,摔倒了,辛亏没怎么摔着,只是怎么也找不到眼镜,只好推了十几里的山路回家。</p><p class="ql-block">父亲自己对工作是这样做的,也要求我这样做,要求我不计得失,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要求我工作勤奋认真,不因工作上有失误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父亲虽然党龄不长,但他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在入党这件事上,父亲常说: “组织上还是不错的,没有计较自己那几年跟着运动走犯左倾错误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回忆父亲和我共同生活的这些年,很少打骂我,经常的只是提醒、叮嘱,他以他对我的爱抚育我长大,更以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照亮我走以后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