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吴志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青春铸就的钢铁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忆209团十一连峥嵘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原209团十一连副指导员 浙江义乌 吴志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特约稿)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然五十三年前那热血沸腾的一刻,至今清晰如昨!1972年12月15日,我终于穿上了魂牵梦绕的绿军装,少年壮志,一朝梦圆!12月22日,怀着满腔豪情,我们登上北行的闷罐列车,离开浙江义乌。12月24日深夜,列车抵达河南焦作冯营煤矿铁路专线。随后,解放卡车载着我们,驶向修武县赤庄村——新兵二连驻地。三个月的摸爬滚打,队列、条令、战术、射击……汗水浸透了军装,意志在淬炼中升华!我们褪去了青涩,完成了从社会青年到光荣解放军战士的蜕变,人生的崭新篇章,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span></p><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初的一个清晨,阳光洒满山道。我们六七十名新兵,紧随前来接兵的三营十一连指导员刘同娃,精神抖擞,步履铿锵!近两个小时的徒步行军后,我们昂首阔步,走进了深藏于498仓库山沟的十一连驻地!连首长和老兵们热烈的掌声、亲切的笑容,瞬间融化了初入山沟的忐忑。从此,“住山沟、睡通铺、吃粗粮、打山洞”,成了我们工程建筑兵的日常。入伍前浪漫的憧憬虽被现实的艰苦取代,但一股为国防建设奉献青春的热血,却在我们胸中熊熊燃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9团十一连,在团史上或许并非声名显赫,但她自1965年6月成立至1980年12月撤编的历程,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我们转战于498仓库山沟、原武汉军区后勤部机关大院、再到河南灵宝弹药库的十里庙山沟,肩负着洞库掘进、道路铺设、桥梁架设、路基挡墙砌筑、人防工程建设等艰巨任务。从1973年3月踏入连队,到1980年12月连队撤编,整整八年,我在此扎根、成长!从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直至副指导员,我的青春与汗水,深深融入了这片热土,融入了这个英雄的集体!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并肩奋战的场景,早已刻骨铭心,永世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犹记1973年,我在一排二班担任洞库掘进任务。那是真正的硬仗!风钻的咆哮震耳欲聋,坚硬的岩壁在钻头下崩裂。我们夜夜鏖战,晚饭后进洞,直至凌晨两三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洞口。深夜里,那碗热气腾腾的“夜班面”,根本无需咀嚼,带着滚烫的温度,被我们狼吞虎咽地送下肚,那是支撑我们继续战斗的力量!白天,洞内粉尘尚未散尽,我们又已挥锹上阵!面对堆积如山的石碴,手中的铁锹、铁镐、铁钎就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一锹一镐,一车又一车,硬是凭着一股子“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和冲天的干劲,将几十立方米的石渣清运出洞,倾倒入深谷!高强度的劳作,汗水湿透衣背,腰背酸痛钻心,但没有人退缩,心中只有完成任务的火热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974年4月,连队投入道路桥梁施工。一次浇灌桥墩基础的关键时刻,天公骤变,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单薄的军装。现场指挥的陈风云连长、刘同娃指导员见状,振臂高呼,一场火热的现场政治动员即刻展开!“雨水大,也没有战士们的干劲大!”这铿锵有力的号子,如同战鼓擂响,点燃了全连战士的斗志!风雨中,战士们目光如炬,干劲冲天!雨水、汗水、泥浆混在一起,浇不灭我们心中那团为国防建设奋战的火焰!热火朝天的景象,无畏无惧的豪情,硬是让桥墩基础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确保了工程进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75年下半年,连队配合十三连进行洞库被复施工。拱顶混凝土浇注是重中之重!一旦开始,就必须连续作战几十个小时,不容丝毫间断!当木工班支好拱顶模板,战斗的号角再次吹响!我们轮番上阵,手握铁锹,在震动的模板旁奋力浇筑。时间在机械的轰鸣中流逝,手臂酸痛到麻木,腰背僵硬得难以直立,但看着混凝土一点点覆盖拱顶,构筑起坚固的国防屏障,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无言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976年,在498仓库山沟防洪挡墙施工中,为了找到合格的石料,保证工程质量与美观,战士们午休时间也自发上山!炸药轰鸣开山裂石,大锤挥舞修整棱角。每一块砌上挡墙的石头,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977年2月至1980年5月,连队奉命开赴原武汉军区后勤部机关大院,承担一项重大使命——建设人防地下工程指挥所!三年半的时光,从连首长到每一名战士,都深知责任如山!我们倾注全力,心无旁骛!从基础开挖的尘土飞扬,到混凝土浇注的连续奋战,再到设施安装的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最终,我们以优异的工程质量,赢得了原武汉军区后勤部首长的由衷赞誉!这是对十一连全体官兵战斗力的最高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回首工建209团,从1965年组建至1982年撤编,峥嵘十七载。随后与202团合并为原武汉军区后勤部工程技术大队(1983-1987),再与210团合并成立总后武汉基地指挥部第一工程管理处,直至最终在军改中完成历史使命。而我,在1990年离开工程管理处,调任总后华东物资局上海物资仓库政委,直至1999年转业地方。</p><p class="ql-block">二十七载军旅生涯,我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亲爱的部队!有幸在工建209团、工程技术大队、第一工程管理处等基层连队和机关岗位历练成长。更难忘组织厚爱,送我到信阳陆军学院政工队学习深造一年半。组织的精心培养,各级首长的谆谆教诲,战友们的深情厚谊,如春风化雨,锤炼了我的政治品格,升华了思想境界,提升了能力素养。为此,我分别于1983年6月、1998年12月,两次荣立三等功!这是组织给予我最高的褒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99年,我转业至上海机场股份公司,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继续恪尽职守,直至2014年以公司纪委副书记兼纪检检查室主任的身份光荣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如今,夕阳无限好,晚霞映军魂。岁月如歌,常萦绕耳畔的是连队的号角、风钻的轰鸣、战友的欢笑;常驻心间的,是那永不褪色的绿军装,是那用青春和热血浇铸的钢铁情谊!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生命中最闪耀的勋章,永志不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作者 吴志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责编 金厚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0.10—72年12月浙江义乌通用机械厂工作; 72.12月工建209团三营十一连,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81.2—81.9工建209团新三连副指导员;81.9-83.1信阳陆军学院政工队学员;83.1—84.10武汉军区后勤部工程技术大队机械二连指导员;84.10-87.1总后武汉基地指挥部第一工程管理处政治处干事;87.1—90.2总后基地指挥部第一工程菅理处机运队政治教导员;90.2—99.8总后华东物资局上海仓库政治处主任、政委;99.8—2014.7上海国际机场股份公司纪委副书记兼纪检检查室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