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荆州博物馆:漫天星斗

青子园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gtbrym" target="_blank">云游荆州博物馆-2-简牍展</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gjbct3" target="_blank">云游荆州博物馆-3-楚玉撷英</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hjuvau" target="_blank">云游荆州博物馆-4-五大夫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g9w9p4" target="_blank">云游荆州博物馆-5-丹漆神韵</a></p> <p class="ql-block">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与汉水之交,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生息、聚居之地。大约在一万年以前,江汉平原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到距今4000年左右步入青铜时代,在长达6000年以上的历史中,江汉平原先后产生了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后石家河文化,演绎了江汉地区早期文明的发生与发展。 鸡公山遗址(距今约 6~4.3万年) 鸡公山遗址是江汉平原发现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的活动遗迹。</p> <p class="ql-block">3-尖状器(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城背溪文化(距今约8500~7500年前) 城背溪文化是江汉平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城背溪文化的分布范围是在长江西陵峡的东侧及与江汉平原的接合部,目前已发现遗址20余处,其中松滋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背溪文化遗址。 </p><p class="ql-block">城背溪文化的陶器主要采用泥片贴塑法和泥条盘筑法。</p> <p class="ql-block">陶钵、陶釜(城背溪文化,松滋关洲)大溪文化(距今约7500~6000年前)</p><p class="ql-block">大溪文化以首先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命名。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峡江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江汉平原长江沿岸。</p><p class="ql-block">大溪文化陶器胎壁一般较厚,多以泥条盘筑,器口多经慢轮修整,晚期始见轮制陶器。</p> 鸟首红陶器盖(大溪文化,松子桂花树) <p class="ql-block">彩陶壶(大溪文化,松滋桂花树)</p> 红陶猪嘴形支座(大溪文化,马山阴湘城) 红陶圈足罐、红陶碗(大溪文化,阴湘城/太湖农场蔡台) 石钺(大溪文化) 玉刀(大溪文化,松滋桂花树) 油子岭文化(距今约5900~5100年前)  油子岭文化是分布在汉水东部京山、天门和钟祥一带的原始土著文化,它拥有独特的陶器群、鲜明的纹饰风格和特殊的埋葬习俗,发掘的代表遗址有京山油子岭、天门谭家岭和龙嘴遗址。油子岭文化曾与大溪文化并行发展,相互影响,但它与大溪文化的差异十分明显,它们不但陶器各具特色, 而且在文化内涵的其他方面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中的蛋壳彩陶颇具特色,不过与<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amp;mid=2247517843&amp;idx=1&amp;sn=cb96de72fd9215f10c3220fc6e7e22de&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山东博物馆龙山文化">山东博物馆龙山文化</a>的蛋壳黑陶相比还是厚多了,但龙山文化毕竟晚了近2000年。 黑陶盖豆(油子岭文化,京山油子岭) 红陶豆(油子岭文化,天门谭家岭) 磨光黑陶壶(油子岭文化,阴湘城) 几何纹彩陶碗(油子岭文化,谭家岭)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100~4500年)  在油子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屈家岭文化以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命名,其分布的中心区域在汉水中下游。屈家岭文化曾经盛极一时,统一了江汉地区,取代了大溪文化,并且大举进入中原,迫近关中地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写下辉煌的篇章。  屈家岭文化遗址常见这种奇特的红陶筒形器,可能是模仿男性生殖器的生殖崇拜,作为祖先的象征物,称为陶祖。 红陶筒形器(屈家岭文化,天门邓家湾)  屈家岭文化的彩陶比较发达,但纹饰方面精美程度与早些时候的仰韶文化和差不多同期的马家窑文化相比还是差多了。 彩陶壶形器、网格纹彩陶壶(屈家岭文化,天门邓家湾) 灰陶镂空高柄豆(屈家岭文化,天门邓家湾) 红陶薄胎杯(屈家岭文化,天门邓家湾) 彩绘陶纺轮(屈家岭文化,天门邓家湾)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4200年)  石家河文化中心区域在江汉平原中北部天门石家河及其邻近地区。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空前迅速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手工作坊,铜的冶炼和使用,快轮制陶技术的普及等方面。 灰陶、黑陶高圈足杯(石家河文化) 黑陶单耳罐(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  与早2000年的大汶口文化类似,石家河文化的陶器上也出现了刻划符号。 刻划符号红陶缸(石家河文化,天门邓家湾)  这上面刻划的据说是酋长,比较的抽象。 酋长图灰陶罐(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后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200~4000年)  后石家河文化中心区域在江汉平原,文化面貌与石家河文化相比发生显著转变,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断,出现非本区域文化传统的随葬玉器的瓮棺葬俗,源自中原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河南龙山文化)的陶器大量涌现,也出现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可以说,此时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已被纳入黄河文明的进程中,从而开始更高层级的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新进程。 <p class="ql-block">灰陶瓮棺(后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p> 弦纹玉管、玉坠(天门肖家屋脊) 玉蝉(天门肖家屋脊) <p class="ql-block">上博</p> 玉飞鹰(天门肖家屋脊)、鹰首玉笄(荆州枣林岗) 喇叭形玉管、玉笄(天门肖家屋脊)  肖家屋脊文化的玉人,在鄂博是镇馆之宝。甚至与陶寺遗址的玉面神(真品藏于<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amp;mid=2247522172&amp;idx=1&amp;sn=39c43c4d3ad91d88167bc007d50fff41&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a>)可能都有关系,有研究者猜测就是从南方进口的。 玉人首(荆州枣林岗) 玉羊首、玉虎首(天门肖家屋脊)  牙璋为夏部落常用的仪仗或祭祀用具,此件陕北石峁式牙璋可能从陕西进口而来。 石牙璋(后石家河文化,沙市汪家屋场) 红陶鼎(后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  这白陶鬶与山东博物馆<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amp;mid=2247517843&amp;idx=1&amp;sn=cb96de72fd9215f10c3220fc6e7e22de&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a>的白陶鬶有几分相似,只不过跟正宗大汶口的白陶鬶比起来有点山寨。 白陶鬶(后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  这盉跟上面的鬶差别只是口上一圈封闭了,和流口隔开了吧? 红陶盉(后石家河文化,天门肖家屋脊)  后石家河文化出现种类繁多的陶塑动物及人偶形象。<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amp;mid=2247522172&amp;idx=1&amp;sn=39c43c4d3ad91d88167bc007d50fff41&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a>内一座“思考者”模样的泥塑非常有特色。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览是最全面的,有兴趣可以参考:<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amp;mid=2247522172&amp;idx=1&amp;sn=39c43c4d3ad91d88167bc007d50fff41&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linktype="text" target="_blank" textvalue="一文看尽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考古博物馆)">一文看尽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考古博物馆)</a>。 <p class="ql-block">  荆州博物馆作为一个地级博物馆,与鄂博和武汉博物馆一起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甚至民间有说法,这三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武汉博物馆只能算是打酱油的,荆州博物馆可以与鄂博媲美。抛开被鄂博“借”走的越王勾践剑之类的“祖籍”荆州的文物外,现有馆藏文物近20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放在省博排名里也能差不多进前十了。就这实力,因此上次逛完鄂博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得安排一趟荆州之行! 荆博开设8个基本陈列:《漫天星斗——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吉金耀彩——荆州出土铜器展》、《楚玉撷英——荆州出土玉器展》、《书于竹木——荆州出土简牍展》、《陶苑奇珍——荆州出土古代瓷器展》,这5个在大门口正对的陈列大楼内;后面的珍品馆内还有《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丹漆神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两个展览;此外在博物馆西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2MjIzMQ==&mid=2247523309&idx=1&sn=e2af5221a08bb5e29b1bfcfe00ffc713&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开元观</a>,内部有《开元观历史文化陈列》(不过此次祖师殿未开放)。此篇即以江汉平原上的漫天星斗作为开篇。</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74bCSx42vunanTWwBjLfv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