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永志千秋——义训堂广场革命人物铜像落成记

忆茶阳风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编者按:欣逢建党104载,我们推出大埔县茶阳镇党委、政府撰写的义训堂广场革命人物铜像落成碑文"红色记忆,永志千秋"。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的庄严承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八座铜像所承载的,不仅是八位革命先驱的壮丽人生,更是闽粤赣边区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见证。从义训堂走出的农运先驱,到闽粤赣边区领导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创建首个工农政权到30余位族人前赴后继,他们用热血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让我们以铜像为镜,照见初心;以历史为灯,照亮前路。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继续书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壮丽篇章!</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br><b>红色记忆,永志千秋——义训堂广场革命人物铜像落成记</b><b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二周年前夕,八位久经革命斗争考验的老红军、老共产党员张鼎丞、方方、罗明、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饶福昌、饶练的铜像在太宁村义训堂广场落成揭幕了!</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义训堂是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确认的“早期中共大埔县委机关办公旧址暨大埔农运先驱饶龙光故居”,2021年被列入《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大革命时期,义训堂是革命志士风云际会之地。义训堂饶龙光、饶炳寰、饶福昌与同村张高友发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影响辐射到整个粤东及闽西地区。他们创建了大埔县最早的农会和农民武装,举行武装暴动,建立了大埔县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在他们的影响下,义训堂先后有饶练等30多位族人走上革命道路,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鼎丞、方方、罗明是原闽粤赣边革命领导人,在革命斗争时期经常亲临太宁村义训堂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太宁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驱,激励后人,大埔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义训堂的红色建设。广东方圆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慷慨解囊,鼎力资助,在义训堂广场为八位革命前辈竖立半身铜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希望后来者不忘先辈之初心,继承先辈之遗志,紧跟共产党,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美好未来。</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中共茶阳镇党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茶阳镇人民政府</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1年9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适逢落成四春秋,薪火不灭照山河。让我们以历史为镜鉴,以先驱为楷模,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行动,让义训堂的革命星火,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b>附录:雕像人物简介</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1927年6月在大埔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兼土地部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华中军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组部第一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张鼎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和卓越领导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方方(1904—1971),广东普宁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粤东和闽西参加和领导革命活动,曾任汕头市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中共闽粤赣边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等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罗明(1901-1987),广东省大埔县枫朗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1928年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后任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长、福建省委代理书记。1933年因拥护和贯彻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作为“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批判。后调到瑞金中央党校工作,参加过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饶龙光(1896—1950),太宁农运三杰之首。1925年入党,参加和领导大埔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曾任中共大埔县委书记、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工农革命军第十五团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福建省龙岩县人民政府。1950年因公殉职,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饶龙光是大埔最早的农会和农军的创建和领导者,是早期中共在大埔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的入党介绍人。2016年被大埔县党史研究室认定为大埔县农运先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张高友(1900-1953),太宁农运三杰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饶龙光、饶炳寰创建太宁农会和党组织。曾任附城区工农革命政府主席、中共大埔县委委员。1923至1928年间,张高友与饶龙光工作多有交集,参加和领导农运与武装暴动,为大埔农运和党组织活动作出了贡献。张高友还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张鼎丞同志的入党介绍人之一。</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928年冬,张高友由党组织安排赴南洋,以教书和开药房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创办多所学校,造福当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饶炳寰(1901—1974),太宁农运三杰之一,1926年冬入党。跟随饶龙光参加和领导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参与创建了太宁农民协会和党组织。曾任中共太宁支部书记、中共附城区委书记、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秘书、中共大埔县委委员、上海市新闻记者联谊会执委等职。解放战争后期受中共华南分局秘书长饶彰风委派参与了策动粤东起义和接管广州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政协秘书处副处长、广州市政协委员等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饶练(1920—2008),义训堂红色家族走出的第二位县委书记。1935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闽粤赣边区从事革命斗争,曾任永和埔中心区委宣传部长、埔永梅县委常委、埔北区委书记、粤东支队第十团政委等职。是福建省武平县解放后首任县委书记,曾长期担任闽西人民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龙岩地委宣传部负责人,后调任中国新闻社对台部副主任。</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饶福昌(1901—1973),太宁农运骨干人物。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随饶龙光参加农民运动,参加过支援北伐军攻打永定县城的战斗、“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永定暴动和平和暴动。后由党组织安排从事地下工作20余年。历任太宁农军副连长、党小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长富区、附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附城区人民法庭审判员。</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作者饶超然,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span></div></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