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风聊退休生活》149期</p> <p class="ql-block"> 亲情,本应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羁绊,然而在现实中,却总有一些现象让人感到心寒。“一斗米养个仇人,一升米养个恩人”,在兄弟姐妹和近亲属间,付出与索取的天平常常失衡,那些本应被珍视的情感,在复杂的人性与现实的冲击下,变得扭曲而陌生。</p> <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将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这种心态的形成,源于人性中贪婪与依赖的劣根性。</p> <p class="ql-block"> 当他人最初伸出援手时,受助者或许心怀感激,但随着帮助的持续,这种感激之情逐渐被习惯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内心被贪婪占据,不断渴望更多,却从未思考过对方给予的边界和自己应有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就像被过度浇灌的花朵,失去了自我汲取养分的能力,也忘记了给予它滋养的人。</p> <p class="ql-block"> 同时,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比较心理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 在亲缘关系的圈子里,人们总是不自觉地相互比较。</p> <p class="ql-block"> 一旦发现他人得到了更多的帮助或关注,内心的不平衡便如野草般疯长。</p> <p class="ql-block"> 他们看不到每个人的需求和境遇不同,只执着于表面的“差别对待”,于是,不满和怨恨逐渐蚕食了仅存的感激。</p> <p class="ql-block"> 还有些人嫌贫爱富,在面对穷亲戚时,表现出嫌弃和疏离;当亲戚变得富裕时,又心生嫉妒和怨恨。</p> <p class="ql-block"> 这种心态源于内心的狭隘与自私,他们将亲情与物质利益紧密挂钩,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利益交换的筹码。</p> <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眼中,亲戚的价值不在于情感的联结,而在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从小受到父母和家里人的特别关爱,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对他的好认为理所应当,被偏爱使他们有恃无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p> <p class="ql-block"> 父母去世后,还是一直心安理得索取。如其他人稍有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心生怨恨。</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会适度付出。</p> <p class="ql-block"> 帮助他人本是善意之举,但这份善意不应成为对方肆意索取的资本。</p> <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明确界限,让对方明白,每一次的帮助都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出于亲情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 当对方习惯了无休止的索取时,要敢于拒绝,用行动让他们认识到,过度的依赖和贪婪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其次,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被他人的负面情绪和言语所左右。</p> <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嫌贫爱富、不知感恩的人,无需过多在意他们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和心态,但可以坚守自己的本心,珍惜那些懂得感恩、真心相待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 同时,在与这些人相处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p> <p class="ql-block"> 亲情的珍贵,在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遇到那些不懂感恩、心态扭曲的亲人时,要以理性和智慧去应对,守护好自己内心的温暖,也守护好亲情中那一份难得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