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继瑞士的十日游之后,6月6日我们一行四人从瑞士的日内瓦坐火车来到法国南部,分别在阿维尼翁和尼斯各住了三天,包了三天车,一天去加尔桥(Pont du Gard)、泉水镇(Fontaine-de-Vaucluse)、戈尔德(Gordes石头城)、鲁西永(Roussillon红土城);另一天从阿维尼翁到尼斯,路上看瓦伦索勒 (Valensole)的熏衣草、逛陶瓷小镇(Moustiers-Sainte-Marie)、在圣十字湖 (Lac de Sainte-Croix)里坐船;还有一天是从尼斯到悬崖小镇埃兹(Èze)、摩纳哥( Monaco)的来回。其它时间均在阿维尼翁老城及尼斯随意逛。</p> <p class="ql-block"> 到法国的第一餐吃的是法餐,在火车站的旁边,很好吃,原来外国人也是能把鱼烧得这么美味的</p> <p class="ql-block"> 从瑞士到南法,不用再穿厚厚的衣服了,南法有热情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到了法国居然感觉这里好便宜</p> <p class="ql-block"> 阿维尼翁(Avignon)是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一座历史名城,位于罗讷河(Rhône River)畔。这座城市以丰富的中世纪遗产、教廷历史和艺术文化而闻名,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p><p class="ql-block"> 1305年,法国籍教皇克雷芒五世(Clément V)因罗马政局动荡,将教廷迁至阿维尼翁(当时属教皇领地,非法国领土),共7位教皇在此执政,包括本笃十二世(Benoît XII)和克雷芒六世(Clément VI),他们扩建宫殿,使其成为欧洲最宏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p><p class="ql-block"> 1376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Grégoire XI)在法国国王和罗马民众的压力下,决定将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1377年1月格列高利十一世正式返回罗马,阿维尼翁教皇宫自此不再是教皇常驻地。</p><p class="ql-block"> 1378年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后,罗马与阿维尼翁分庭抗礼,同时选出两位教皇(乌尔班六世与克雷芒七世),史称“大分裂”。</p><p class="ql-block"> 克雷芒七世及其继任者(本笃十三世等)仍以阿维尼翁为据点,自称合法教皇,但实际影响力局限于法国及部分欧洲国家。</p><p class="ql-block"> 1403年本笃十三世被法国国王抛弃,阿维尼翁民众也反对他,教皇宫逐渐失去政治功能。</p><p class="ql-block"> 1409年比萨会议试图调和分裂,但反而选出第三位教皇,混乱持续。</p><p class="ql-block"> 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结束大分裂,马丁五世(Martin V)成为公认的教皇,教廷彻底回归罗马。</p><p class="ql-block"> 15–18世纪作为教宗使节(Cardinal Legate)的行政中心,但重要性大减。</p><p class="ql-block"> 法国大革命期间(1791年)阿维尼翁并入法国,教皇宫被没收,先后用作军营、监狱和档案馆,内部装饰遭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 19世纪起成为历史遗迹,1906年起作为博物馆开放。</p> <p class="ql-block">内部参观时配有中文解说的ipad,可视频显示当年的辉煌场景</p> <p class="ql-block"> 宫里虽然是空无一物,但这些石头、这些建筑记录着一切</p> <p class="ql-block"> 阿维尼翁桥(Pont d'Avignon)正式名称为圣贝内泽桥(Pont Saint-Bénézet),因民歌《在阿维尼翁桥上》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原桥长900米,因罗讷河洪水多次损毁,现仅存4个拱门,成为标志性遗迹。</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称之为断桥</p> <p class="ql-block"> 被4.3公里的中世纪城墙环绕的阿维尼翁<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城区(Cité Médiévale),</span>石板路、广场和哥特式建筑保存完好,罗谢德丹公园(Rocher des Doms岩石公园)是城市制高点,可俯瞰罗讷河、断桥和普罗旺斯风光,可惜最近在维护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走在清静的街道,静静地品味她的一砖一石一街一转角</p> <p class="ql-block"> 泉水镇(Fontaine-de-Vaucluse)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Vaucluse省)的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因索格河(Sorgue)的源头而闻名。这里是法国最大的天然泉水之一,清澈的碧绿色河水从地下溶洞涌出,形成壮观的瀑布和溪流,被誉为“南法秘境”。 </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看到泉眼,但沿途绿树成荫,河水如翡翠般清澈,村庄沿河而建,遍布水车、磨坊和古老石桥。</p><p class="ql-block"> 在河边法国梧桐树下吃个冰淇淋甚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戈尔德(Gordes)小镇海拔 370米,是普罗旺斯最著名的"天空之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个村庄由灰白色石头建造,层层叠叠的房屋与山岩融为一体,宛如一座中世纪堡垒,小城</span>始建于11世纪,至今保留着中世纪石板路与哥特式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鹅卵石铺就的路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脚步落下时,仿佛走进了中世纪,两侧的石灰岩房屋紧密相依,石块垒砌的墙面凹凸不平,缝隙间偶尔探出几丛倔强的野花或藤蔓,狭窄的巷子流淌着凉荫,突然拐弯处又会撞进一片突如其来的光明</p><p class="ql-block"> 我好想迷失在婉蜒曲折梦境般的巷弄</p> <p class="ql-block"> 法国红土城(鲁西永,Roussillon) 是普罗旺斯的一个迷人小镇,以其独特的赭红色地貌和色彩斑斓的建筑闻名,被誉为普罗旺斯的调色盘。</p><p class="ql-block"> 红土城的土壤因富含铁氧化物而呈现从浅黄到深红的渐变色彩,小镇的房屋外墙涂刷赭石颜料,形成红、橙、粉等暖色调,与蓝天绿树形成强烈视觉冲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加尔桥(Pont du Gard)位于法国南部加尔省,横跨加尔河,是古罗马时期为尼姆城供水的高架水渠核心部分,建造于公元前 19-20 年,古罗马水利的杰作。作为长约50公里的输水系统终点,每日输送 4万立方米水源至尼姆各处。</p><p class="ql-block"> 加尔桥总长 275米,最高处达 49米,分为三层连续拱廊(底层 6孔、中层 11孔、上层35小孔),石材重量最大达6吨。桥墩底部设计分水角抵御洪水,整体弧度精确计算确保水流坡度仅0.4%,至今仍为桥梁工程典范。约1000 名工人耗时 3年完成,使用人力驱动的起重机组装石灰石块,展现古罗马工程技术的巅峰。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评价其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p><p class="ql-block"> 加尔桥被印于5欧元的纸币, 18 世纪画家罗贝尔的名作《罗贝尔画加尔桥》现藏于巴黎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瓦伦索勒 (Valensole)为薰衣草之都,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处吕贝隆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交汇的高原,海拔约 600 米,夏季干燥少雨、日照充足,造就了全球最大的连片薰衣草种植区,6月中旬至7月底,超8000 公顷的薰衣草绽放,紫色花海与金色麦田、向日葵田交织相映, 宛如梦境般的自然画卷,我们早到了两周</p> <p class="ql-block">橄榄树</p> <p class="ql-block">麦浪</p> <p class="ql-block"> 陶瓷镇(穆斯蒂耶-圣玛丽,Moustiers-Sainte-Marie)普罗旺斯的"陶瓷艺术天堂”,这座悬挂在峡谷间的中世纪小镇有着世界闻名的彩陶艺,16世纪起穆斯蒂耶的工匠就开始制作蓝白彩陶。 小镇位于韦尔东峡谷(Gorges du Verdon)入口,被陡峭悬崖环绕,景色壮丽。 </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世纪骑士为还愿,在两山间悬挂了一条长达227米的镀金链,如今仍有复制品悬挂(夜晚会点亮)。 </p> <p class="ql-block">你能在照片中找到悬挂于两山间的星星吗</p> <p class="ql-block"> 12世纪的圣玛丽教堂,需攀登262级台阶抵达,可俯瞰全镇和峡谷风光,光红和曲鹏爬了上去,我们没有上</p> <p class="ql-block"> 圣十字湖 (Lac de Sainte-Croix)毗邻韦尔登大峡谷入口,1973年因建造圣十字大坝(Barrage de Sainte-Croix)而形成,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和灌溉。</p><p class="ql-block"> 湖水因富含矿物质与微藻,呈现独特的 Tiffany蓝或翡翠绿色调,被誉为“法国的蓝色心脏”。湖面以Pont du Galetas 桥为界,一侧为开阔水域,另一侧延伸至韦尔登大峡谷,峡谷与湖光交融,两岸陡峭岩壁高耸达 70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最大深度:93米 </p> <p class="ql-block">岸边有人跳水</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湖里开了电动船</p> <p class="ql-block"> 从阿维尼翁一路游玩来到尼斯</p> <p class="ql-block"> 尼斯(Nice )是法国第五大城市,面积 71.92平方公里,人口约 40万。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尼斯,拥有10公里海岸线,尼斯以地中海的阳光、迷人的老城、艺术氛围和美食闻名,是南法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城堡山(Colline du Château)位于尼斯老城东侧,紧邻天使湾与英国人漫步大道,是城市的制高点及历史起源地。海拔约 92米,可 360度俯瞰尼斯全貌、蔚蓝海岸线及阿尔卑斯山景。</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此正召开世界海洋大会,所以大部分地方关闭,无法进入</p> <p class="ql-block"> 尼斯老城(Vieux Nice)具有色彩斑斓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狭窄的街道充满生活气息。 </p> <p class="ql-block">Nice </p> <p class="ql-block"> 埃兹(Èze)小镇在尼斯与摩纳哥之间,坐落在海拔 427米的陡峭岩壁上,因房屋依山而建形似鹫巢得名悬崖上的“鹰巢村” ,小镇保留中世纪石屋、鹅卵石街道与 12世纪城堡遗迹。小镇始建于公元前 550年,曾先后被罗马人和摩尔人统治,现存城墙与要塞村布局,兼具地中海的浪漫与山城的险峻。</p><p class="ql-block"> 山顶有植物园,种植数百种仙人掌与热带植物,可360 度俯瞰地中海全景</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蜿蜒的中世纪迷宫,狭窄的鹅卵石街道曲折攀升,两侧是12世纪建造的赭石色老屋,布满藤蔓与鲜花,站在悬崖边,脚下是碧海,身后是千年石墙,每一步都像走在明信片里。</p> <p class="ql-block"> 与瑞士相比,南法少了那种瑞士的柔情和精美,多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沉淀。</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袖珍小国摩纳哥(Monaco)</p><p class="ql-block"> 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国包围,南濒地中海,总面积仅 2.08平方公里(其中 0.7平方公里为填海造陆),是全球第二小的微型之国。</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摩纳哥曾拥有 20平方公里领土,1861年以400万法郎出售 88%土地(包括芒通、罗克布伦两城)给法国,换取独立地位及法国军事保护。1918年与法国签署条约,法国保障其主权,摩纳哥外交政策需适配法国利益。全国总人口约 3.8万,摩纳哥籍仅占 24%,官方语言为法语。摩纳哥的经济以金融业为支柱,无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吸引全球富豪定居,人均资产近 19万美元。 摩纳哥的特色产业包括旅游与博彩业, 蒙特卡洛赌场、 F1 大奖赛、国际杂技节为标志性活动,旅游业占经济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摩纳哥以“地中海的财富明珠”著称,凭借精明的外交抉择与免税政策,在弹丸之地书写了经济奇迹与奢华传奇。</p> <p class="ql-block"> 摩纳哥亲王宫(又称王子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王室居所之一。自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夺取城堡以来,这里一直是摩纳哥亲王的官方住所,是格里马尔迪王朝700年的权力象征</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部分区域可购票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由白色石材砌成,庄严素雅。</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法院有些可爱</p> <p class="ql-block">蒙特卡洛赌场</p> <p class="ql-block"> 门口凑个热闹拍辆豪车</p> <p class="ql-block"> 赌场能免费进的也就只有这个厅,再进去就要收每人17欧元,我们四人没有人想去试试手气,也就没有进,还是去吃点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街上吃了下午饭、冰淇淋,喝了啤酒,54欧,质量不错</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尼斯到赫尔辛基转机,飞越阿尔卑斯山,从飞机上俯瞰,很是壮观。 </p> <p class="ql-block"> 转机时间有2种选择,一种是50分钟,一种是9个小时,我们选择了后者,顺便City Walk一下赫尔辛基</p> <p class="ql-block"> 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的外貌不扬</p> <p class="ql-block"> 它是非常独特的教堂,是直接凿开天然岩石建造,顶部覆盖铜制穹顶,自然光通过180条天窗射入,简单而又神圣,内壁保留原始岩石肌理,未加修饰,因岩石的吸音特性,教堂经常举办音乐会,音效极佳,当然我们只能是想象一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贝柳斯纪念碑是纪念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抽象雕塑。 </p> <p class="ql-block"> 路上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 河边</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大教堂,白色新古典主义地标,耸立在参议院广场上,它的正门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 乌斯别斯基教堂</p> <p class="ql-block"> 象不象在走秀啊</p> <p class="ql-block"> 瑞士、南法15晚17天的行程都走完了。虽然累,但很快乐!庆幸自己骨折的不是脚,没有太大影响,看来得抓紧了,能跑的时间不多了!感谢我们小团队,让我感到安全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花絮碎片</p><p class="ql-block"> 法国两家的民宿房子都很大,位置也方便,尼斯的那家装潢很豪华、典雅高贵,两家都准备了葡萄酒,供我们享用,享受法国式的浪漫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阿维尼维到尼斯,我们包的是8人座的奔驰,快下高速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爆胎了,还好车子非常稳定,我们都没感觉到,车子打着双跳灯慢慢下了高速,换了备胎</p><p class="ql-block"> 光红想换双鞋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另一只旅游鞋,无奈只得把这只鞋扔了,回上海后却发现了另一只鞋。哈哈哈</p>