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困境本身

飞哥知行录

<p class="ql-block">电视剧《天道》里,叶晓明这个角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真实模样。当格律诗公司被行业巨头乐圣起诉,索赔高达600万时,叶晓明的第一反应不是组织团队研究对策,而是慌慌张张地拉着冯世杰、刘冰退股。在他眼里,这场官司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落下,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可他没想到,真正让他错失机会的,不是这场看似致命的诉讼,而是他对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方式。</p><p class="ql-block">叶晓明在音响圈摸爬滚打多年,也算有些技术和生意头脑。丁元英来到王庙村布局扶贫时,他立刻察觉到其中的商机,满心期待着跟着“高人”实现阶层跨越。那段时间,他干劲十足,又是跑市场调研,又是组织生产,把格律诗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这份热情背后,更多的是投机心理。他没有看透丁元英“杀富济贫”的商业逻辑,只是简单地把丁元英当作救命稻草,认为只要抱紧这棵大树就能高枕无忧。</p><p class="ql-block">直到乐圣发来律师函,叶晓明的心态瞬间崩塌。他盯着“不正当竞争”“巨额赔偿”这些字眼,越想越害怕。在他的认知里,乐圣是行业龙头,自己不过是个小公司,根本没有胜算。他甚至没去深入了解案件细节,也没和丁元英好好商量对策,就单方面认定公司必死无疑。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判断,让他完全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他只看到了眼前的风险,却忽略了丁元英此前一系列布局背后的深意,更看不到这场诉讼可能带来的转机。</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扮演着叶晓明的角色?职场上被领导批评几句,就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前途无望;创业初期遇到资金短缺,就怀疑项目根本没有可行性;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焦虑他未来考不上好学校。我们习惯用最悲观的视角去解读问题,把暂时的挫折夸大成人生的绝境。就像在黑暗中行走,因为恐惧而放大了周围的危险,却忘记了只要往前走,总会找到出路。</p><p class="ql-block">其实,问题本身的难度,往往比不上我们想象中的十分之一。一场考试,再难也有参考答案;一次创业失败,也能积累宝贵经验。真正消耗我们的,是内心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当我们陷入消极思维时,就像给自己戴上了一副灰色滤镜,看什么都充满危机,越想越绝望。而这种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削弱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反观剧中的丁元英,面对乐圣的起诉,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因为他早已看透这场诉讼不过是计划中的一环,表面是危机,实则是打开市场的契机。他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战,巧妙化解了危机,还让格律诗一战成名。这就是不同思维方式带来的天壤之别:消极的人被问题吓倒,积极的人把问题变成机遇。</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我们被困难折磨得心力交瘁时,不妨先按下暂停键,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把问题过度放大了?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换个角度看,领导的批评也许是成长的信号,资金困难可能倒逼团队优化商业模式,孩子的成绩波动正好暴露学习漏洞。调整心态,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那些曾让我们夜不能寐的“大问题”,不过是人生路上必经的小坎。</p><p class="ql-block">记住,打败我们的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面对问题时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就像叶晓明,如果他能多一分冷静,少一分恐惧,或许就能抓住命运抛出的橄榄枝。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换个想法,就能换个活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